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如晦。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以疏蔡京发运之弊,责监南剑州。高宗立,起直龙图阁、知潭州,以懦怯罢。复召为侍御史,迁御史中丞,力言和议不可恃,宜讲求守御攻战之策。后以疾请外,除知漳州,未赴而卒。
全宋诗
辛炳,字如晦,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历京西北路提举,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忤蔡京谪监南剑州。徽宗宣和二年(一一二○),起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钦宗靖康初,召为兵部员外郎。高宗即位,知潭州,旋以懦怯罢。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复以侍御史召,迁中丞。以疾请外,除显谟阁学士知漳州,未赴卒。《淳熙三山志》卷二七、《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一一七
辛炳(?——一一三五),字如晦,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元符三年进士,为辟雍博士,历京西路提举,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疏蔡京发运之弊谪监南剑州新丰场,寻提举洞霄宫。起知袁州,移无为军。靖康初,召为兵部员外郎。高宗即位,除左司员外郎,迁直龙图阁,知潭州,旋罢。绍兴二年召为侍御史。力劾吕颐浩、张浚。除御史中丞,五年,以疾请外,除显谟直学士、知漳州,未赴而卒。《宋史》卷三七三有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五、一二○,《淳熙三山志》卷二七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四六
辛道宗,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叔献子。建炎元年提点京兆府路刑狱公事,御营统制。三年为忠州防禦史,以节制司参议官总舟师,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四年为枢密副都承旨。绍兴元年为福建路马步军总管、福州观察使。官至翊卫大夫。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二一、二三、四○、四四、一五八。
辛弃宗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三年(1129)任秦州知州兼安抚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 【介绍】: 金宗室,本名乙辛。完颜宗翰孙。初为西南路招讨使,改汴京留守。熙宗时,拜平章政事。因事为帝所杖,怨望谋废立。海陵王因之杀熙宗,夺位。既立,以为左丞相,封萧王。后又与海陵王有隙,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2—1170 【介绍】: 宋莱州人,字起李,一作企李。徽宗政和二年进士。授单父县丞。高宗绍兴中,擢右正言,主张抗金,力斥和汉。除直秘阁、湖南提刑,为秦桧所陷,奉祠十六年。桧死,起知婺州,迁权给事中。孝宗即位,拜御史中丞。隆兴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参知政事,以疾力辞。次年致仕。为官清正,敢于直言,曾论劾秦桧余党汤思退等朋比奸罔。善属文,尤工诗。卒谥简穆。
全宋诗
辛次膺(一○九二~一一七○),字起季,莱州(今属山东)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调单父丞。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为驾部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七年,为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一○九)。八年,提点荆湖南路刑狱(同上书卷一一八)。秦桧死,起知婺州。二十六年,权尚书礼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七五),二十七年,试给事中,寻罢,起知泉州,移福建帅。孝宗即位,除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事。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九。《宋史》卷三八三有传。
全宋文·卷四○四五
辛次膺(一○九二——一一七○)字起季,一字企李,莱州掖县(今山东掖县)人,政和二年进士,绍兴中,累迁吏部郎、湖北运判。七年,擢左正言,力谏和议,为秦桧所怒,出为湖南提刑。罢,奉祠。桧死,起知婺州,加秘阁修撰,擢权给事中。孝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汤思退等朋附奸罔,皆以次论劾。隆兴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寻拜参知政事,以疾祈免,除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乾道六年闰五月卒,年七十九,谥简穆。为政清静,立朝骞谔,善属文,尤工于诗。有《属辞比事》五卷、《奏议》二十卷、《笺表》十卷,皆佚。见《宋史》卷三八三本传、《宋史·艺文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
辛企宗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八○
辛企宗,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叔献子。建炎中为御营使司都统制,四年讨范汝为不克,迁福建路制置使。绍兴元年坐拥兵逗留追三官。九年为福建路马步军副总管。十四年为夔州路兵马钤辖。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一二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五、三九、四二、五○、一三三、一五二,《宋史》卷四六七、四八三、四八六、四九三。
辛永宗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三
辛永宗,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建炎三年为御营使司中军统制,四年为枢密副都承旨。绍兴元年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提点京畿路刑狱公事,九年为蕲州防禦使,十一年为明州观察使,十六年降凤州团练使。官至翊卫大夫。十九年坐不附和议,编管肇庆府,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四○、一三二、一四○、一五五、一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三○、职官七○之三四,《宋史》卷三○、四七三。
辛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八年(1138)任漳州知州,六月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盛辛,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权通判涪州。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
辛敩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六
辛敩,长乐(今福建长乐)人,隆兴初知道州。见所撰《再刊寇莱公诗集后序》。
辛坚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元年(1174)任楚州知州。淳熙二年(1175)12月放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7 【介绍】: 宋济南历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高宗绍兴末,聚众二千隶耿京部,为掌书记。奉京命奏事建康,闻张安国杀京降金,归擒之,献俘行在。孝宗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历浙西提点刑狱、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历知镇江、隆兴府。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后追谥忠敏。一生力主抗金。擅为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等。
全宋诗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众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为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历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为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为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词学图录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有《稼轩长短句》。
黄鹤楼志·人物篇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系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等。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宁宗时知镇江府,未久落职。孝宗淳熙六年(1179)暮春,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临行之际,同僚在武昌南楼设宴为其饯行,他即席赋词《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抒发豪放悲壮的抑郁情怀。
全宋文·卷六二一四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幼安,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末,金主亮死后,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奉表归宋。乾道元年,奏《美芹十论》。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又上疏论恢复大计甚备。八年,出知滁州。淳熙二年,提点江西刑狱。历知江陵、隆兴府,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再知隆兴。八年,为言者所劾落职,隐居上饶带湖十年。绍熙二年,起提点福建刑狱,知福州,罢,徙居铅山。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加宝谟阁待制,知镇江。开禧三年卒,年六十八。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屡起屡罢,忧愤而死。工于词,所作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马壬仲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次辛。尝从朱熹游,后事吕祖谦,寓居婺州东阳。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历仕州县,安边有方,以廉能称。有《得斋集》。
辛骞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九八
辛骞,庆元间人。
辛焕柄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泰二年(1202)任夔州知州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