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2,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护短
玷缺
百非
念咎
分过
微瑕
尤悔
纤瑕
十过
轻过
小故
颇失
修改
旧恶
眚灾
《國語辭典》:护短(護短)  拼音:hù duǎn
春秋时孔子有一天要出门,突然下起雨来,学生们建议去向子夏借伞,孔子说子夏非常看重财物,不直商借。与人相交,要宣扬别人优点,避开别人的缺点。典出《孔子家语。致思》。后用以指故意避开别人的短处或缺点。《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亦引申为不顾是非,只是一味袒护自己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你父母之情,未免护短。」
《漢語大詞典》:玷缺
亦作“ 玷闕 ”。
(1).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 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但看洗雪出圆扉,始信白珪无玷缺。” 宋 戴埴 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闕。”
(2).比喻缺点,过失。汉书·韦玄成传:“ 玄成 復作诗,自著復玷缺之囏难,因以戒示子孙。”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行有玷缺而才不能供国事者,则无论男女皆不得为公民。”
《漢語大詞典》:百非
种种过失。《孔子家语·六本》:“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
分類:种种过失
《漢語大詞典》:念咎
反省过失。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昊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祇悔。” 宋 朱熹 《书先吏部韦斋记铭并刘范二公帖后》:“使永永奉承,不至失坠,庶几得以少伸省愆念咎之万一。”
《漢語大詞典》:分过(分過)
分担过失、过错。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 庄宗 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巵谢 承业 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王卫尉:“ 卫尉 曰:‘ 秦 以不闻其过亡天下, 李斯 之分过,又何足法哉!’” 清 卢文弨 《〈履斋示儿编〉跋》:“若更以我所校益之,惧将为之分过。”
《漢語大詞典》:微瑕
细小的瑕疵。亦喻小缺点,小过失。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赋。” 唐 柴宿 《瑜不掩瑕》诗:“朗玉微瑕在,分明异璞瑜。”《宋史·叶清臣传》:“宰相所恶,则捃以微瑕,公行击搏。” 清 罗正伟 《清廷颁布十九信条特赦党人》:“放言高论,不无微瑕。”
《國語辭典》:尤悔  拼音:yóu huǐ
怨恨、懊悔。《汉书。卷一○○。叙传下》:「疑殆匪阙,违众迕世,浅为尤悔,深作敦害。」
分類:过失悔恨
《漢語大詞典》:纤瑕(纖瑕)
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的小毛病或人的小过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若乃尊贤隐讳,固 尼父 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 北齐 刘昼 新论·妄瑕:“是以 荆 岫之玉,必含纤瑕;驪龙之珠,亦有微纇。” 唐 韩愈 《月蚀》诗:“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浄无纤瑕。”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他年青史传,粹然无纤瑕。”
《漢語大詞典》:十过(十過)
(1).指将领的十种过失。六韬·龙韬:“ 武王 问 太公 曰:‘论将之道奈何?’ 太公 曰:‘将有五材十过。’ 武王 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2).指国君的十种过失。韩非子·十过:“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二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三曰,行僻自用,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四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五曰,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六曰,耽於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七曰,离内远游而忽於諫士,则危身之道也;八曰,过而不听於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九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削国之患也;十曰,国小无礼,不用諫臣,则絶世之势也。”
《漢語大詞典》:轻过(輕過)
(1).轻恕其罪过。国语·齐语:“ 桓公 问曰:‘夫军令则寄诸内政矣。 齐国 寡甲兵,为之若何?’ 管子 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 韦昭 注:“移之甲兵,谓轻其过,使以甲兵赎其罪也。”
(2).容易发生过失。管子·山权数:“君不高仁,则问不相被。君不高慈孝,则民简其亲而轻过。” 马非百 新诠:“不提倡慈孝,则人民不肯重视其亲而易於发生过失。”
《國語辭典》:小故  拼音:xiǎo gù
1.小原因、小缘故。汉。贾谊《新书。卷四。铸钱》:「凡治不得,应天地星辰有动,非小故也。」《三国志。卷五一。吴书。宗室传。孙静》:「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宋史。卷三九六。列传。程松》:「时松知钱塘县,谄事曦以结侂冑。侂冑以小故出爱姬,松闻,以百千市之,至则盛供帐,舍诸中堂,夫妇奉之谨。」
2.小过失、小过错。《旧唐书。卷一七一。列传。裴潾》:「礼敬宰辅,待以终始,内能大断,外宽小故。」《宋史。卷三一四。列传。范仲淹》:「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馀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其德。」
3.《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即必要条件之一。同「大故」相对。《墨子。经说上》:「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漢語大詞典》:颇失(頗失)
偏差过失。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 唐太宗 临御,每遇宰相平章事,必命諫官俱入,小有颇失,随即箴规,故 贞观 之治企及 三代 。”
分類:偏差过失
《國語辭典》:修改  拼音:xiū gǎi
1.改正错误、缺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律令格式,或有不便于事者,宜依前敕修改,务当政要。」
2.修整改建。《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特多禁忌,墙壁崩倒,屋宇倾颓,年月不便,终不修改。」
《國語辭典》:旧恶(舊惡)  拼音:jiù è
1.旧时的仇恨。《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已往的过失。《新唐书。卷一二三。赵彦昭传》:「其得宰相,巫力也。于是殿中侍御史郭震劾暴旧恶。」
《國語辭典》:眚灾(眚災)  拼音:shěng zāi
因过失而造成灾害。《书经。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