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
词典
1
分类词汇
6
分类词汇
识味
舌头
尝味
口爽
龁啮
鹘仑吞枣
《漢語大詞典》:
识味(識味)
知味;辨味。 汉
扬雄
《法言·吾子》
:“弃常珍而嗜乎异饌者,恶覩其识味也。”
《
晋书·苻朗载记
》
:“又善识味,咸酢及肉皆别所由。”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东宫赐净馔启》
:“雕盘流其滋旨,宝器委其色香,足使五世长者,羞彼识味;一角仙人,耻其呪术。”
分類:
辨味
《國語辭典》:
舌头(舌頭)
拼音:
shé tou
1.具有摄食、分辨滋味、协助发音、咀嚼的器官。《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舐他的头。」
2.讲閒话。《金瓶梅》第五一回:「有桩事儿,我也不是舌头,敢来告你说。」
分類:
舌头
辨味
敌情
捕获
发音
器官
《漢語大詞典》:
尝味(嘗味)
(1).品辨味道。
《孔子家语·五帝德》
:“﹝ 黄帝 ﹞播时百穀,尝味草木。”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序例上
》
引 寇宗奭 曰:“ 黄帝 使 岐伯 尝味草木,定
《本草经》
,造医方,以疗众疾。”
(2).比喻体验。 叶圣陶
《倪焕之》
十四:“锄头、鹤嘴、畚箕等等东西拿在手里,我们的心差不多要飞起来了--我们将亲近长育万物的土地,将尝味淌着汗水劳动的滋味,将看见用自己的力气换来的成绩。” 鄂华
《自由神的命运》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有力量写好这一篇札记,把我所尝味到的这种心灵的震动,带给每一个读它的人。”
分類:
喻体
辨味
味道
体验
《漢語大詞典》:
口爽
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
《老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王弼 注:“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聘享嘉会,则唯餚饌旨酒……饕淫所阶,百疾所附,味之者口爽,服之者短祚。”
《
百喻经·愚人食盐喻
》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分類:
口舌
失去
辨味
能力
王弼
《漢語大詞典》:
龁啮(齕齧)
(1).咬毁。
《
庄子·天运
》
:“今取猨狙而衣以 周公 之服,彼必齕啮挽裂,尽去而后慊。” 唐
刘禹锡
《观博》
:“客视骨如有情焉,如或冯焉,悉詈之不泄,又从而齕啮蹂躪之。”
(2).咀嚼辨味。 宋
苏轼
《和陶桃花源》
:“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製。”
(3).大嚼吞食。 宋 庄季裕
《
鸡肋编
》
卷下:“迫暮,忽大呼索汤饼,家人急奉之,乃以手取麪摶成块齕啮之。”
分類:
咀嚼
嚼吞
吞食
辨味
《國語辭典》:
鹘崙吞枣(鶻崙吞棗)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宋。
朱熹
〈
答许顺之书
〉:「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崙吞枣。」也作「囫囵吞枣」。
分類:
枣子
个儿
细嚼
辨味
在学
学习
上食
《國語辭典》:
囫囵吞枣(囫圇吞棗)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把枣子整个吞下去,而不加咀嚼。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如:「研究学问最怕囫囵吞枣,缺乏辨别能力。」也作「鹘崙吞枣」。
分類:
枣子
在学
学习
不作
分析
选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