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三转法轮十二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有二种:一为教之十二,四谛一一有示劝證之三转而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三转一一生眼智明觉四种之智者。若以四谛各别论之,四则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觉者,见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为眼,四法智为智,四类智忍为明,四类智为觉。是就见道而解之。又眼者观见之义,智者决断之义,明者照了之义,觉者警察之义(已上二义出婆沙论),又眼以总体之智而名之,智明觉三者,如其次第,以知过现未而名之(慈恩之义),此后一义通于见修无学之三道而解之。婆沙论七十九曰:「眼者谓法忍智,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类忍智,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法华玄赞七曰:「一一转令闻法者发生无漏真正慧眼,随其次第于去来今苦谛之中生智明觉,如是一转总别四行,三转谛谛皆有十二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三转如次显示令入见修无学等三。」此二种十二中言十二行。法轮(法华经),十二行相(俱舍论),则以行之十二可为解之本义。天台文句举教行之二义,俱舍论玄赞则单就行解之佛说三转法轮经曰:「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
三转法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三转法轮经,一卷,唐义净译。佛,于鹿野苑对于五比丘三转四谛使生眼智明觉。
千转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千转大明陀罗尼经之略名。一卷。宋施护译。
千转观世音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之异名。一卷,唐知通译。
大般若转读
【佛学大辞典】
(修法)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之题目与品名。扩其间经卷而拟于读诵也。
大转轮王
【佛学大辞典】
(菩萨)金刚界之金轮佛顶也。(参见:大胜金刚)
大转轮佛顶
【佛学大辞典】
(佛名)佛顶尊之名。(参见:佛顶尊)
上肩顺转
【佛学大辞典】
(仪式)顺左肩而转也。所谓右绕是,右绕之右,约于佛,左肩之左,约于行者。秦汉以前,以左为上故左肩云上肩。见象器笺十。
上转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觉为化他而下向曰下转,始觉为自利而上进曰上转。又背本觉之本而转转于五道云下转,向始觉之本而转转云上转。(参见:下转)
下转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元初一念之无明,背真性而缘起生死也。即流转是。释摩诃衍论二曰:「诸染法有力,诸净法无力,背本下下转,名为下转门。诸净法有力,诸染法无力,向原上上转,名为上转门。」
五十转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十展转之略。
五十展转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比丘等,闻此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馀处,若为父母,若为善友,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馀人闻已,复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其第五十善男善女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有大施主,满八十年布施一世界人以种种娱乐之具,知八十年后将死,集八十年间施与之众生,我当以佛法教训之,令一时皆得罗汉果。其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五转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提黄,是金刚性也。修行赤,赤是火之义也。与文殊之义同。万行以妙慧为道,离慧不得有作。成菩提白,是圆明究极之义,又是水之义。如我昔愿,今既满足,化一切众生,使皆入于佛道,为是事故,起大悲也(大悲水色,其白如上)。涅槃黑,垂迹极而返于本,济生有缘之缘尽。则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已隐于涅槃之山,故色黑也。方便究竟青,方便究竟位之中心为空,具一切之色,即是加持世界曼荼罗普门之会,毕竟清净而无所不有。故青也。见大日经疏二十。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五色)下。
五色
【佛学大辞典】
(杂语)青黄赤白黑为五色。亦曰五正色。亦曰五大色。又绯,红,紫,绿,琉黄为五间色。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曰:「言上色者总五方正间: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也;绯红紫绿琉黄,五方间色也。」各色配方位,则如图。
五道转轮王
【佛学大辞典】
(鬼类)十王之一。冥途亡人第三年厅府之官王也。其本地为阿弥陀如来,即领二官众狱司,治众生愚痴烦恼之冥官。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谓「五道转轮王厅。阿弥陀佛。尔时天尊说是偈言:后三所历是关津,好恶唯凭福业因。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产死夭亡身。邪见放逸过,愚痴无智罪。犹如车轮回,常在三途狱。」是也。
五道转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罪福报应经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