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37,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轩屏
帝轩
网轩
轩坐
窗轩
梅轩
棂轩
轩悬
轩辕台
琴轩
茅轩
鹤轩
轩宇
轩堂
轩龙
《漢語大詞典》:轩屏(軒屏)
堂阶旁的墙壁。文选·潘岳〈秋兴赋〉:“熠燿粲於阶闥兮,蟋蟀鸣乎轩屏。” 李善 注:“毛诗曰:‘蟋蟀在堂。’” 刘良 注:“秋虫至秋寒,故就轩屏,鸣轩阶壁也。” 宋 梅尧臣 《范紫微见过不遇》诗:“版刺留姓名,不遑佇轩屏。” 明 皇甫濂 《悼子乘》诗:“清尘布虚室,寒晦凝轩屏。”
分類:墙壁
《漢語大詞典》:帝轩(帝軒)
指 黄帝 轩辕氏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昔 帝轩 陟位,飞黄服皁。”《隋书·音乐志上》:“ 帝轩 百祀,人思未忘。”
《漢語大詞典》:网轩(網軒)
网户,装饰有网状雕刻的门窗。 南朝 梁 沈约 《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网轩映珠缀,应门照緑苔。” 唐 韦应物 《雨夜宿清都观》诗:“洞户含凉气,网轩构层阴。” 唐 温庭筠 《晓仙谣》:“綺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骈字类编》:轩坐(轩坐)
魏书崔光传见宫寝下
《漢語大詞典》:窗轩(窗軒)
犹窗户。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卜居 陈氏 第,乍释舟楫而见窗轩,意颇适然。”《老残游记》第九回:“进了榻旁小门,彷彿迴廊似的,却有窗轩,地下驾空舖的木板。”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右手临池楼房一座,额题‘漾虚楼’三字,窗轩敞豁。”
分類:窗户
《漢語大詞典》:梅轩(梅軒)
有梅花的轩室。 金 元好问 《京兆漕司官居》诗之三:“闻説梅轩好,长吟有所思。入簷看瘦影,掛月见横枝。”
分類:梅花
《國語辭典》:棂轩(櫺軒)  拼音:líng xuān
有窗格阑干的小室或长廊。《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六》:「飞观百馀尺,临牖御棂轩。」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
分類:窗格长廊
《漢語大詞典》:轩悬(軒懸)
见“ 轩县 ”。
《漢語大詞典》:轩县(軒縣)
亦作“ 轩悬 ”。 古代诸侯陈列乐器三面悬挂。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 玄 谓轩县去南面辟王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其两京 文宣庙 ,春秋二仲释奠,轩悬之乐,八佾之舞,牲以太牢。”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诗:“轩县輳矣!乐具奏矣!” 清 陶炜 《课业馀谈·乐》:“宫悬,四面悬也;轩悬,缺南面也。”
《漢語大詞典》:轩辕台(軒轅臺)
(1).古代传说中的土台名。在今 河北省 怀来县 乔山 上。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轩辕之臺 ,射者不敢西嚮射,畏 轩辕之臺 。” 南朝 梁元帝 《幽逼》诗之三:“寂寥千载后,谁畏 轩辕臺 。” 唐 李白 《北风行》:“ 燕山 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 轩辕臺 。” 王琦 注引《直隶名胜志》:“ 轩辕臺 在 保安州 西南界之 乔山 上。” 清 孙枝蔚 《广陵送曾庭闻之新安》诗:“到日 轩辕臺 上望,乱餘萤火似 芜城 。”
(2).亭台名。 宋 陈舜俞 青城山记:“ 青城观 北上十餘里,有亭臺孤耸独秀霞表,名曰 轩辕臺 ,下望山如螘蛭焉,连抱之树有若薺也。”
《漢語大詞典》:琴轩(琴軒)
琴室。 唐 皎然 《晦夜李侍御蕚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诗:“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宋 长吉 《赠台倅徐太傅》诗:“沙鸟下琴轩,江风起厅树。”
《漢語大詞典》:茅轩(茅軒)
茅舍。 唐 王绩 《游北山赋》:“结萝幌而迎宵,敞茅轩而待曙。” 唐 杜甫 《水槛》诗:“茅轩驾巨浪,焉得不低垂。” 唐 杜荀鹤 《题江寺禅和》诗:“江寺禪僧似悟禪,坏衣芒履住茅轩。”
分類:茅舍
《漢語大詞典》:鹤轩(鶴軒)
(1).左传·闵公二年:“ 衞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鹤轩”比喻滥厕禄位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仕而有愧,鹤轩虎冠也。”
(2).指仙车。 清 黄仁 《水龙吟·吊陈莲峰提督化成阵殁吴淞口》词:“鼉梁乍驾,鹤轩何处?沙虫争避,大树思公。”
分類:仙车禄位
《國語辭典》:轩宇(軒宇)  拼音:xuān yǔ
形容恢宏不凡的气质。如:「气质轩宇」。
分類:轩敞屋宇
《漢語大詞典》:轩堂(軒堂)
殿堂。《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分類:殿堂
《漢語大詞典》:轩龙(軒龍)
借指太阳。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日乘车驾以六龙。”后用为皇帝的代称。 明 李东阳 《太皇太后挽歌词》之十:“桂兔秋逾好,轩龙晚更辉。”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当其时, 南交 叛逆,轩龙易位,敕使旁午,频汎西洋,曾无一语。”
分類: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