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还香
还灭
还灭门
还源
还源观
六种还源观
还礼
佛还国始见罗睺罗
一报还一报
解铃还须系铃人
六门──妄尽还源观六门
八还辩见
暂出还没
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
佛类词典(续上)
还俗还香
还灭
还灭门
还源
还源观
六种还源观
还礼
佛还国始见罗睺罗
一报还一报
解铃还须系铃人
六门──妄尽还源观六门
八还辩见
暂出还没
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
还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僧道犯罪归家,谓之还俗。自愿止僧道,谓之归俗。居家必携吏学指南篇曰:「还俗,谓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道无罪自愿归家也。」【又】还俗归俗一也。宝积经八十八曰:「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
【佛学常见辞汇】
出家人犯罪归家叫做还俗,若是自愿脱离出家人的生活,则叫做归俗。
【俗语佛源】
在家谓之「俗」,出家修行谓之「僧尼」。佛制:听任僧尼自愿舍去大戒。又僧尼犯重戒,依律逐出僧团。以上两种情况,均称为还俗。另有一说,还俗仅指僧尼犯戒还家。自愿离开僧团,谓之「归俗」。《宝积经》卷八八载:「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按经义,出家人不能守戒、精进,宁可还俗。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地方)王子求那跋摩二十岁时出家,精通藏经。后来国王驾崩,无人继位。众人议请跋摩「还俗,以绍国位」。跋摩不从,隐居山林,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弘法。宋文帝元嘉八年,跋摩来到中国的建业(今南京),译经数十部。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记载:「(杭僧思聪)挟琴游梁,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可见思聪是个心未出家、热衷名利的人。(李明权)
(术语)僧道犯罪归家,谓之还俗。自愿止僧道,谓之归俗。居家必携吏学指南篇曰:「还俗,谓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道无罪自愿归家也。」【又】还俗归俗一也。宝积经八十八曰:「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
【佛学常见辞汇】
出家人犯罪归家叫做还俗,若是自愿脱离出家人的生活,则叫做归俗。
【俗语佛源】
在家谓之「俗」,出家修行谓之「僧尼」。佛制:听任僧尼自愿舍去大戒。又僧尼犯重戒,依律逐出僧团。以上两种情况,均称为还俗。另有一说,还俗仅指僧尼犯戒还家。自愿离开僧团,谓之「归俗」。《宝积经》卷八八载:「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按经义,出家人不能守戒、精进,宁可还俗。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地方)王子求那跋摩二十岁时出家,精通藏经。后来国王驾崩,无人继位。众人议请跋摩「还俗,以绍国位」。跋摩不从,隐居山林,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弘法。宋文帝元嘉八年,跋摩来到中国的建业(今南京),译经数十部。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记载:「(杭僧思聪)挟琴游梁,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可见思聪是个心未出家、热衷名利的人。(李明权)
还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人来为我烧香礼拜者,我亦为彼插香拜礼。又曰答香。见象器笺九。
(术语)人来为我烧香礼拜者,我亦为彼插香拜礼。又曰答香。见象器笺九。
还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灭者涅槃也。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而修道證涅槃,谓之还灭。正理论九曰:「生死止息,是还灭义。」俱舍颂疏根品一曰:「言还灭者,生死止息,名为还灭。取涅槃得,为还灭体。」
【佛学常见辞汇】
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證涅槃。
(术语)灭者涅槃也。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而修道證涅槃,谓之还灭。正理论九曰:「生死止息,是还灭义。」俱舍颂疏根品一曰:「言还灭者,生死止息,名为还灭。取涅槃得,为还灭体。」
【佛学常见辞汇】
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證涅槃。
还灭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流转门而言。(参见:还灭)。
【佛学常见辞汇】
于十二因缘法中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是造业受生死,还灭门是修道證涅槃。
(术语)对于流转门而言。(参见:还灭)。
【佛学常见辞汇】
于十二因缘法中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是造业受生死,还灭门是修道證涅槃。
还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转迷而入于悟也。止观五下曰:「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
【佛学常见辞汇】
转迷成悟的意思。
(术语)转迷而入于悟也。止观五下曰:「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
【佛学常见辞汇】
转迷成悟的意思。
还源观
【佛学大辞典】
(书名)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之略称。一卷,唐法藏著。说华严家之观法。
(书名)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之略称。一卷,唐法藏著。说华严家之观法。
六种还源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还源观说六观:一,摄境归心真空观。二,从心现境妙有观。三,心境秘密圆融观。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五,多身入一境像观。六,主伴互现帝网观。
(名数)还源观说六观:一,摄境归心真空观。二,从心现境妙有观。三,心境秘密圆融观。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五,多身入一境像观。六,主伴互现帝网观。
还礼
【佛学大辞典】
(仪式)禅语。与回礼同。
(仪式)禅语。与回礼同。
佛还国始见罗睺罗
【佛学大辞典】
(故事)佛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毗罗城,见父王。此时罗睺罗年六岁,耶输陀罗使罗睺罗持一欢喜丸于大众中觅父奉之。罗睺罗直往佛所施之。见佛本行集经五十五。
(故事)佛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毗罗城,见父王。此时罗睺罗年六岁,耶输陀罗使罗睺罗持一欢喜丸于大众中觅父奉之。罗睺罗直往佛所施之。见佛本行集经五十五。
一报还一报
【俗语佛源】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报应」说不同。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仍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报应」说不同。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仍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解铃还须系铃人
【俗语佛源】
比喻谁做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指月录》卷二十三:「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禅师)都契重。(法)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法灯)适至,(法)眼举前语问。师(法灯)曰:『系者解得。』」如《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这正是:狮项金铃何人解,解铃人还问系铃人。」(宽忍)
比喻谁做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指月录》卷二十三:「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禅师)都契重。(法)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法灯)适至,(法)眼举前语问。师(法灯)曰:『系者解得。』」如《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这正是:狮项金铃何人解,解铃人还问系铃人。」(宽忍)
六门──妄尽还源观六门
【三藏法数】
(出华严还源观)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在圣不增,居凡不减;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故云显一体也。
〔二、起二用〕,二用者,谓依前净体起于二用也。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谓入海印三昧,照真如性,妄尽心澄,众德并现。犹如大海风息,水澄万象,齐鉴森然,交罗常住不动也。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谓入华严三昧,照法界体,众德具足,万行庄严,光明照彻,圆融无碍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三、示三遍〕,三遍者,即依前二用,一一普周法界也。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谓尘无自性,揽真理而成立,真既无边,尘亦随尔,故一一尘中皆见法界。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万法繁兴,无有穷尽。三者,一尘合容空有遍,谓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事理该罗,容纳无碍也。
〔四、行四德〕,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堪忍住持,可轨可范也。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唯以正法摄化众生也。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五、入五止〕,五止者,即依前能行四德之心,而修五止也。一者,照法清净离缘止。谓观照真俗二谛之法,空有不二,清净虚廓,能缘之智既寂,而所缘之境亦亡也。二者,观人寂泊绝欲止。谓观五蕴之身,诸法本空,寂然淡泊,诸欲皆尽,无愿无求也。三者,性起繁兴法尔止。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应用万差,故曰繁兴;任运常然,名法尔也。四者,定光显现无念止。谓入此止三昧中,光明炳现,内外洞彻,无思无虑也。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谓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隐显俱融,性相双泯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六、起六观〕,六观者,即依前五止,而修即止之六观也。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谓观世间一切诸法,唯一心造,心外更无一法可得,境本空寂,无有实体也。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谓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也。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所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證之以成法身也。境者,谓无碍境,诸佛證之以成净土也。然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心境双融,了无迫隘也。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谓智体唯一,能鉴众缘,犹如日轮照现,迥处虚空,有目之流,无不亲见也。五者,多身入一镜像观。谓以大止妙观法力加持,故得一身作多身,多身入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也。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谓毗卢遮那自身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为伴,或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网珠,光光交映,无有穷尽也。(帝网者,帝释殿前千珠宝网光。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出华严还源观)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在圣不增,居凡不减;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故云显一体也。
〔二、起二用〕,二用者,谓依前净体起于二用也。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谓入海印三昧,照真如性,妄尽心澄,众德并现。犹如大海风息,水澄万象,齐鉴森然,交罗常住不动也。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谓入华严三昧,照法界体,众德具足,万行庄严,光明照彻,圆融无碍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三、示三遍〕,三遍者,即依前二用,一一普周法界也。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谓尘无自性,揽真理而成立,真既无边,尘亦随尔,故一一尘中皆见法界。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万法繁兴,无有穷尽。三者,一尘合容空有遍,谓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事理该罗,容纳无碍也。
〔四、行四德〕,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堪忍住持,可轨可范也。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唯以正法摄化众生也。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五、入五止〕,五止者,即依前能行四德之心,而修五止也。一者,照法清净离缘止。谓观照真俗二谛之法,空有不二,清净虚廓,能缘之智既寂,而所缘之境亦亡也。二者,观人寂泊绝欲止。谓观五蕴之身,诸法本空,寂然淡泊,诸欲皆尽,无愿无求也。三者,性起繁兴法尔止。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应用万差,故曰繁兴;任运常然,名法尔也。四者,定光显现无念止。谓入此止三昧中,光明炳现,内外洞彻,无思无虑也。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谓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隐显俱融,性相双泯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六、起六观〕,六观者,即依前五止,而修即止之六观也。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谓观世间一切诸法,唯一心造,心外更无一法可得,境本空寂,无有实体也。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谓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也。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所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證之以成法身也。境者,谓无碍境,诸佛證之以成净土也。然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心境双融,了无迫隘也。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谓智体唯一,能鉴众缘,犹如日轮照现,迥处虚空,有目之流,无不亲见也。五者,多身入一镜像观。谓以大止妙观法力加持,故得一身作多身,多身入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也。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谓毗卢遮那自身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为伴,或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网珠,光光交映,无有穷尽也。(帝网者,帝释殿前千珠宝网光。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八还辩见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遂以八种变化之相以辩之。(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明还日轮〕,经云: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而言还者,谓此讲堂,日出则明,无日则暗,是则明因于日,故复还于日也。然明是所见之尘境,非能见之性也。以尘境则有生灭,见性元无生灭。是故所见之明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暗矣。故曰明还日轮。
〔二、暗还黑月〕,经云:中夜黑月,云雾晦冥,则复昏暗,而言还者,以由白月则明,黑月便暗;是则暗因黑月,故复还于黑月也。当知所见之暗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暗时无复见其明矣。故曰暗还黑月。
〔三、通还户牖〕,经云:户牖之隙,则复见通,而言还者,以有户牖则见通,若无户牖则不见通。是则通属户牖,故复还于户牖也。当知所见之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通处无复见其壅矣。故曰通还户牖。(隙者,户牖之空处也。)
〔四、壅还墙宇〕,经云:墙宇之间,则复观壅。而言还者,以有墙宇则见壅,若无墙宇则不见壅,是则壅属墙宇,故复还于墙宇也。乃知所见之壅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壅处不复见其通矣。故曰壅还墙宇。
〔五、缘还分别〕,经云:分别之处则复见缘,而言还者,谓有分别所对之处,则有所缘之相,若无所对五尘之境,则无缘相而可分别。是则缘属分别,故复还于分别也。当知所缘分别之相可还,而能分别之性不可还也。若能分别之性亦可还者,则不缘境时,无复知其无分别矣。故曰缘还分别。(缘者,系也。谓心缘系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所对之处,即五尘之境也。)
〔六、顽虚还空〕,顽者,无知也。顽虚者,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也。经云:顽虚之中,遍是空性,而言还者,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矣。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也。当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矣。故曰顽虚还空。
〔七、郁还尘〕,郁者,滞也。者,气盛貌。经云:郁之象则纡昏尘,而言还者,以有尘象则见郁,无尘则不见其昏滞。是则郁属于尘象,故复还于尘象也。当知所见郁之象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尘时不复见其清明矣。故曰郁还尘。(纡者,萦也。)
〔八、清明还霁〕,经云:澄霁歛氛,又观清净,而言还者,以澄霁则见清净,昏暗则不能见其明净矣。是则清明属霁,故复还于霁也。当知所见清明之象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昏暗矣。故曰清明还霁。
(出楞严经)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遂以八种变化之相以辩之。(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明还日轮〕,经云: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而言还者,谓此讲堂,日出则明,无日则暗,是则明因于日,故复还于日也。然明是所见之尘境,非能见之性也。以尘境则有生灭,见性元无生灭。是故所见之明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暗矣。故曰明还日轮。
〔二、暗还黑月〕,经云:中夜黑月,云雾晦冥,则复昏暗,而言还者,以由白月则明,黑月便暗;是则暗因黑月,故复还于黑月也。当知所见之暗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暗时无复见其明矣。故曰暗还黑月。
〔三、通还户牖〕,经云:户牖之隙,则复见通,而言还者,以有户牖则见通,若无户牖则不见通。是则通属户牖,故复还于户牖也。当知所见之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通处无复见其壅矣。故曰通还户牖。(隙者,户牖之空处也。)
〔四、壅还墙宇〕,经云:墙宇之间,则复观壅。而言还者,以有墙宇则见壅,若无墙宇则不见壅,是则壅属墙宇,故复还于墙宇也。乃知所见之壅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壅处不复见其通矣。故曰壅还墙宇。
〔五、缘还分别〕,经云:分别之处则复见缘,而言还者,谓有分别所对之处,则有所缘之相,若无所对五尘之境,则无缘相而可分别。是则缘属分别,故复还于分别也。当知所缘分别之相可还,而能分别之性不可还也。若能分别之性亦可还者,则不缘境时,无复知其无分别矣。故曰缘还分别。(缘者,系也。谓心缘系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所对之处,即五尘之境也。)
〔六、顽虚还空〕,顽者,无知也。顽虚者,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也。经云:顽虚之中,遍是空性,而言还者,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矣。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也。当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矣。故曰顽虚还空。
〔七、郁还尘〕,郁者,滞也。者,气盛貌。经云:郁之象则纡昏尘,而言还者,以有尘象则见郁,无尘则不见其昏滞。是则郁属于尘象,故复还于尘象也。当知所见郁之象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尘时不复见其清明矣。故曰郁还尘。(纡者,萦也。)
〔八、清明还霁〕,经云:澄霁歛氛,又观清净,而言还者,以澄霁则见清净,昏暗则不能见其明净矣。是则清明属霁,故复还于霁也。当知所见清明之象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昏暗矣。故曰清明还霁。
暂出还没
【三藏法数】
谓人或生世间,于信等五种善根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流转生死,故名暂出还没。(五种善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谓人或生世间,于信等五种善根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流转生死,故名暂出还没。(五种善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
【三藏法数】
此一种以喻人天将进而退者也,为断善根没生死河,故云没;复能亲近善友,能生信心,虽没而出,故云还出。既得出已,又遇恶友,听受邪法,仍没生死大河,故云出已还没。
此一种以喻人天将进而退者也,为断善根没生死河,故云没;复能亲近善友,能生信心,虽没而出,故云还出。既得出已,又遇恶友,听受邪法,仍没生死大河,故云出已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