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辅车
辅德
良辅
辅嗣
辅赞
左辅
贤辅
辅世
相辅
辅仁
右辅
次辅
哲辅
辅朕
京辅
《漢語大詞典》:辅车(輔車)
颊辅与牙床。一说车夹木与车舆。比喻事物互为依存的利害关系。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与丞相 陆逊 书曰:‘ 杨敬叔 传述清论,以为方今人物彫尽,守德业者不能復几,宜相左右,更为辅车,上熙国事,下相珍惜。’”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垂光九野,腾响四避,辅车鼎足,槃石虎牙,世匹 周 室,基永 汉 家。”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缔交,去辅车之势。” 章炳麟 《印度中兴之望》:“呜呼!东方文明之国,犖犖大者,独吾与 印度 耳。言其亲也,则如肺腑,察其势也,则若辅车,不相互抱持而起,终无以屏蔽 亚洲 。”
《漢語大詞典》:辅德(輔德)
谓辅佐德行。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 孔 传:“贤则助之,德则辅之。”《汉书·董仲舒传》:“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新唐书·许世绪传:“﹝ 许世绪 ﹞请 唐公 曰:‘天辅德,人与能,乘机不发,后必蹈悔。’” 宋 杨亿 《天贶殿碑》:“故周书纪其辅德, 羲 载其《益》《谦》。”
分類:辅佐德行
《漢語大詞典》:良辅(良輔)
贤良的辅弼;好的助手。后汉书·梁商传:“ 商 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己进贤,辟 汉阳 巨览 、 上党 陈龟 为掾属, 李固 、 周举 为从事中郎,於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清 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自来贤侯良辅,哲士端人,其由心德而发攄乎善政者,每见之于风咏。”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以彼往昔之经验,必能胜任愉快,为先生良辅也。”
《漢語大詞典》:辅嗣(輔嗣)
指 三国 魏 王弼 。 王弼 字 辅嗣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叹 林公 ;寻微之功,不减 辅嗣 。” 刘孝标 注引《支遁别传》:“ 遁 神心警悟,清识玄远,尝至京师, 王仲祖 称其造微之功,不异 王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辅嗣 之两例, 平叔 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分類:王弼
《國語辭典》:辅赞(輔贊)  拼音:fǔ zàn
辅佐襄赞。《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
分類:辅佐襄助
《漢語大詞典》:左辅(左輔)
汉 三辅之一 左冯翊 的别称。因在 京兆尹 之左(东)得名。后世亦称京东之地为“左辅”。 唐 杜甫 《沙苑行》:“君不见, 左辅 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墙百餘里。” 仇兆鳌 注:“ 梦弼 曰:《汉书》:‘ 京兆尹 、 左冯翊 、 右扶风 ,谓之三辅。’ 同州 、 汉 属 冯翊郡 ,故曰 左辅 。” 唐 杜甫 《留花门》诗:“连云屯 左辅 ,百里见积雪。”
《漢語大詞典》:贤辅(賢輔)
贤明的辅相。《汉书·魏相传》:“臣闻明主在上,贤辅在下,则君安虞而民和睦。” 唐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立君治乱,事资贤辅。”明史·职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客帝﹞将登荐贤辅,变革故法,使卒越劲,使民果毅,使吏精廉彊力,以御白人之侮。”
分類:贤明
《漢語大詞典》:辅世(輔世)
辅佐世人。《孟子·公孙丑下》:“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汉 班固 《答宾戏》:“敢问上古之士,处身行道,辅世成名,可述於后者,默而已乎?”《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拓跡垂统,必俟圣明,辅世匡治,亦须良佐。” 明 文徵明 《谢李宫保书》:“某诚知陋劣,不足辱公,而公岂以区区一人,而懈其厉人辅世之盛心哉!”
分類:辅佐世人
《漢語大詞典》:相辅(相輔)
相辅助;相配合。 汉 焦赣 《易林·中孚之兑》:“百足俱行,相辅为强,三圣翼事,国富民康。” 清 曾国藩 《周荇农南归序》:“ 迁 ( 司马迁 )之文,其积句也皆奇,而义必相辅,气不孤伸。”
宰辅;宰相。 宋 范仲淹 《与李宗易向约堪任清要状》:“臣伏见知 絳州 职方员外郎 向约 ,生相辅之家,而能专儒学,谨官业,廉贫苦节,慎静寡过。” 宋 乐史 《广卓异记·白衣人告拜相》:“有白衣丈夫,乃鬼也,呼 顗 ( 姚顗 )为中夏之相辅也。”
《漢語大詞典》:辅仁(輔仁)
谓培养仁德。《论语·颜渊》:“ 曾子 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友相切磋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达者知其然也。” 北魏 胡叟 《示陈伯达》诗:“何用宣忧怀,託翰寄辅仁。”
《國語辭典》:右辅(右輔)  拼音:yòu fǔ
1.职官名。西汉主管京都右内史地区的官。
2.右,汉代三辅之一。汉武帝时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因地在京兆尹之西,故称为「右辅」。今在陕西凤翔。唐。韩愈〈石鼓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漢語大詞典》:次辅(次輔)
历代对副宰相或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通称。 明 内阁首席大学士习称首辅或元辅;次辅,指协助首辅而地位仅次于首辅的大学士。 明 张居正 《岭西大捷辞免加恩疏》:“赐元辅银一百两,蟒衣一袭,彩缎四表里;次辅二,各银八十两,四表里。钦此。”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师傅保:“通典《续会要》: 周 制立三孤之官,乃次辅之任。”
《漢語大詞典》:哲辅(哲輔)
贤能的大臣。 清 恽敬 《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神道碑铭》:“河收其汹,山敛其崿,篤生哲辅,如磨如错。”
分類:贤能大臣
《韵府拾遗 寝韵》:辅朕(辅朕)
曾巩制宜立辅朕兹用诏尔位于东台
《漢語大詞典》:京辅(京輔)
国都及其附近地区。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丹阳 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 衿带,实惟股肱。” 宋 范仲淹 《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臣以本朝盛德,优礼近臣,多处京辅之间,以存国体之重。” 明 高启 《君子有所思行》:“骋望京辅地,金城千里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