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归朝(歸朝)
(1).归附朝廷。旧唐书·宪宗纪下:“贼 吴元济 上表,请束身归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邓王 乃 钱俶 归朝后所封。”
(2).返回朝廷。 唐 杜甫 《将晓》诗:“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国语辞典》:不反  拼音:bù fǎn
不返回。《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文选。钟会。檄蜀文》:「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悔之亦无及也。」
《漢語大詞典》:追还(追還)
(1).追赶使返回。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歷收其家,遣吏追还。”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追还徙人,蠲除禁錮。” 宋 苏轼 《论时政状》:“实望陛下旬日之间,涣发德音,洗荡乖僻,追还使者,而罢条例司。”
(2).追索而归还。宋书·孝义传·郭世道:“尝与人共於 山阴 市货物,误得一千钱,当时不觉,分背方悟。请其伴求以此钱追还本主,伴大笑不答。 世道 以己钱充数送还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甚者又谓 文渊阁 印亦为司礼监所夺,请追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这五百两定银,他情愿不追还。”
《漢語大詞典》:反之
(1).重复,再来一遍。《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何晏 集解:“乐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
(2).与此相反。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欲通策之,责人之所必不能也;苟然,则学者必不精,而得人必滥。欲反之,则莫若使之人占一经也。”
(3).返回初始状态。 明 张居正 《杂著》:“开国之初,庶事草创,大抵皆多质少文。凡制礼作乐铺张繁盛之事,皆在国之中世。当其时,人以为太平盛美,而不知衰乱之萌,肇於此矣。 夏 商 皆然,不独 周 也。圣人知其然,恒不待其盛而亟反之。”
(4).从相反的方面说。 艾青 《〈诗选〉自序》:“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所有滞重的物质长上翅膀;反之,也可以使流动的物质凝固起来。” 张天翼 《皮带》:“凡是希求着的,结果是达不到;反之,没想到的事倒会意外地来临的。”
《國語辭典》:归正(歸正)  拼音:guī zhèng
重返于正道。《水浒传》第七九回:「你们若如此疑心时,如何能够归正?」
《國語辭典》:回銮(回鑾)  拼音:huí luán
旧时君主巡幸各地后还宫。《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漢語大詞典》:鲁阳(魯陽)
(1).指 鲁阳公 。 战国 时 楚 鲁阳邑 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愧无 鲁阳 德,迴日向三舍。” 唐 李白 《日出入行》:“ 鲁阳 何德,驻景挥戈?” 谭作民 噩梦诗:“振臂一挥心胆豪,十万横磨 鲁阳 勇。”亦作“ 鲁阳子 ”。 明 何景明 《赠李献吉》诗之一:“世无 鲁阳子 ,坐惜朱颜衰。”参见“ 鲁阳挥戈 ”。
(2).古地名。今 河南省 鲁山县 。汉书·地理志上:“ 南阳郡 : 鲁阳 ,有 鲁山 。古 鲁县 。” 颜师古 注:“即《淮南》所云 鲁阳公 与 韩 战,日反三舍者也。”
(3).复姓。 春秋 楚 公族有 鲁阳 氏。见 汉 王符 潜夫论·志姓氏
《國語辭典》:鲁阳挥戈(魯陽揮戈)  拼音:lǔ yáng huī gē
战国时楚国鲁阳公曾与韩激战,时值黄昏,鲁阳公为挽颓势,舞戈令太阳逆升的传说。典出《淮南子。览冥》。后用以称扬人坚强勇敢,能挽回危局。如:「年轻人要有力挽狂澜、鲁阳挥戈的气魄。」
分類:危局
《漢語大詞典》:归宁(歸甯)
见“ 归寧 ”。
《漢語大詞典》:回船(迴船)
掉转船头;驾船返回。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曹公 望 权 军,叹其齐肃,乃退”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 权 因迴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晋书·王濬传》:“臣水军风发,乘势造贼城,加宿设部分行有次第,无缘得於长流之中迴船过 浑 ,令首尾断絶。” 唐 杜甫 《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诗:“无计迴船下,空愁避酒难。”
《國語辭典》:归国(歸國)  拼音:guī guó
返回自己的国家。如:「学成归国」。
《漢語大詞典》:回棹(迴棹)
亦作“廻棹”。
(1).驾船返回。 唐 裴铏 《传奇·孙恪》:“艤舟六七日,携二子而迴棹。”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明日 李公 迴棹,言归 惠林 。” 明 何景明 《雪夜九梅翁园同苍谷宴集》诗之一:“乘兴寧廻棹,宽愁数倒尊。”
(2).指归舟。 唐 白居易 《杭州迴舫》诗:“欲将此意凭迴棹,与报 西湖 风月知。”
分類:归舟返回
《國語辭典》:回复(回復)  拼音:huí fù
1.回旋反覆。唐。柳宗元〈梦归赋〉:「若有鉥予以往路兮,驭儗儗以回复。」
2.回答、答覆。《文明小史》第五五回:「钱庄上掌匮进去,回复了秦凤梧,秦凤梧正惊得呆了。」
3.恢复。如:「回复国籍。」
《漢語大詞典》:还望(還望)
(1).回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景公 与 晏子 游於 少海 ,登 柏寝 之臺,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将孰有此。’”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还望故乡,鬱何垒垒。”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春日感怀》:“步登西城怜,还望东城陴。”
(2).环顾,四望。 宋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词:“危楼还望,嘆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3).返回的希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欲营迁厝……便值本朝沦没,流离如此,数十年间,絶於还望。”
《國語辭典》:归本(歸本)  拼音:guī běn
归还本钱。《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秦实臣不依,定要归本,不要利钱。」
《國語辭典》:返棹  拼音:fǎn zhào
把船开回来。泛指返回。如:「此去经年,不知何时返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