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7,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填还
还国
发还
还云
还拜
还舟
还回
还直
缴还
还言
还职
还行
还命
还立
星还
《國語辭典》:填还(填還)  拼音:tián huán
偿还、报答。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我特来填还你这泪揾湿鲛鮹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佛说戒杀,还说杀一物,要填还一命。」
《漢語大詞典》:还国(還國)
(1).归藩,回到封地。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序:“至七月与 白马王 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晋书·荀晞传:“伏愿陛下宽宥宗臣,听 越 还国。”
(2).返回本国。《宋书·鲁爽传》:“ 爽秀 得罪 晋 朝,负衅三世,生长絶域,远身胡虏,兄弟闔门,沦点伪授,殞命不可,还国无因。”梁书·胡僧祐传:“ 中大通 元年, 陈庆之 送 魏 北海王 元顥 入 洛阳 , 僧祐 又得还国。”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有詔召 成 等至京师,见别殿,赐物良厚,慰遣还国。”
(3).回到都城。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今日贼平无事,主上还国。”
《國語辭典》:发还(發還)  拼音:fā huán
归还、交还如:「发还作业」。
《高级汉语词典》:还云
飘回的云朵;指回信
《漢語大詞典》:还拜(還拜)
回答别人的跪拜敬礼而下拜。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 十三妹 把身子闪在一旁,也不来拉,也不还拜,只説了一句:‘这倒不敢当此大礼。’”
《漢語大詞典》:还舟(還舟)
(1).汇集舟船。《汉书·邹阳传》:“大王不忧,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 马遂进窥於 邯郸 , 越 水 长沙 ,还舟 青阳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还舟,聚舟船也。”
(2).返舟。 南朝 梁 何逊 《下方山》诗:“鳞鳞逆水去,瀰瀰急还舟。”
分類:汇集舟船
《漢語大詞典》:还回(還迴)
亦作“ 还迴 ”。 循环往复。宋书·谢灵运传:“还回往匝,枉渚员峦。”礼记·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唐 孔颖达 疏:“犹若孟春则建寅之月为诸月之本,仲春则以建卯之月为诸月之本,是还迴迭相为本也。”
分類:循环往复
《漢語大詞典》:还直(還直)
亦作“ 还值 ”。 偿还价值。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 益 凉 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人,卖者无还直。”宋书·颜延之传:“坐启买人田,不肯还直。”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又一日,真人分付 赵昇 往市上买绢十匹。 赵昇 还值已毕,取绢而归。” 清 石钧 《刈麦行》:“向人称贷过残年,许到春收倍还直。”
《國語辭典》:缴还(繳還)  拼音:jiǎo huán
交还。《三国演义》第二回:「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
《國語辭典》:还言(還言)  拼音:huán yán
受人责骂而作辩解或以恶言相向。《红楼梦》第四六回:「姑奶奶骂我,我不敢还言。」也作「还口」。
分類:答话
《漢語大詞典》:还职(還職)
(1).犹复职。后汉书·陈忠传:“ 元初 三年有詔,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闕还职。”新唐书·刘审礼传:“有詔 审礼 徇忠以没,非有罪,宜各还职。”宋史·王安礼传:“ 绍圣 初,还职,知 永兴军 。”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一:“其餘不满贯当流徒杖者,如旧赎罪还职。”
(2).还归而就职。北史·来护儿传:“十八年,詔追入朝,赐以宫女、宝刀、骏马、锦綵等物,仍留长子 楷 为千牛备身,使 护儿 还职。”
《漢語大詞典》:还行(還行)
回头走。庄子·渔父:“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於道也。’”
分類:回头
《漢語大詞典》:还命(還命)
(1).犹还旨。指天子对臣下意见的批示。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近以朝命藴策,冒奏丹诚,奉被还命,未蒙虚受。”
(2).犹还魂。云笈七籤卷十八:“故曰能知三神字,可以还命延年。”
(3).回报,覆命。十国春秋卷四二:“ 高祖 ( 后唐高祖 )召军还命,復 继岌 ( 李继岌 )姓名。”
《漢語大詞典》:还立(還立)
(1).环绕而立。礼记·少仪:“君子下行,然后还立。” 郑玄 注:“还车而立,以俟其去。” 孔颖达 疏:“君子下行,则僕后下,更还车而立,待君子去后,乃敢自安。”
(2).重新建立;修复。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卷二:“ 高祖 少昔常祭枌榆之社,及移 新丰 ,亦还立焉。”《宋书·刘怀肃传》:“灾水之初, 餘杭 高堤崩溃,洪流迅激,势不可量, 道锡 躬先吏民,亲执板筑,塘既还立,县邑获全。”
《骈字类编》:星还(星还)
阎宽 温汤御毬赋 银鞍月上,华勒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