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2,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谒辞
寄辞
寒辞
曼辞
辞吏
辞年
辞卿
辞讼
辞秩
水辞
支辞
厉辞
谰辞
辞书
辞言
《漢語大詞典》:谒辞(謁辭)
(1).莅任前晋谒辞行。东观汉记·丁鸿传:“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求通待报。”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予为 萧 令,周旋謁辞故司空 宣伯应 。”后汉书·梁冀传:“ 宫 内外兼宠,威权大震,刺史、二千石皆謁辞之。”
(2).晋谒之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至门, 松石 先入,通謁辞,出揖,乃登堂。”
(3).请为文辞。 元 黄溍 《福州路总管追封天水郡侯谥景惠赵公墓志铭》:“尚其嗣人,克图不朽,驰书謁辞,式告永久。”
《漢語大詞典》:寄辞(寄辭)
寄托言词,运用言词。借指写作。 晋 陆机 《文赋》:“或寄辞於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骈字类编》:寒辞(寒辞)
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诗见春满下
《國語辭典》:曼辞(曼辭)  拼音:màn cí
美饰巧辩的言辞。《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分类字锦》:辞吏(辞吏)
后汉书虞诩传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
分类:祖孙
《高级汉语词典》:辞年
辞岁。除夕之夜
《分类字锦》:辞卿(辞卿)
国语悼公使张老为卿辞曰臣不如魏绛公五命之固辞乃使为司马使魏绛佐新军
分类:谦让
《國語辭典》:辞讼(辭訟)  拼音:cí sòng
诉讼。《周礼。地官。小司徒》:「听其辞讼,施其赏罚。」《汉书。卷六。武帝纪》:「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也作「词讼」。
《漢語大詞典》:辞秩(辭秩)
犹辞官。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馆会宴见忆》诗:“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明 高启 《始归田园》诗之一:“辞秩还故里,永言遂遐心。”
分類:辞官
《骈字类编》:水辞(水辞)
杜牧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诗见山寒下
《漢語大詞典》:支辞(支辭)
亦作“ 支词 ”。
(1).强为之辞。 宋 戴埴 鼠璞·诗书篇名:“惟《雨无正》《酌》《賚》於诗无所取, 毛 氏强为之辞,曰‘雨自上下’,曰‘賚,予也’,曰‘酌先祖之道,中心不安’。虽支辞强辩,与诗絶不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圣谕门工:“﹝ 嘉靖帝 ﹞急欲先立 奉天门 楼。时长工部者为 赵文华 ,惶窘无计,支词以对。”
(2).芜蔓虚饰之辞。 明 归有光 《赠菩提寺坤上人序》:“虽数万言,不过一二要言而已,而支辞漫説,若此之富。” 刘师培 文说·记事:“甚至加虚鍊饰,博採諛言,喻过其体,词没其义…… 汉 兵败绩, 睢水 为之不流; 赤眉 纳降,积甲高於 熊耳 ; 董生 乘马,不知牡牝; 翟公 之门,可张雀罗:事资虚饰,是曰支词。”
分類:强为虚饰
《韵府拾遗 支韵》:厉辞(厉辞)
颜延之追赠袁淑诏厉辞道逆气震凶党
《漢語大詞典》:谰辞(讕辭)
说假话;虚妄不实之辞。新唐书·张亮传:“会 陕 人 常德 发其谋,并言 亮 养假子五百。帝使 马周 案之, 亮 谰辞曰:‘囚等畏死,见诬耳。’” 宋 汪藻 《知河中府席益落职制》:“不知蒐慝之已陈,犹设谰辞而罔上。”
《國語辭典》:辞书(辭書)  拼音:cí shū
传统对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的统称。如:「学习语文,手边一定要备有几部辞书。」
《漢語大詞典》:辞言(辭言)
言辞。韩非子·八奸:“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三国志·魏志·陈羣传:“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辞,况乃天王,莫之敢违……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辞言所屈。”
分類: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