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69,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使转
转手
转手
外转
转海
转来
转地
转变
转折
转似
汉转
转动
转动
暗转
转磨
《漢語大詞典》:使转(使轉)
书法术语。指行笔的转折呼应。 唐 孙过庭 《书谱》:“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漢語大詞典》:转手(轉手)
门上可以转动的把手。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他慢慢地走到门旁,在门上摸上两摸,摸着转手,开了门。”
《國語辭典》:转手(轉手)  拼音:zhuǎn shǒu
1.转动手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2.比喻轻易迅速。如:「转手之间,就办好妥了。」宋。苏轼 山村五绝诗五首之四:「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3.经手,多指转交或买卖。如:「这事情至关紧要,不可转手他人。」「那块土地才一转手,价格就翻了好几倍。」
《漢語大詞典》:外转(外轉)
旧时谓京官转任外省同级官职。与内转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许中丞:“其在吏部,为佞人 王篆 所排,外转僉事,后渐陟南京兆。”《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且打点不到,仍要转出外头去做县丞主簿,不如这中书,纳完银就题授了,且又不外转。”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后来你老人家服满,升了二等侍卫,便外转了参将。”
《漢語大詞典》:转海(轉海)
海运。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南中花卉:“近日 浙 中好事家,亦时有茉莉素馨,皆 闽 商转海而至,然非土地所宜,终亦不盛。”
分類:海运
《國語辭典》:转来(轉來)  拼音:zhuǎn lái
1.回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急忙取了钱转来,文若虚已此剩不多了。」
2.反而。《西游记》第一四回:「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
《漢語大詞典》:转地(轉地)
(1).喻力量大,能扭转局势。 唐 王建 《送振武张尚书》诗:“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参见“ 回天 ”。
(2).谓在世上推移。 宋 戴复古 《杜门自遣》诗:“富贵在天求不得,光阴转地老相催。”
(3).转换地方。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其间几乎要死,但终于好起来,以后大约可无危险。医生说要转地疗养。”
(4).指土地重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初耕欲深,转地欲浅。” 石声汉 注:“‘转地’是‘重耕’(再耕)。”
《國語辭典》:回天  拼音:huí tiān
1.比喻权力极大,可扭转天的运行方向。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2.比喻能够转移难以改变的情势。《新唐书。卷一○三。张玄素传》:「魏徵叹曰:『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也作「回天」。
《國語辭典》:回天(迴天)  拼音:huí tiān
比喻力挽狂澜,扭转情势。《旧唐书。卷七五。张玄素传》:「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也作「回天」。
《國語辭典》:转变(轉變)  拼音:zhuǎn biàn
改变。如:「经过这次打击,他的个性转变了许多。」
《國語辭典》:转折(轉折)  拼音:zhuǎn zhé
1.转向、改变。如:「语气一转折,意思就不一样。」
2.曲折。如:「这出连续剧情节转折多变,结局出人意外。」
《韵府拾遗 纸韵》:转似(转似)
吴志淳诗容颜转似心转切叫郎不应心断绝
《骈字类编》:汉转(汉转)
唐 李贺 夜来乐 南轩汉转帘影疏,桐林哑哑挟子乌。
《國語辭典》:转动(轉動)  拼音:zhuàn dòng
绕著中心点运转。如:「摩天飞轮才转动没多久,就开始有人喊头晕,大呼吃不消。」
《國語辭典》:转动(轉動)  拼音:zhuǎn dòng
1.移动。《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我不知。则见他上轿,抬到这里,又不曾转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早是不曾转动,女孩儿家直恁响喉咙。」
2.走动、谋生。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兄弟,既然你要转动,我与你三封书,投托三个人去。」
《國語辭典》:暗转(暗轉)  拼音:àn zhuǎn
1.暗中融通迁官资历。《宋史。卷三一八。赵槩传》:「御药院内臣有寄资至团练使者,谓之暗转。」
2.演戏时,不落幕而使舞台灯光转暗,表示时间转换或乘间改换布景,称为「暗转」。
《國語辭典》:转磨(轉磨)  拼音:zhuàn mò
1.推磨使其旋转。宋。朱松〈次韵彦继用前辈韵〉三首之一:「何时鸦识村,莫作驴转磨。」
2.一种大型的磨。上设齿轮,须由两人共同操作。见《古今图书集成。卷二四九。奇器部》。
3.形容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或迟疑不前的样子。如:「他在那儿原地转磨,急得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