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过甚(過甚)  拼音:guò shèn
过分、誇大。如:「言之过甚」。
分類:过甚过分
《國語辭典》:言之过甚(言之過甚)  拼音:yán zhī guò shèn
话说得太过火,不符合实际情形。如:「这篇报导没有据实以载,哗众取宠,言之过甚。」
《国语辞典》:过甚其实(过甚其实)  拼音:guò shèn qí shí
言语或行为誇张、过分,超过实际的情况。如:「你这样的形容法,未免太过甚其实了吧!」
《國語辭典》:过甚其词(過甚其詞)  拼音:guò shèn qí cí
话说得过分,超过实际情况。如:「你这话未免太过甚其词了。」
《漢語大詞典》:过甚其辞(過甚其辭)
话说得超过了实际。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沙汀 《淘金记》十九:“当第一天传锣号召那些身居黑籍的可怜虫的时候,因为那打更匠的过甚其辞,大家以为真的不出任何费用,来的很是不少。”亦作“ 过甚其词 ”。 茅盾 《子夜》二:“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
《漢語大詞典》:过甚其辞(過甚其辭)
话说得超过了实际。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沙汀 《淘金记》十九:“当第一天传锣号召那些身居黑籍的可怜虫的时候,因为那打更匠的过甚其辞,大家以为真的不出任何费用,来的很是不少。”亦作“ 过甚其词 ”。 茅盾 《子夜》二:“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
《漢語大詞典》:过厚(過厚)
(1).过甚;过分。易·小过“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唐 孔颖达 疏:“所以无其咎者,以其失位在下,不能为过厚之行,故得遇於无咎之宜,故曰无咎,弗过遇之也。”
(2).过分厚重。《汉书·王嘉传》:“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甚伤尊尊之义。”《易·繫辞下》“盖取诸大过” 晋 韩康伯 注:“取其过厚。” 孔颖达 疏:“送终追远,欲其甚大过厚。”北史·胡叟传:“或谓 潜 曰:‘再三之惠,以为过厚,子惠於 叟 ,何其恒也?’”
(3).宽厚。《宋书·范泰传》:“公之友爱,即心过厚。”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其处心行己,亦往往多出於过厚。”
《漢語大詞典》:过尔(過爾)
过甚;过分。晋书·陶侃传:“ 侃 在州无事,輒朝运百甓於斋外,暮运於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宋 韩琦 《广陵大雪》诗:“此来盛冬过尔多,却虑麦秋欠霑足。”
分類:过甚过分
《漢語大詞典》:过亢(過亢)
过甚;过盛。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三国 魏 王弼 注:“上则过亢,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过谓过甚,亢谓亢极。” 唐 邵说 《为郭令公谢一子三品官表》:“臣荣登上相,任重总戎,子弟数人,尽居右职,‘过亢’之诫,切在於心。”
分類:过甚王弼
《漢語大詞典》:淫夷
(1).重创;杀伤。汉书·扬雄传下:“兖鋋瘢耆、金鏃淫夷者数十万人。” 颜师古 注:“淫夷,过伤也。”
(2).过甚;恣意发挥。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自 文殊 而下,已自执所见,所见差駮,纤垢淫夷;故 维摩詰 以一嘿对之,乃皆悟入。” 明 汤显祖 《答凌初成书》:“昔有人嫌 摩詰 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则冬矣,然非 王摩詰 冬景也。其中駘荡淫夷,转在笔墨之外耳。”
《國語辭典》:过逾(過逾)  拼音:guò yú
太多、过分。《红楼梦》第六九回:「他虽好性儿,你们也该拿出个样儿来,别太过逾了。」《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却又有第一不可犯偏最容易犯的一桩事,切切莫被那卖甜酱高醋的过逾赚了你的钱去。」
分類:过甚过分
《漢語大詞典》:溢尤
过甚。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
分類:过甚
《國語辭典》:已甚  拼音:yǐ shèn
过甚。《左传。桓公十七年》:「高伯其为戮乎?复恶已甚矣。」《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别时悲已甚,别后情更延。」
分類:过甚太过
《國語辭典》:苦节(苦節)  拼音:kǔ jié
坚苦卓绝,守志不渝。《易经。节卦》:「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晋书。卷四四。列传。华表》:「表以苦节垂名,司徒李胤、司隶王宏等并叹美表清澹退静。」
《國語辭典》:斧凿(斧鑿)  拼音:fǔ záo
用斧头凿削。如:「这根木头上还留有一些斧凿的痕迹。」
《國語辭典》:高言  拼音:gāo yán
高妙的言论,尤指歌辞。《荀子。非十二子》:「行伪险秽,而彊高言谨悫者也。」《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诗》:「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