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趾趾
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解三娘》:“顷之又来,羣从者皆闻履声趾趾然。”
《漢語大詞典》:划过
迅速突进∶猛跃。例如:闪电划过朵朵乌云。
轻轻掠过。例如:她用手指划过竖琴的琴弦。
《漢語大詞典》:飘纚(飄纚)
轻轻飘动。 南朝 梁 沈约 《秦筝曲》:“罗袖飘纚拂雕桐,促柱高张散轻宫。”
《国语辞典》:扑儿(扑儿)  拼音:pū ér
轻轻拍打用的器具。如:「粉扑儿」、「面扑儿」。
《漢語大詞典》:静搒
轻轻地划桨。 唐 韩愈 《叉鱼》诗:“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
《漢語大詞典》:诊打(診打)
医生用手轻轻叩击需听诊的部位。 郭沫若 《残春》四:“我擦暖我的两手,正要去诊打她的肺尖。”
《漢語大詞典》:搯摩
用手轻轻拍击按摩。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每自馆舍还,为太君搯摩。”
《国语辞典》:扑扑簌簌(扑扑簌簌)  拼音:pū pū sù sù
1.拟声词。形容风声。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悄悄蹙蹙款把纱窗映,扑扑簌簌风飐珠帘影。」
2.物体轻轻的,不断的落下来。多用来形容流泪急而且多的样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落叶辞柯,近睹得扑扑簌簌。」《九宫正始。商调。过曲。山坡羊》:「伤嗟!扑扑簌簌泪似麻,冤家多敢将人定害杀。」
《国语辞典》:打诊法(打诊法)  拼音:dǎ zhěn fǎ
医生用手指或器械轻轻叩打体壁,由听触两官,察知其下脏器的生理构造或病变。
《國語辭典》:抚摸(撫摸)  拼音:fǔ mō
用手抚弄轻触。《老残游记》第一三回:「老残用手抚摸著翠环的脸。」
《漢語大詞典》:泛拂(汎拂)
轻轻地浮动。 唐 白居易 《答〈桐花〉》诗:“汎拂香炉烟,隐映斧藻屏。”
《漢語大詞典》:拍抚(拍撫)
轻轻拍打抚摸。表示安慰和亲昵。 冰心 《南归》:“母亲半闭着眼,我轻轻的替她拍抚着。”
《漢語大詞典》:抠哧
轻轻地抓。例如:疮口刚结痂,不要抠哧它。
摆弄;鼓捣。例如:你干吗老抠哧手啊?
非常用力地钻研。例如:这么难的一道算题让他给抠哧出来了。
《漢語大詞典》:溜步
轻轻地迈小步。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富贵家则自备女舆,行走若飞,谓之飞轿;步碎而软,谓之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