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下辈(下輩)  拼音:xià bèi
1.卑微的人。《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唐。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小则综覈之权,见侵于下辈;大则机枢之重,旁挠于薄徒。」
2.晚辈、后辈,或子侄辈。如:「身为下辈的我们,应当主动为尊长服务。」
《漢語大詞典》:辈辈(輩輩)
(1).犹言一批批,一伙伙。形容众多。《商君书·农战》:“主好其辩,不求其实。説者得意,道路曲辩,辈辈成羣。” 清 赵翼 《人面竹》诗:“雁行排一一,鱼贯联辈辈。” 郭小川 《太阳颂》诗:“大旗高高举,英雄辈辈来。”
(2).世代,每代。 元 刘致 《水仙操·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曲:“那堪辈辈为丞相,是皇家真栋梁。”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我们 周 家固然是世代书香,辈辈仕宦;就是你们乡下人,住在 五奎桥 左近的,也都是年年丰登,岁岁平安。”
《骈字类编》:两辈(两辈)
后汉书冯衍传间者上党贼大众围城义兵两辈入据井陉邑亲溃敌围拒击宗正自试智勇非不能当
《國語辭典》:父辈(父輩)  拼音:fù bèi
跟父亲同辈的亲长。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有太守牛僧孺,原是父辈,今日设席相请,须索走一遭去。」《精忠岳传》第七八回:「虽如此,他乃父辈,非比他人。」
分類:父辈长辈
《漢語大詞典》:辈学(輩學)
共同学习。周礼·天官·宫正“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 汉 郑玄 注:“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会之者,使之辈作、辈学相劝帅。” 贾公彦 疏:“及其学问,又相亲及,切磋琢磨,是其辈学。”
《國語辭典》:辈数(輩數)  拼音:bèi shù
辈分。《红楼梦》第二七回:「我不是笑这个。我笑奶奶认错了辈数了。」
分類:辈分行辈
《骈字类编》:中辈(中辈)
后汉书冯衍传注莽建国三年乌珠单于遣左贤王入云中大杀吏人大辈万馀中辈数千杀雁门朔方太守略吏人畜产不可胜数
《漢語大詞典》:辈起(輩起)
辈出。《花月痕》第四六回:“激浊扬清,人才辈起。”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乾隆 中,閎儒辈起,训詁博辨,度越昔贤。”
《漢語大詞典》:辈群(輩羣)
谓与同辈相提并论。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海内万士,於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羣。”
《國語辭典》:平辈(平輩)  拼音:píng bèi
同样的辈分。如:「兄弟姊妹是平辈。」
分類:平辈辈分
《漢語大詞典》:徒辈(徒輩)
同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村人贪藉风势,常依随往还。有淹留者,徒辈相谓,汝不欲及 郑 风邪。其感致如此。”
分類:同伴
《國語辭典》:祖辈(祖輩)  拼音:zǔ bèi
祖先、前人。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富贵荣华祖辈传,常行方便自然安。」
《漢語大詞典》:凡辈(凡輩)
平庸之辈。亦指同辈。《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 伯成 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 清 刘大櫆 《樵髯传》:“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齐叫化》:“虽不若乃翁,已超於凡辈。”
《漢語大詞典》:贼辈(賊輩)
贼伙。法句譬喻经·多闻品:“时佛在国,哀愍羣生,念彼贼辈,不知罪福。” 明 杨继盛 《与少司寇吉阳何公书》之四:“今秋朝审,贼辈以 裕 府差人送饭打路之説腾播中外,亦闻主上幸圣明不究其事,此时弟亦甚危矣。” 清 陈孚益 《馀生记略》:“是时微特无 苏州 人声口,即鷄犬俱无声,惟任贼辈猖獗焚掠。”
《國語辭典》:辈分(輩分)  拼音:bèi fen
亲族或世交中长幼的次序。如:「论辈分,由您入上座,当之无愧。」《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黑大叔又回过脸儿朝贾大少爷说道:『你父亲叫我大叔,你是他儿子,怎么也叫我大叔,只怕辈分有点儿不对罢?』说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