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谪(外謫)
由京师贬谪外省或边远地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征安南:“时 闽 人 林希元 者,为 钦州 知州。 林 故名士,从 卿寺 外謫,负才不得志。”
《國語辭典》:台站(臺站)  拼音:tái zhàn
一种古代的驿站。平时作传递公文、解送军犯之用,战时则用以作兵差的转运站。《儒林外史》第八回:「到任未久,出门查看台站,大车驷马,在路晓行夜宿。」《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在台站上一住三年,才得效力年满回来,便想在京师同乡道里,打个把式。」
《国语辞典》:拂尘酒(拂尘酒)  拼音:fú chén jiǔ
为旅游或远地外出者归来所办的宴会。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今日个拂尘酒,相邀咱姻眷。」也称为「洗尘酒」。
《漢語大詞典》:常平盐(常平鹽)
唐 盐铁使 刘晏 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新唐书·食货志四:“ 江 岭 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糶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漢語大詞典》:稿车(稾車)
古代畋猎或巡游鄙远地区时所乘的有干草作车顶以防雨的车辆。仪礼·既夕礼:“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稾,犹散也。散车。以田以鄙之车。” 贾公彦 疏:“谓王行小小田猎,巡行县鄙……同是游散所乘。”
《漢語大詞典》:蛮侥
蛮地、边徼。泛指边远地区。指南方边塞。
《國語辭典》:抢亲(搶親)  拼音:qiǎng qīn
1.一种旧时的婚姻习俗,男方通过抢劫女子的方式来成亲。现在某些地区仍保有此种方式。也作「抢婚」。
2.抢夺女子,强迫成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现放著保亲的堪为凭据,怎当他抢亲的百计亏图。」
《漢語大詞典》:千里印
谓就任远地之官。 唐 李贺 逸句:“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
《漢語大詞典》:遣罪
旧时指发配犯人于边远地方的罪刑。 清 林则徐 《访获护送鸦片之巡船人役审明定拟折》:“ 尹亚全 熬卖烟膏,将来拏获,罪应拟遣罪上减二等,拟以杖一百徒二年半。”
《漢語大詞典》:七隩
泛指偏远地区。隩,水岸内曲处。南史·谢庄传:“寧二都智之所产,七隩愚之所育,实遇与不遇、用与不用耳。”
《漢語大詞典》:九裔
指四方边远地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方今圣皇御运,世夷道泰,仁及苍生,惠风遐迈,威肃 鬼方 ,泽沾九裔。”
《國語辭典》:长辔远御(長轡遠御)  拼音:cháng pèi yuǎn yù
用长缰绳远远的驾驭拉车的马匹。比喻远距离的操控他人或某些事物。《晋书。卷五六。孙楚传》:「长辔远御,妙略潜授,偏师同心,上下用力。」也作「长辔远驭」。
《漢語大詞典》:长驾远驭(長駕遠馭)
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 清 龚自珍 《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盛,凿空开边,一旦不能有,则议者纷纷请弃地,或退保九边已耳。”参见“ 长轡远御 ”。
《國語辭典》:长辔远御(長轡遠御)  拼音:cháng pèi yuǎn yù
用长缰绳远远的驾驭拉车的马匹。比喻远距离的操控他人或某些事物。《晋书。卷五六。孙楚传》:「长辔远御,妙略潜授,偏师同心,上下用力。」也作「长辔远驭」。
《國語辭典》:投山窜海(投山竄海)  拼音:tóu shān cuàn hǎi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投山窜海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唐。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漢語大詞典》:遥相呼应(遥相呼應)
亦作“遥呼相应”。 谓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 蒙古 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过道里的学生们,跟着喊起了爱国的口号,唱起了爱国的歌曲,和远远大门外学生们的摇旗呐喊的声音,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