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试象(試象)
与象较量。文选·张衡〈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趾。”旧注:“彫虎、象,兽名也。尸子: 中黄伯 曰:‘余左执 太行 之獶,而右搏彫虎,唯象之未与,吾心试焉。有力者则愿为牛,欲与象鬭以自试。’” 李善 注:“彫虎以喻贫,试象以喻竭力, 焦原 以喻义,言己以执彫虎之贫穷,愿竭试象之力,而守 焦原 之义。”
分類:较量
《國語辭典》:算帐(算帳)  拼音:suàn zhàng
1.计算帐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店家才放了手,算一算帐,取了钱去。」《文明小史》第二○回:「只得招呼堂倌前来算帐,堂倌屈指一算,须得一百五十二文。」也作「算账」。
2.与人争执较量,以解决纠纷。往往含报复之意。《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有走失逃亡,一概和你们算帐。」《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我下午拜泰安府,请他先把你这狗才打了,递解回籍,再同你们主人算帐!」
《漢語大詞典》:校勇
较量勇力。三国志·吴志·张昭传:“夫谓人君者,谓能驾驭英雄,驱使羣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於猛兽者乎。”
分類:较量勇力
《漢語大詞典》:失负(失負)
谓较量失败。史记·货殖列传:“博戏驰逐,鬭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
分類:较量失败
《漢語大詞典》:质觳(質觳)
谓质对较量。觳,通“ 角 ”。《诗·召南·行露》“何以速我狱” 陆德明 释文引 汉 卢植 曰:“相质觳争讼者也。”
《國語辭典》:硬碰硬  拼音:yìng pèng yìng
用强力对付强力。如:「这件事其实可以好好商量,又何必硬碰硬?」
《漢語大詞典》:照量
(1).方言。较量;比试。如:你这么个小个子,还想跟我照量?2.方言。试试;尝试。如:我来照量。如:做这事不能太性急,要照量着来。
《漢語大詞典》:算账
统计计算账目
吃亏或失败后,再次和人争执较量。例如:决心尽早同他算账;这事如果再办不成我可要找你算账。
《国语辞典》:互别苗头(互别苗头)  拼音:hù bié miáo tou
互相较量。如:「尽管她们在运动场上互别苗头,但私底下却是好朋友。」
分类:相较较量
《国语辞典》:高来高去(高来高去)  拼音:gāo lái gāo qù
1.形容攀垣越屋的武技。如:「你瞧他高来高去的,功夫真是了得。」
2.比喻双方你来我往,有相互较量的意味。如:「他们说话互相高来高去,旁人听了一头雾水。」
《国语辞典》:较胜一筹(较胜一筹)  拼音:jiào shèng yī chóu
较量之下,略为优异。如:「对方攻势虽来势汹汹,但他的技法仍较胜一筹,终于获得比赛的冠军。」
《国语辞典》:出手见高低(出手见高低)  拼音:chū shǒu jiàn gāo dī
(谚语)比喻一相较量,立判胜负。如:「行家较量,通常是出手见高低。」
《国语辞典》:斗力不如斗智(斗力不如斗智)  拼音:dòu lì bù rú dòu zhì
较量力道不如运用智慧。《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
《国语辞典》:一较高下(一较高下)  拼音:yī jiào gāo xià
互相较量以分出胜负、优劣。如:「他们约定星期天在篮球场一较高下,看谁的球技好。」
《国语辞典》:一较长短(一较长短)  拼音:yī jiào cháng duǎn
互相较量以分出优劣、高下。如:「苦练多年,今日要和你一较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