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进止(進止)  拼音:jìn zhǐ
1.进退、去留。《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光于是大飨光武,博议进止。」
2.行动举止。《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汉。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漢語大詞典》:取进止(取進止)
古代奏疏末所用的套语。犹言听候旨意,以决行止。 宋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然后乞身归田里,此臣夙夜所自许者。臣不胜拳拳孤忠昧死一言,取进止。” 宋 岳飞 《奏辞少保第四札子》:“庶使臣稍安愚分,别效寸长,仰报陛下天地生成之德。干冒斧鉞,臣不任战慄俯伏俟命之至,取进止。”
《漢語大詞典》:奉进止(奉進止)
唐 代以来常称奉圣旨为奉进止。 唐 颜真卿 《论百官论事疏》:“御史中丞 李进 等传宰相语,称奉进止,缘诸司官奏事颇多,朕不惮省览。”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 泌 曰:‘辞日奉进止,以便宜从事。’” 胡三省 注:“自 唐 以来,率以奉圣旨为奉进止,盖言圣旨使之进则进,使之止则止也。”
分類: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