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纸韵》:输尔(输尔)
十六国春秋封畿之制王者常经乃延输尔肇建帝京
《漢語大詞典》:输挽(輸輓)
见“ 输輓 ”。
亦作“ 输挽 ”。 运送物资。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四年:“士卒疲于矢石,百姓困于输輓。” 明 周岐 《官兵行》:“大车槖重小车盈,路捕行人递输挽。” 清 吴伟业 《赠松郡副守济陵陈三石》诗:“廿载兵戈违故里,千村输輓向 长安 。”
分類:运送物资
《漢語大詞典》:输财(輸財)
献纳资财。 清 李渔 《凰求凤·画策》:“况且这一男三女,都是有钱的主儿,须要使他个个输财,人人纳贿,弄得老娘满载而归。”
《國語辭典》:输写(輸寫)  拼音:shū xiè
表达情意。《文选。枚乘。七发》:「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晋书。卷六一。刘乔传》:「苟崇忠恕,共明分局,连旗推锋,各致臣节,吾州将必输写肝胆,以报所蒙。」
分類:排除倾吐
《漢語大詞典》:远输(遠輸)
谓长途运送。孙子·作战:“国之贫於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宋史·司马光传:“筑二堡以制 夏 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糴贱,亦可渐紓 河东 贵糴远输之忧。”
分類:长途运送
《國語辭典》:输入(輸入)  拼音:shū rù
1.外国或外地的货物输入本国或本地。如:「输入品」、「输入量」。也作「进口」、「入口」。
2.电脑资料、信号的接收储存。
《漢語大詞典》:挽输(輓輸)
犹运输。汉书·韩安国传:“又遣子弟乘边守塞,转粟輓输,以为之备。” 前蜀 杜光庭 《宣胜军使王谠为亡男昭胤明真斋词》:“山川有登涉之遥,粮馈有輓输之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加以 闽 粤 二藩运餉,岁需二千餘万,近省輓输不给,一切仰诸 江 南。”
分類:运输
《漢語大詞典》:输力(輸力)
出力,贡献力量。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昔陪臣 书 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 杜预 注:“输力,谓辅相 晋国 以翼戴天子。”北齐书·文襄帝纪:“使僕得输力南朝,北敦姻好,束帛自行,戎车不驾,僕立当世之功,君卒父禰之业。” 清 薛福成 《书过善人事》:“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财,贫输力,自倡巨貲。”
《漢語大詞典》:徵输(徵輸)
征收赋税。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诗之二:“海内徵输归 六詔 ,天边勋伐定 三苗 。”
《漢語大詞典》:输情(輸情)
表达真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宋 文天祥 《信云父》诗序:“中原遗黎,甚惓惓於本朝,颇输情焉。”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输情已遂青鸞往,传言谩学 红娘 莽。”
分類:表达真情
《漢語大詞典》:赢输(贏輸)
谓担负输送任务。 唐 元稹 《唐故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赐绯鱼袋刘君墓志铭》:“君始受命,指赢输之白四足者谓予曰:‘君为我识之,此马苟无死,不復易矣。’”
《漢語大詞典》:输贡(輸貢)
纳贡。辽史·地理志序:“东朝 高丽 ,西臣 夏国 ,南子 石晋 而兄弟 赵宋 , 吴越 、 南唐 航海输贡。”
分類:纳贡
《漢語大詞典》:班输(班輸)
春秋 鲁国 的巧匠 公输班 。一说 班 指 鲁班 , 输 指 公输般 ,“班输”为两人的合称。汉书·叙传上:“ 逢蒙 絶技於弧矢, 班输 榷巧於斧斤。” 颜师古 注:“ 班输 即 鲁 公输班 也。一説, 班 , 鲁班 也,与 公输氏 为二人也,皆有巧艺也。古乐府云:‘谁能为此器, 公输 与 鲁班 。’”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文梓干云而不可名臺榭者,未加 班输 之结构也。”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躡尘追 庆忌 ,操剑学 班输 。”
《韵府拾遗 虞韵》:漕输(漕输)
唐书王仲丘传仲丘祖顺仕高宗议漕输事有名当时
《國語辭典》:运输(運輸)  拼音:yùn shū
利用交通工具,将人或物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有海、陆、空等不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