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7—1799 【介绍】: 清福建漳浦人,字次明,号葛山。蔡世远侄。乾隆元年进士。以理学名。尝辑先儒操心、养心、存心、求放心诸语录,编为《事心录》。为上书房总师傅近四十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卒谥文端。有《缉斋诗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蔡新,字次明,号葛山,漳浦人。乾隆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谥文恭。有《缉斋诗文集》。
维基
蔡新(1707年—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又号耐庵。福建漳浦人。曾任吏部、工部、刑部、礼部、兵部等五部尚书。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二甲一名进士(传胪),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侍讲。乾隆十一年(1746年)出督河南学政。累迁刑部、工部侍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三十三年(1767年),擢工部尚书,同年转刑部尚书;三十四年转兵部尚书,三十八年再转礼部尚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官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吏部尚书衔。乾隆五十年(1785年)加太子太师。嘉庆四年(1799年)卒,享年九十三,谥文端。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明埙(?—1848年),字叶和。江西德化县人。李明埙安静寡言,自幼嗜学,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乡试考中举人,次年连捷丁未科二甲一百零一名进士,与张之万、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年。朝考后分至湖北任知县,因年龄尚轻,故忧虑自身不能尽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长江、汉江暴涨,湖北遭遇百年不遇之大洪水,李明埙受督抚之命前往灾区勘察,上报灾民之苦。上级遂分发赈灾经费。十月十五日,明埙赴江阳巡逻,遭遇暴风而死。身后获追赠知府衔。同治《德化县志》将其事迹列入忠义传。
福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福淳(1798年—1853年),字清彦,号瀛仙,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顺天乡试八十四名举人(隶镶黄旗满洲公喜伦佐领下),道光己丑科会试一百五十五名,殿试登三甲一百零一名进士。历任山东乡试同考官,山东恩县知县,陕西榆林、咸宁等县知县以及陕西孝义厅同知等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4—1862 【介绍】: 清陕西泾阳人,字黼侯,号小浦。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道光末,为江西学政,受朝命查案,办事得力。咸丰二年擢江西巡抚。次年,守省城九十余日,对抗太平军。不久因事夺职,赴安徽军营办事。十一年回籍督办团练防御回民起事。以劝降渭南回民军,被其首领任武所杀。谥文毅。
维基
张芾(1814年—1862年),字黼候、小浦,号小圃、冰溪,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道光十五年(1835年)登二甲一名进士(传胪),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升庶子,直南书房;擢少詹事,超迁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授工部侍郎,任满回京,仍直南书房,调吏部侍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督江西学政。咸丰二年(1852年)调任刑部侍郎,留署江西巡抚,后实授。后太平军围攻长沙,奉召驻防,不久岳州被攻陷,后驻守九江。咸丰三年(1853年)镇守瑞昌,后改驻守南昌,后因截留滇、黔铜铅银,被罢免削职。之后因战局紧张,经侍郎王茂荫举荐,负责操练乡团。咸丰五年(1855年)攻克休宁、石埭。咸丰六年(1856年)在婺源、祁门击退太平军。母亲去世后,因夺情留军。咸丰七年(1857年)邓绍良在湾沚阵亡,祁门、婺源皆告急。他在清华街、祁门。咸丰九年(1859年)攻佔婺源,授通政使,寻迁左副都御史。后督办皖南四府一州军务。咸丰十年(1860年)率军连克太平、旌德、石埭、泾县,却后皆失守,由曾国藩继任,张芾回京。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赶往陕西督办陕西团练,会同巡抚瑛棨防回民暴动,后因参与调解,被回民首领任老五率众折辱,然后被肢解。谥文毅,在陕西省城、仓头镇、江西、徽州并建专祠。
华金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华金寿(?—1900年),字竹轩,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人,进士出身。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光绪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五年,任湖南乡试正考官。光绪十一年,任河南学政。光绪十九年,任山东学政。光绪十九年,任左中允。光绪二十一年,任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光绪二十三年,任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绪二十四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光绪二十五年,任内阁学士、署工部左侍郎。光绪二十六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吏部左侍郎。

人物简介

维基
恩寿(1849年 - 1911年),字艺棠,索卓罗氏,满洲镶白旗人,进士出身,晚清政治人物。父麟魁,道光六年(1826年)二甲一名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同治元年(1862年),麟魁奉命赴兰州办事,因病遽卒,朝廷赐其子恩寿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恩寿中三甲进士,选任四川嘉定府知府(今乐山市)。光绪十九年(1893),在任成都府知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陕西陕安道。光绪二十四年(1898),担任江西按察使。光绪二十五年(1899),担任江宁布政使(其藩署园即瞻园)。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901-1904),担任江苏巡抚(继任端方,1904;陆元鼎,1904-1906),兼兵部侍郎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授头品顶戴;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任癸卯恩科江南乡试主考官;三十年(1904)属末任漕运总督(光绪二十七年,曾任该职一个月,漕督府内有清晏园;前任陆元鼎,1903-1904),随后(1905)调江淮巡抚。光绪三十二年(1906),担任山西巡抚。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陕西巡抚,兼署西安将军。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因病解职。任职江苏期间(1899-1906),与俞樾、正蓝旗汉军胡俊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汪鸣銮、漕运总督陆元鼎等在苏州时有诗歌唱和。1901年-1904年(光绪二十七年-三十年)任职江苏巡抚时期,恩寿寄居苏州拙政园,为其族兄福州将军景星十年前任苏松粮道时在该园种植的山茶花补栽数株(据恩寿诗作)。1906年,恩寿作《沧浪亭增建二程子祠记》,石刻二方,存于沧浪亭园中的看山楼。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康熙年间梁延年(根据康熙的“上谕十六条”)辑录的《圣谕像解》二十卷重版本校对并序(江苏巡抚署重校本,1903)。1906年,任职山西巡抚时,选派山西大学堂的预科毕业生20多人赴美国专习(据《山西历代纪事本末》,1999)。到任陕西巡抚后,于1907年5月,上奏清廷建立陕西图书馆,宣统元年八月(1909年8月),陕西图书馆成立(民国四年(1915年)迁至当时西安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带的南院门街之南院的恩寿创建的“劝工陈列所”,俗称慈禧亮宝楼,即原陕西巡抚部院东花园旧址,民国后为省议会所在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成立陕西新军督练公所。后因财力有限,遂确定以尽快建立一个混成协(相当于旅,下辖两标即两个团)(据《西安市军事志》);同年,按照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在西安设立了咨议局筹办处。次年六月,先由各县选举代表;八月十九日各县代表到西安开会,酝酿选举事宜。十月十四日,正式选出咨议局议员36名(据《西北通史》,2005)。宣统二年(1910年),陕西巡抚恩寿和西安将军文瑞,为改变旗人“安坐而食,生计日艰”的处境,设立“驻防工艺传习所”,选取八旗子弟入所学习,以解决旗丁生活出路问题(据《陕西省志》卷54,1990)。时任贵州巡抚庞鸿书奏请设立存古学堂,意在:“设法保守绍先贤之绪,以防蔑古之讥”;陕西巡抚恩寿在《奏遵设存古学校折》中也提出:“然万国皆各有所长,断未可一意师人而失其故有。所谓两途并进,不可偏废者也”(据《四川国学院史》,2020)。1908年,陕西巡抚恩寿奏请清廷增拨银两,修建公路,增打油井;慈禧、光绪批增拨官银27万两,慈禧还把美国人赠送的皇宫照明发电机转赠延长石油厂,以示支持(据《中国科技史杂志》,v.27,2006)。
林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林乾,福建南安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翰林院庶吉士,成为泉州最后一名进士。不久因病逝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卢公辅人称进士薛,字宰和,广东省南海县联星南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学者。卢公辅是广东附生,游学日本毕业。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从留学生中考选进士,由学部会考,卢公辅被录为最优等,钦赏格致科进士。后来,卢公辅曾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员。民国二年(1913年),韶州中学堂奉命更名为“广东省立韶州中学校”,此后从民国三年(1914年)到民国七年(1918年),先后由关翰昭、卢公辅、李钧、王伯楠任校长。1920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六届年会。此后,广东省教育会决定成立学校系统研究会,讨论改革学制事宜。学校系统研究会的会员除了时任广东省教育会会长汪精卫,副会长金曾澄,以及30位广东省教育会评议员外,其余人员由汪精卫会长聘请,“计经聘任者,有小学校以上校长钟荣光、廖冰筠、袁振瀛、袁苞、江鋈、杨永康、何剑吴、陈其瑗、关恩佐、卢公辅、许维翰、张士杰、刘永乙、苏开瑞、李奉藻等,大学及专门学校毕业曾经研究教育者黄希声、韦悫、李应南、温仲良、林云陔、李应林、程天固、陈伯庄、邓月霞、罗有节等,省市县教育人员陈独秀、吴稚晖、陈宗岳、欧华清、冯文车、胡汉民、朱念慈、邓章兴、廖仲恺、许崇清、程祖彝、刘蓉森、余超、何谦伯等。”后来,卢公辅曾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他还曾任南海县第一任督学局长。1922年,卢公辅撰述《信文训蒙义学记》,其中提到:“信文学校者,李君兆基手自规划者也,创始于光绪甲辰,迄今十八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