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轻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优婆塞戒经四。
(名数)(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优婆塞戒经四。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五逆轻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大乘义章七曰:「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次重,出佛身血次重,破和合僧最重。故成实云破僧最重,何故如是?离三宝故。(中略)可入圣者,不得入圣。坐禅学问,读诵礼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
(杂语)大乘义章七曰:「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次重,出佛身血次重,破和合僧最重。故成实云破僧最重,何故如是?离三宝故。(中略)可入圣者,不得入圣。坐禅学问,读诵礼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
五种轻重事
【佛学大辞典】
(书名)律书名。目连问戒律中五种轻重事之异名。
(书名)律书名。目连问戒律中五种轻重事之异名。
不轻
【佛学大辞典】
(本生)不轻比丘又云不轻菩萨。作出家沙门之形相,故云比丘,为大乘菩萨之根性,故云菩萨。具名常不轻。此比丘常修不轻之行,因受常不轻之称,即释迦佛往古之前身也。(参见:常不轻菩萨)
(本生)不轻比丘又云不轻菩萨。作出家沙门之形相,故云比丘,为大乘菩萨之根性,故云菩萨。具名常不轻。此比丘常修不轻之行,因受常不轻之称,即释迦佛往古之前身也。(参见:常不轻菩萨)
不轻之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仿常不轻比丘之行,而礼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轻慢。汝等皆当作佛。」是谓之不轻之行。
(术语)仿常不轻比丘之行,而礼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轻慢。汝等皆当作佛。」是谓之不轻之行。
不轻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
不轻菩萨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说不轻菩萨之行事者也。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说不轻菩萨之行事者也。
四十八轻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戒)
【佛学次第统编】
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第一、不轻师友戒。
第二、饮酒戒。
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第七、懈怠不听法界。
第八、背大向小戒。
第九、不看病戒。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
第十一、国使戒。
第十二、贩卖戒。
第十三、谤毁戒。
第十四、放火梵烧戒。
第十五、僻教戒。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第十九、两舌戒。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雠戒。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拣择授戒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破法戒。
此十重四十八轻,为无上菩提之真因,有三聚之别:
一、摄律仪戒 谓恶无不离,因中谓之断德,果上證法身佛。
二、摄善法戒 谓善无不修,因中谓之智德,果上證报身佛。
三、饶益有情戒 谓无一众生不度,因中谓之恩德,果上證应身佛也。
(名数)(参见:戒)
【佛学次第统编】
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第一、不轻师友戒。
第二、饮酒戒。
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第七、懈怠不听法界。
第八、背大向小戒。
第九、不看病戒。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
第十一、国使戒。
第十二、贩卖戒。
第十三、谤毁戒。
第十四、放火梵烧戒。
第十五、僻教戒。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第十九、两舌戒。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雠戒。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拣择授戒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破法戒。
此十重四十八轻,为无上菩提之真因,有三聚之别:
一、摄律仪戒 谓恶无不离,因中谓之断德,果上證法身佛。
二、摄善法戒 谓善无不修,因中谓之智德,果上證报身佛。
三、饶益有情戒 谓无一众生不度,因中谓之恩德,果上證应身佛也。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四不可轻
【佛学大辞典】
(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又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最不可轻。智度论二十二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故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故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故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是最不可轻。
(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又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最不可轻。智度论二十二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故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故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故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是最不可轻。
犯戒罪报轻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目连所问经同本。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目连所问经同本。
信外轻毛
【佛学大辞典】
(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萨,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内之人现为轻毛,则信外更如轻毛,故云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佛学常见辞汇】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飘忽不定。
(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萨,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内之人现为轻毛,则信外更如轻毛,故云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佛学常见辞汇】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飘忽不定。
常不轻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本生)常不轻者,梵语Sada%paribhu%ta之义译也。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曰威音王如来,当其佛像法时,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其菩萨凡有所见,不问四众皆悉礼拜恭敬,我深敬汝等不敢轻贱。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故言。而此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故往礼拜赞叹如前言。四众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是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如前作授记言。作此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此言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等号之为常不轻。其比丘临命终时,于虚空中闻威音王佛说法华经得六根清净,广为四众说之。前骂詈打掷者皆悉归依。由其遇无数佛受持读诵法华经,为四众解说之,遂作佛,佛曰即今我身是。见法华经常不轻品。
(本生)常不轻者,梵语Sada%paribhu%ta之义译也。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曰威音王如来,当其佛像法时,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其菩萨凡有所见,不问四众皆悉礼拜恭敬,我深敬汝等不敢轻贱。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故言。而此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故往礼拜赞叹如前言。四众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是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如前作授记言。作此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此言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等号之为常不轻。其比丘临命终时,于虚空中闻威音王佛说法华经得六根清净,广为四众说之。前骂詈打掷者皆悉归依。由其遇无数佛受持读诵法华经,为四众解说之,遂作佛,佛曰即今我身是。见法华经常不轻品。
常不轻菩萨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说常不轻菩萨之因缘,故名。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说常不轻菩萨之因缘,故名。
轻毛
【佛学大辞典】
(譬喻)在十信位之菩萨,譬如轻毛。以其于佛道一进一退不定故也。旧译之仁王经受持品曰:「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法华文句二上曰:「六心已前轻毛菩萨,信根未立,其位犹退。」名义集二曰:「婆罗,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魏金刚云毛道凡夫。」然唐善导师所谓信外轻毛者,自谦而云。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譬喻)在十信位之菩萨,譬如轻毛。以其于佛道一进一退不定故也。旧译之仁王经受持品曰:「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法华文句二上曰:「六心已前轻毛菩萨,信根未立,其位犹退。」名义集二曰:「婆罗,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魏金刚云毛道凡夫。」然唐善导师所谓信外轻毛者,自谦而云。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轻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
【佛学常见辞汇】
轻松安祥。
(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
【佛学常见辞汇】
轻松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