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过接(過接)
过渡连接。朱子语类卷六八:“冬夏便是阴阳极处,其间春秋便是过接处。”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离娄上》:“絶妙文字,转换过接,无迹可寻,后人所不能及也。”
分類:过渡连接
《漢語大詞典》:过句(過句)
诗文写作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句子。 元 范梈 木天禁语:“次要过句,过句名为血脉,引过次段。”
《國語辭典》:亚热带(亞熱帶)  拼音:yà rè dài
从气候划分的地理区域,指热带和温带间的过渡地带。气温较温带高,而比热带较有季节变化。
《国语辞典》:临时性帐户(临时性帐户)  拼音:lín shí xìng zhàng hù
属于一种过渡性帐户。结算时,将一切收入帐户与费用帐户的馀额汇总转入一处,以便计算本期的净利或净损;同时结清各该帐户的馀额,使各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相混淆,而分别计算各期的损益。也作「临时性账户」。
《国语辞典》:战地政务(战地政务)  拼音:zhàn dì zhèng wù
在军事占领区实施军管,作为训政的过渡政策。最早施行于北伐时期,大陆撤退后,为规划军事反攻事宜,选定金门、马祖两地实验战地政务,县长由国防部派任,行宵禁、灯火、通讯、民生物资、出入境等十种管制。
《国语辞典》:草原气候(草原气候)  拼音:cǎo yuán qì hòu
沙漠气候与其他气候间的过渡气候。多位于沙漠地区四周外围,雨水稍多,可生长耐旱的短草。
《國語辭典》:锋面(鋒面)  拼音:fēng miàn
气象学上指两个冷暖不同的空气团相遇,中间形成一道密度、温度、风向等均不连续的界面,称为「锋面」。
《國語辭典》:工业革命(工業革命)  拼音:gōng yè gé mìng
十八、九世纪间,因机械技术发明导致以动力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变革过程。最初发生于英国,后渐推及于世界各国。也称为「产业革命」、「实业革命」。
《漢語大詞典》:过场戏(過場戲)
戏曲结构中,在重点场子之间的过渡性场子。脚色往往略一露面便过场急下。比喻昙花一现的场景。《报告文学》1984年第5期:“这里,也还演出过别的历史的戏剧。然而,它们都仅仅是过场戏。”
《漢語大詞典》: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出现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或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上界的森林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混合组成。
《漢語大詞典》:半农半牧区
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亦称农牧交错区。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
《國語辭典》:大陆边缘(大陸邊緣)  拼音:dà lù biān yuán
介于大陆与海洋盆底之间的海床,包括大陆棚、大陆斜坡与大陆隆起。
《國語辭典》:大陆坡(大陸坡)  拼音:dà lù pō
大陆边缘的一部分。大陆棚以下、大陆隆起以上的区域,水深约从二百公尺到三、四千公尺,平均坡度约三至六度。也称为「大陆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