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荡汩(蕩汩)
迅疾流动。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羈束。” 明 刘基 《送胡季瑊平江监仓》诗:“君不见 棠谿 沙中金……衝波荡汩入坎窞。” 清 赵翼 《黔中牟珠洞》诗:“始知龙汉劫前旧人物,水火风轮相荡汩。”
《漢語大詞典》:攸然
(1).迅疾貌。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 郑子产 , 子产 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赵岐 注:“攸然,迅走水趣深处也。”
(2).闲适从容貌。 明 高启 《临顿里》之十:“谁识先生乐,攸然卧枕肱。”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寂,皓月中天,攸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國語辭典》:欻吸  拼音:hū xī
俄顷。《文选。江淹。杂体诗。王徵君》:「寂历百草晦,欻吸鹍鸡悲。」
《漢語大詞典》:迅翼
指迅疾的飞鸟。 晋 潘尼 《赠司空掾安仁》诗:“迅翼争赴,游鳞竞奔。”
分類:迅疾飞鸟
《漢語大詞典》:飒焉(颯焉)
(1).形容风声。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陜路秋风起,寒堂已颯焉。”
(2).衰飒貌。 北周 庾信 《伤心赋》:“悽其零零,颯焉秋草。”
(3).迅疾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夫辰月变则律吕动,晦望交而蚌蛤应,分至启闭,而燕鴈龙蛇颯焉出没者,皆先之以冥化,而后发於物类也。”
《漢語大詞典》:迅翮
指迅疾的飞鸟。 南朝 齐 萧子良 《后湖放生诗》:“迅翮摶清汉,轻鳞浮紫澖。”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君山 鸿渐,鎩羽仪於高云; 敬通 凤起,摧迅翮於风穴。”
分類:迅疾飞鸟
《漢語大詞典》:迅驶(迅駛)
迅疾,快速。 宋 苏轼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诗:“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復容遮防。” 清 孙鉴 《〈梦厂杂著〉序》:“故而流光迅驶,頷下鬑鬑;回首前尘,恍然若梦,则又惄焉抱老大之伤也。”
分類:迅疾快速
《漢語大詞典》:飘暴(飄暴)
迅疾猛烈。 宋 李纲 《论进兵札子》:“ 金 人专以铁骑胜中国,而吾之马少,特以步兵当之,飘暴衝突,势必不支。”
分類:迅疾猛烈
《漢語大詞典》:追影
形容马行迅疾。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欲超千里於终朝,必假追影之足;欲陵洪波而遐济,必因艘楫之器。”
《漢語大詞典》:便疾
便利迅疾。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 汉 郑玄 注:“使童竖通王内外之命、给小事者,以其无与为礼,出入便疾。”
分類:便利迅疾
《國語辭典》:风迈(風邁)  拼音:fēng mài
形容风声远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移宝易俗,草偃风迈。」
《漢語大詞典》:湛淡
亦作“ 湛澹 ”。
(1).清澈。 晋 张载 《濛汜池赋》:“丽华池之湛淡,开重壤以停源。”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夕行闻夜鹤》:“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潯。” 南朝 梁 吴均 《渌水曲》诗:“香曖金堤满,湛淡春塘溢。”
(2).迅疾貌。 三国 魏 曹丕 《清河作》:“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文选·左思〈吴都赋〉:“湛淡羽仪,随波参差。” 刘逵 注:“湛淡,迅疾貌。” 南朝 梁元帝 《青溪山馆碑》:“西临百丈之穴,南带千仞之水,洪源湛淡,长波縈復。”
《漢語大詞典》:曜曜
(1).光明显赫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郊祀歌》之二:“月御案节,星驱扶轮。遥兴远驾,曜曜振振。” 唐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诗:“曜曜趋宫廷,洸洸迈 徐 陈 。”
(2).迅疾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欢闻变歌六》:“驶风何曜曜,帆上 牛渚磯 。”
《漢語大詞典》:漎漎
水声;雨声。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岳 《苦雨赋》:“旦漎漎以达暮,夜淋淋以极明。”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中漎漎以迴復,外萧萧而未已。”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四折:“他道是纷纷雪乱飞,漎漎雨下的疾。”
迅疾貌。文选·扬雄〈甘泉赋〉:“风漎漎而扶辖兮,鸞凤纷其衔蕤。” 李善 注:“漎漎,疾貌也。音竦。”
《漢語大詞典》:回掌(迴掌)
犹反掌。比喻极其迅疾。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惚似朝荣。” 李善 注:“迴掌,言疾也。”
分類:迅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