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东迎
迎时
迎郊
迎跸
迎意
迎晨
迎吠
迎头
迎望
班迎
恭迎
迎引
迎喜
迎立
迎饯
《骈字类编》:东迎(东迎)
汉书平帝纪皆以前与建策东迎即位奉事周密勤劳赐爵关内侯注师古曰帝本在中山出关而迎故曰东迎
《漢語大詞典》:迎时(迎時)
迎合时势。 清 李清 三垣笔记卷中:“ 孙廷尉 晋 先在言路,以声气自雄,然为人圆巧,善於迎时。”亦指趋时,时髦。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诗:“状元举子弹去了冠上的尘土,旧的灵魂装饰成迎时的幌子。”
《分类字锦》:迎郊
唐高宗册代王为皇太子文尽谦恭于齿胄审方俗于迎郊
分类:青宫
《漢語大詞典》:迎跸(迎蹕)
迎接天子车驾。 明 王世贞 《经功德废寺》诗:“古寺逢人语, 宣皇 御輦过,散香羣帝下,迎蹕万灵呵。”
《漢語大詞典》:迎意
(1).谓牵动情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2).迎合人意。新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 杨贵妃 ﹞且智算警颖,迎意輒悟。”新五代史·唐神闵敬皇后刘氏传:“ 刘氏 多智,善迎意承旨,其佗嬪御,莫得进见。” 艾明之 《火种》第四章三:“﹝ 阿六 ﹞平时见 柳文盛 挺机灵活络,先心迎意,就让他进当铺当杂役。”
《漢語大詞典》:迎晨
侵晨,黎明时分。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漢語大詞典》:迎吠
犬迎人而吠。《楚辞·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王逸 注:“谗佞讙呼而在侧也……迎吠,拒贤人使不得进也。”隋书·食货志:“人愁不堪,离弃室宇,长吏叩扉而达曙,猛犬迎吠而终夕。”后以“迎吠”指奸邪。旧唐书·文宗纪下:“薰蕕共器,贤不肖并驰,退迹者咸后时之夫,登门者有迎吠之客。”
分類:奸邪
《國語辭典》:迎头(迎頭)  拼音:yíng tóu
1.迎面、当头。《红楼梦》第一五回:「走不多远,只见迎头二丫头怀里抱著他小兄弟,同著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
2.向前。如:「迎头赶上」。
《漢語大詞典》:迎望
迎合,迎承。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皇甫僎深刻》:“天子聪明宽厚,待臣下有礼,而小人迎望,要为深刻。”
分類:迎合
《漢語大詞典》:班迎
列班迎接。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百官见宰相:“ 文潞公 、 富韩公 至和 中自外镇拜相,詔百官班迎於门。”宋史·礼志二三:“僕射本省上日,郎中、员外班迎於都堂门内。”明史·张居正传:“赐八宝金钉川扇、御膳、饼果、醪醴,百僚復班迎。”
分類:迎接
《國語辭典》:恭迎  拼音:gōng yíng
恭敬的迎接。如:「恭迎大驾」。《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六月己亥,命诸皇子恭迎皇太后至热河避暑。」
《漢語大詞典》:迎引
犹言迎接导引。魏书·李彪传:“ 彪 有女,幼而聪令…… 世宗 闻其名,召为婕妤,以礼迎引。” 宋 钱愐 钱氏私志:“贤穆下降,三殿护送就第,太常卤簿迎引。”
分類:迎接导引
《漢語大詞典》:迎喜
见“ 迎喜神 ”。
《漢語大詞典》:迎喜神
迎拜喜神。旧时祈求吉祥的一种风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迎喜神》:“除夕接神以后,即为新年。於初次出房时,必迎喜神而拜之。”亦省称“ 迎喜 ”。 清 顾禄 清嘉录·山川坛迎喜:“大府择立春后丁日或壬日,喜神正南方,率标下弁卒,各陈队伍,张列兵器,迤邐至山川坛,迎祀喜神,谓之迎喜。”
《漢語大詞典》:迎立
谓迎接而推立为君长。史记·赵世家:“復迎立 献侯 。”新五代史·楚世家·刘言:“迎 言 於 辰州 以为帅, 进逵 自为副…… 进逵 自以 言 己所迎立,不为之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 耶律淳 称帝仅三个月,遗命 李处温 等迎立 天祚帝 次子 秦王 定 为帝。”
分類:迎接君长
《漢語大詞典》:迎饯(迎餞)
犹迎送。 宋 苏轼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他年一叶泝 江 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分類: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