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还海(還海)
《漢語大詞典》:还答(還答)
(1).答复。 汉 李陵 《答苏武书》:“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懃懃,有踰骨肉。”《宋书·自序传·沈璞》:“向聊问之,而还答累翰,辞藻艳逸,致慰良多。”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又一首》:“是以前状輙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王公 举家悲慟,因不忍断了 行修 亲谊,回书还答,便有把幼女续婚之意。”
(2).酬答,报答。《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盛陈饮宴,欢笑竟日。各家亦隔一日,设宴还答。”《何典》第六回:“孰知那些出家不认俗的朋士友……把那十方施主,比吃孙子胜三分,吃杀弗还答,尚嫌吃得弗爽利,怎肯反做出钱施主?”
(2).酬答,报答。《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盛陈饮宴,欢笑竟日。各家亦隔一日,设宴还答。”《何典》第六回:“孰知那些出家不认俗的朋士友……把那十方施主,比吃孙子胜三分,吃杀弗还答,尚嫌吃得弗爽利,怎肯反做出钱施主?”
《漢語大詞典》:还民(還民)
(1).回归的老百姓。《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时四方大有还民, 关中 诸将多引为部曲。”
(2).犹还俗。《魏书·释老志》:“或有不安寺舍,游止民间,乱道生过,皆由此等。若有犯者,脱服还民。”《周书·武帝纪上》:“丙子,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3).还给百姓。《南齐书·郁林王纪》:“公宜权禁,一以还民,关市征赋,务从优减。”
(2).犹还俗。《魏书·释老志》:“或有不安寺舍,游止民间,乱道生过,皆由此等。若有犯者,脱服还民。”《周书·武帝纪上》:“丙子,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3).还给百姓。《南齐书·郁林王纪》:“公宜权禁,一以还民,关市征赋,务从优减。”
《漢語大詞典》:还返(還返)
见“ 还反 ”。
《漢語大詞典》:还反(還反)
亦作“ 还返 ”。
(1).返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説。”《韩非子·喻老》:“ 晋 已取 虢 ,还反灭 虞 。”《穆天子传》卷六:“壬子,天子具官见 邢侯 、 曹侯 ,天子还返, 邢侯 、 曹侯 执见拜天子之武一。”《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吾今取 谦 ( 桓谦 ),往至便克,沉疑之间,已自还反。” 宋 黄庭坚 《奉和王世弼》:“田园虽足乐,及时思还返。” 元 郝经 《云梦》诗:“鹅鸛不知家,悠悠忘还返。”
(2).回复。《淮南子·原道训》:“已彫已琢,还反於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 桀 囚 汤 而不诛, 紂 囚 文王 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
(3).指还丹。 唐 吕岩 《渔父词·神异》:“还返初成立变童,瑞莲开处色辉红。金鼎内,迥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参见“ 还丹 ”。
(1).返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説。”《韩非子·喻老》:“ 晋 已取 虢 ,还反灭 虞 。”《穆天子传》卷六:“壬子,天子具官见 邢侯 、 曹侯 ,天子还返, 邢侯 、 曹侯 执见拜天子之武一。”《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吾今取 谦 ( 桓谦 ),往至便克,沉疑之间,已自还反。” 宋 黄庭坚 《奉和王世弼》:“田园虽足乐,及时思还返。” 元 郝经 《云梦》诗:“鹅鸛不知家,悠悠忘还返。”
(2).回复。《淮南子·原道训》:“已彫已琢,还反於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 桀 囚 汤 而不诛, 紂 囚 文王 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
(3).指还丹。 唐 吕岩 《渔父词·神异》:“还返初成立变童,瑞莲开处色辉红。金鼎内,迥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参见“ 还丹 ”。
《漢語大詞典》:还即(還即)
旋即,很快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日曝之,热盛,还即成盐,永不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