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还击(還擊)  拼音:huán jí
对他方的攻势予以反击。如:「忍受了这么多的屈辱,他终于还击了。」
《國語辭典》:返里  拼音:fǎn lǐ
回故乡。如:「他创业有成后便返里省亲。」
《漢語大詞典》:时反(時反)
(1).谓天时转为对某人或某事有利。国语·越语下:“ 蠡 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 韦昭 注:“言天未成 越 ,当守天时,天时反,乃可以动。”
(2).即时返回。 晋 王羲之 《东书堂帖》:“想佳卿以得速还,欲令今早去时反也。”
《漢語大詞典》:反虞
虞,祭名。古代送葬返回时举行虞祭,称反虞。《孔子家语·曲礼》:“於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 先反虞,门人后。雨甚至,墓崩,修之而归。” 唐 白居易 《元相公挽歌词》之三:“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駟马亦悲鸣。” 明 宋濂 《先夫人木像记》:“古者既葬而反虞,虞主用桑;期年而练祭,练主用栗。”
《漢語大詞典》:还转(還轉)
回转,返回。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出:“若还转去 李大公 家,又成利害。”《西游记》第五五回:“你两个且牵了马,还转石屏前立等片时,待 老孙 进去打听打听。”
《漢語大詞典》:还业(還業)
返回就其本业。后汉书·杨津传:“及 津 之至, 略 举家逃走, 津 乃下教慰喻,令其还业。”宋史·兵志十:“今 睦 贼讨平之后,胁从叛亡者方始还业。”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癸巳,詔賑 京东 、 河北 流民,贷以穀麦种,諭使还业,蠲今年租税。”
分類:返回本业
《漢語大詞典》:回舻(迴艫)
驾船返回。 南朝 梁 何逊 《还渡五洲诗》:“睠言还九派,迴艫出 五洲 。” 南朝 陈 刘删 《泛宫亭湖诗》:“迴艫乘派水,举帆逐分风。” 唐 孟浩然 《登鹿门山怀古》诗:“探讨意未穷,迴艫夕阳晚。”
分類:返回
《漢語大詞典》:回节(迴節)
持节返回。文选·张协〈七命〉:“欢极乐殫,迴节而旋。”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节,信也。行者所执之信也。”
分類:持节返回
《漢語大詞典》:回樯(迴檣)
驾船返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鼓枻迴檣,濯空明而凌返照。”
分類:返回
《漢語大詞典》:还意(還意)
(1).改变心意。《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颜师古 注:“还,犹回也。”
(2).返回之意。梁书·萧方等传:“ 世祖 省书叹息,知无还意,乃配步骑一万,使援京都。”
《漢語大詞典》:归正人(歸正人)
宋 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朱子语类卷一一一:“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 蕃 而復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 宋 叶适 《上殿札子》:“陛下感念家祸,始初嗣位,葺 两淮 ,理 荆 襄 ,慰绥 蜀道 ,安集归正人。”宋史·孝宗纪三:“﹝ 淳熙 七年四月﹞辛卯,再免沿边归正人请占官田赋役三年。”
分類:返回
《国语辞典》:反初服  拼音:fǎn chū fú
恢复到未做官时的服饰。指罢官,返回老百姓的身分。三国魏。曹植〈七启〉诗:「愿反初服,从子而归。」晋。潘岳〈西征赋〉:「甄大义以明责,反初服于私门。」
《漢語大詞典》:反报(反報)
(1).反复,往还。诗·小雅·大东“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毛 传:“不能反报成章也。” 陈奂 传疏:“报,亦反也。反报犹反復。”
(2).返回报告情况。孙子·用间:“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生间者,反报也。” 杜牧 注:“往来相通报也。” 梅尧臣 注:“使智辨者往观其情,而以归报也。”
(3).回赠礼物。仪礼·聘礼“赠如覿币” 汉 郑玄 注:“见为反报也。” 贾公彦 疏:“来而不往非礼,以礼来往……故 郑 云:‘见为反报也。’”
(4).谓报复仇怨。三国志·魏志·王昶传:“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於身……当则无怨於彼,妄则无害於身,又何反报焉!”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 魏文帝 宠立 郭妃 ,譖杀 甄后 ,被髮塞口而葬,终有反报之殃。”
(5).关于反叛者的情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及 杨 ( 杨侁 )受犒归, 赵 ( 赵方 )乃以檄召 郭胜 ,於是 郭 之反谋始决……初七日,反报至 襄阳 。”
《漢語大詞典》:返道
(1).返归,返回。 宋 叶适 《时斋记》:“比返道过 钱塘 ,公由太史乞守 眉 矣。”
(2).违反自然。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漢語大詞典》:还棹(還棹)
乘船返回。 王闿运 《莫姬哀词》:“还棹东洲,桃蕡桂实。”
分類:乘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