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三尊来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
不来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门中多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而往生极乐,独净土真宗之极意,谈平生业成于平生信受弥陀本愿之一念,往生之业事成辨已,则更不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也。但平生业成之念佛行者,决无不来迎者,有因缘,固有预来迎之人,而获得他力金刚之信心者,决不期待其来迎,谓之不来迎。(参见:来迎)
来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自极乐来迎念佛之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会法事赞曰:「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是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之誓愿也。然净土门中净土真宗之一流不敢期此来迎。(参见:来迎不来迎)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从极乐世界前来迎接念佛的人。
来迎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弥陀佛来迎众生时之印相也,举右手比之于佛,垂左手比之于众生是也。寻常之立像印相也。
来迎三尊
【佛学大辞典】
(图像)弥陀观音势至三尊作来迎状之形像也。
来迎不来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有来迎引接之愿,故净土门之念佛者,多要临终之正念以期佛之来迎。然在净土真宗以期来迎为修诸行之杂修杂行期。专修念佛之行人,于闻信之一念,往生之行事成办,故不期终之正念佛之来迎。是念佛门中独特之宗旨也。末灯钞曰:来迎者,为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故。临终者,谓诸行往生之人,未得真实之信心故。(中略)真实信心之行人,以摄取不舍故,住于正定聚之位,是故无临终,无来迎,信心定,则往生定也。
来迎引接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于念佛之行者临终时来接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迎接
【佛学大辞典】
(术语)迎取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迎接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为净土变相之一种,即念佛行者蒙阿弥陀如来来迎引接之图像也。
圣众来迎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念佛行者命终时,阿弥陀佛,遣极乐净土之圣众,迎入净土也。安乐集曰:「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
圣众来迎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十乐中之第一。(参见:乐)
圣众来迎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谓念佛行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大众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愿也。智光谓之为命终现前导生愿。慧心谓为临终迎接愿。静照谓之为临终现前愿。真源谓为圣众来迎愿。了慧谓为来迎引接愿。见无量寿经钞三。
宾头卢迎王王七年失国
【佛学大辞典】
(故事)四分律五十三说,世尊在拘睒弥国,王优陀延是宾头卢亲厚之知识,王朝哺常往问讯。时有不信乐之婆罗门大臣,见宾头卢不起迎王,以恶心谏止王。王曰:明日清旦当往,若不起,当夺其命。明旦宾头卢遥见王来,便远迎,先意问讯言:善来大王。王问言:汝今何意起迎我?答言:为汝故起。王言昨日何故不起?答言:亦为汝故。王问:云何为我?答言:汝昨日善心来,今日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若夺我命,必堕地狱。若起迎王,将失王位。然宁使失王位,不可使堕地狱。是故起。王曰:几日失王位?言却后七日必失王位。即如记,至第七日,慰禅王国波罗殊提王来捉王,七年锁脚囚禁。」法华文句记曰:「宾头卢知七年失国,及稠禅师进否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