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9,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还令
俱还
还流
还带
还辕
还师
乞还
还真
水还
还第
还俗
还源
雁还
还笏
还白
《漢語大詞典》:还令(還令)
(1).收回成命;改变命令。 汉 黄石公 《三略》卷上:“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
(2).犹还旨。梁书·武帝纪上:“二月辛酉,府僚重请曰:‘近以朝命藴策,冒奏丹诚,奉被还令,未蒙虚受,縉绅顒顒,深所未达。’”
分類:命令
《韵府拾遗 删韵》:俱还(俱还)
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漢語大詞典》:还流(還流)
(1).犹回流。《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凌 黄沱 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復反。” 王逸 注:“言已凌乘 黄沱 ,低船而下,将入於海,心思还水之流,冀幸復旋反也。” 唐 武元衡 《长相思》诗:“殷勤 大河 水,东注不还流。”
(2).指回旋或倒流之水。 南朝 宋 谢庄 《怀园引》:“目还流而附音,候归烟而託书。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
《漢語大詞典》:还带(還帶)
唐 裴度 一日游 香山寺 。有一妇人借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准备贿赂权贵,营救获罪的父亲,结果遗失寺中。 裴度 得而还之。事见 唐 丁用晦 《芝田录》。 元 关汉卿 据此撰有《裴度还带》杂剧。后以“还带”表示归还珍贵的失物。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己丑馆选:“行善乃本等,非以责报,救蚁还带,此两人直是陡见,突发此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 真 曰:‘君前所见,乃仙人点金石也……醉后失去,隐卜当在君所,如有还带之恩,不敢忘报。’”
《漢語大詞典》:还辕(還轅)
犹回车。《孔丛子·记问》:“巾车命驾,将适 唐都 。 黄河 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 鄹 。”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结轨还辕,东乡将报。” 宋 韩维 《送王氏兄弟》诗:“还辕欲何语,赠子诗聿脩。”
分類:回车
《漢語大詞典》:还师(還師)
(1).犹回师。《孔子家语·王言解》:“明王之道:其守也,则必折衝千里之外;其征也,则必还师衽席之上。” 汉 扬雄 《赵充国颂》:“遂克 西戎 ,还师于京。”宋史·张浚传:“ 浚 以盛夏人疲,急召 李显忠 等还师。”
(2).向回调动的军队。 汉 班固 《幽通赋》:“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
《韵府拾遗 删韵》:乞还(乞还)
后汉书宋均传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客授颍川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漢語大詞典》:还真(還真)
(1).还归本真。 唐 孟郊 《隐士》诗:“本末一相返,漂浮不还真。” 明 何景明 《吕公祠》诗:“马上十年元是梦,世间何处可还真?”
(2).指死亡。 明 唐顺之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之一:“试料还真后,谁为倚户人。”
《骈字类编》:水还(水还)
南北朝 庾肩吾 从皇太子出玄圃应令诗 水还登故渚,树长荫前桥。
唐 高适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漢語大詞典》:还第(還第)
旧时指官吏辞职或解职而返回私宅。晋书·王导传:“则如君言, 元规 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復何惧哉?”魏书·太祖纪:“秋七月,镇西大将军、司隶校尉、 毗陵王 顺 有罪,以王还第。”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七年,启求还第,上令世子 子廉 代镇东府。”新唐书·张平高传:“ 贞观 初,为 丹州 刺史,坐事,以右光禄大夫还第。”宋史·王贻永传:“ 貽永 自言宠禄过盛,愿罢枢筦,解使相还第。”
《國語辭典》:还俗(還俗)  拼音:huán sú
出家人舍戒恢复在家人的身分。《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罢佛法时,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西游记》第二三回:「你在此间还俗,却不是两全其美?」
《漢語大詞典》:还源(還源)
(1).返归本源。宋书·乐志一:“曲全者禄厚,艺敏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自劝,风以靡之,可不训自革,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2).佛教语。由迷误而转入醒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傅大士碑》:“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骈字类编》:雁还(雁还)
鲍照登黄鹤矶诗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雁宋之问晚泊湘江诗路逐鹏南转心依还北
《漢語大詞典》:还笏(還笏)
(1).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 褚遂良 谏,帝不听。 遂良 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諫,几覆缀旒祧。” 宋 陆游 《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餘生犹待闔棺论。”
(2).致仕,辞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篋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固求还笏,难断抗章。”
《漢語大詞典》:还白(還白)
(1).归而报知,还告。 汉 刘向 说苑·正谏:“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諫。’” 三国 魏 曹操 《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 祗 犹自信,据计画还白,执分田之术。”宋书·刘式之传:“ 式之 召从事谓曰:‘治所还白使君, 刘式之 於国家粗有微分,偷数百万钱何有,况不偷邪!’”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天锡 适感此异,还白 弥远 。”
(2).答复的话语;回言。《南齐书·张敬儿传》:“先时足下遣信,寻盟敦旧,厉以篤终,吾止附还白,申罄情本,契然远要,方固金石。”
(3).回复童颜;恢复年轻。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道释:“妾有童面之经,还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