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客流
运输部门指在一定时间内,向一定方向运送的旅客人数。掌握客流的规律性,可以合理组织客运工作。
《國語辭典》:官运(官運)  拼音:guān yùn
1.做官的运气。如:「他近年官运亨通,连升三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那做官的要有官运呀!我们乡下人,那里有这种的运气!」
2.官方的货运。《晋书。卷六六。列传。陶侃》:「出武陵江,诱五溪夷,以舟师断官运,径向武昌。」《元史。卷一五九。列传。商挺列传》:「不烦官运,仆家有积粟,请以代输。」
《漢語大詞典》:运渠(運渠)
指运输水渠。明史·河渠志三:“曰 南旺 ,东西二湖,周百五十餘里,运渠贯其中。”
分類:运输水渠
《漢語大詞典》:梁头(梁頭)
清 代对运输船征税的名目。清史稿·郑成功传:“ 省英 为宣慰使,督各郡钱粮,令人月输银五分,曰‘毛丁’;船计丈尺输税,曰‘樑头’。”
(1).桥头。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僧羣 ﹞菴舍去石盂隔一小涧,日夕往还,以木为梁,由之以汲水。年至一百三十,忽见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就唼, 羣 永不得过……遂絶水,经数日死。”
(2).屋梁上。 唐 冯著 《燕衔泥》诗:“尔莫厌老翁茅屋低,梁头作窠梁下栖。”
《國語辭典》:畜力  拼音:chù lì
用于载运、拉车或牵引农具等方面的牲畜力量。
《漢語大詞典》:盐运(鹽運)
食盐的运输。晋书·杜预传:“ 预 乃奏立藉田……兴常平仓,定穀价,较盐运,制课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者五十餘条,皆纳焉。”宋史·河渠志七:“其 运港 止可捺堰,不可置牐。不惟濒海土性虚燥,难以建置;兼一日两潮,通放盐运,不减数十百艘,先后不齐,比至通放尽絶,势必昼夜启而不闭,则咸潮无缘断絶。”
《国语辞典》:饟道  拼音:xiǎng dào
运输军粮的道路。《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遂坚壁昌邑南,轻兵绝无饟道。」
《漢語大詞典》:漕路
运输粮食的水路。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 张次山 则谓湖废,仅有存者,难卒復,宜益广漕路。”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不论怎样处境困难,只要南北漕路得通,就可以在 关中 立足。”
《國語辭典》:运力(運力)  拼音:yùn lì
大陆地区指运输能力。
《漢語大詞典》:官纲(官綱)
旧时官府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灵州 通远军 界诸蕃族剽略官纲,詔知 灵州 通远军 使 董遵诲 讨之。”
《漢語大詞典》:输灌(輸灌)
(1).运输,交流。 明 李贽 《八物》:“长江大河,实藉其舟楫输灌。”
(2).灌输。《负曝闲谈》第十六回:“ 黄大哥 热诚爱国,可钦可敬!现在又为输灌文明起见,这点点子股本,我兄弟还敢吝惜吗?” 胡汉民 《〈民报〉之六大主义》:“ 孙逸仙 之叙《民报》也,曰:‘非常革新之学説输灌於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
《國語辭典》:驿站(驛站)  拼音:yì zhàn
古时为传递文书而设供人马休息的处所。《清会典。卷六九六。兵部。邮政。驿禁一》:「如果骚扰驿站,经过地方官详报,该督抚据实奏闻,朕必将骚扰驿站之人治罪。」也称为「馆驿」。
《漢語大詞典》:添头
旧时为弥补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或因清除残碴碎屑而加在不同商品上的添头,每104 磅净重添加4 磅
为加重分量而额外增添的东西
《國語辭典》:调运(調運)  拼音:diào yùn
徵召、安排和运送。如:「从四方调运而来的补给品,解决了灾区的危难。」
分類:调度运输
《漢語大詞典》:运置(運置)
犹言运输存放。宋书·孔琳之传:“故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既无毁败之费,又省运置之苦,此钱所以嗣功龟贝,歷代不废者也。”
分類:运输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