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42,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1 82 83 下一页
马容轩
沈桐轩
杨耀林(字 敬轩 )
张少轩
陈彝(字 六舟 号 听轩 )
倪在田(字 子新 号 刍轩、苕村、荒江钓者 )
樊恭煦(字 介轩 )
许惠(字 慧轩 )
郑载圭(字 厚允、英五 号 老柏轩、艾山 )
叶大庄(字 临恭 号 损轩 )
王继香(字 子献、止轩 号 醉颠、醉盦 )
宝昌(字 兴谷 号 朗轩 )
乔树楠(字 茂轩、损庵、茂萱 )
吴德功(字 汝能 号 立轩 )
其它辞典(续上)
黄轩龄马容轩
沈桐轩
杨耀林(字 敬轩 )
张少轩
陈彝(字 六舟 号 听轩 )
倪在田(字 子新 号 刍轩、苕村、荒江钓者 )
樊恭煦(字 介轩 )
许惠(字 慧轩 )
郑载圭(字 厚允、英五 号 老柏轩、艾山 )
叶大庄(字 临恭 号 损轩 )
王继香(字 子献、止轩 号 醉颠、醉盦 )
宝昌(字 兴谷 号 朗轩 )
乔树楠(字 茂轩、损庵、茂萱 )
吴德功(字 汝能 号 立轩 )
人物简介
维基
黄轩龄,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90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耀林,字敬轩,直隶清苑县魏村镇人,光绪庚辰进士。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曾任山东潍县知县,升济宁州知州。升至烟台候补道,因曲士文起事平定而被牵连革职。有一兄杨耀宗。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仪徵人,字六舟,号听轩。同治元年进士,授修撰,转科道,以敢言称。光绪间历任甘肃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安徽巡抚,旋改顺天府尹,官至内阁学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倪在田(1842~1916),字子新,号刍轩、苕村、荒江钓者,清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室名枯生松斋,著有《扬州禦寇录》三卷、《续明史纪事本末》十八卷、《枯生松斋集》等。其中《续明史纪事本末》一书,经台湾银行收录为「台湾文献丛刊」第133种。
人物简介
维基
樊恭煦(1843年—20世纪—?),字介轩,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同治元年,乡试中举。同治十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同治十三年,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国史馆纂修。光绪二年,任丙子科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五年,任陕西学政。光绪九年,任右春坊右赞善。次年,任左春坊左赞善。光绪十年,任右春坊右中允、左春坊左中允、日讲起居注官。光绪十二年,任文渊阁校理。光绪十三年,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会典馆总纂。光绪十四年,任广东学政。光绪三十四年,任江苏提学使。宣统元年,任苏州布政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九
许惠,字慧轩,桐城人。诸生。有《择雅堂集》。人物简介
许惠,字慧轩,桐城人,同治贡生,光绪癸未署无为州训导,著《泽雅堂初二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草溪人。字厚允、英五。号老柏轩、艾山。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五
叶大庄,字临恭,号损轩,闽县人。同治癸酉举人,历官邳州知州。有《写经斋初稿》、《续稿》。人物简介
叶大庄(1844~1898),字临恭,号损轩,侯官县阳岐乡(今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下岐村)人,同治十二年举人,曾官邳州知州。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招之入幕,诗名益著。前期服膺厉鹗,句律皆研炼刻琢,不落凡俗,后读易顺鼎《四魂集》而喜之,改途其其体,风格遂变,有《写经斋诗文稿》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六
王继香,字子献,一字止轩,会稽人。光绪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河南候补知府。有《止轩诗集》。维基
王继香,字子献,号止轩,一号醉颠,又号醉盦,浙江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进士出身。王英澜子。同治四年(1865年),乡试中举;光绪十五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四年,分省补用知府。工书法。
人物简介
维基
宝昌(1848年—?),字兴谷,号朗轩,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同治九年庚午科举人;十三年甲戌科进士。后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光绪八年,任詹事府少詹事,后升任詹事。光绪二十年,任太仆寺卿。光绪二十一年,任内阁学士。次年加礼部侍郎衔、任科布多参赞大臣。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乔树楠(1849—1917),字茂轩,又字损庵,四川成都人。同治癸酉拔贡,授小京官,分发刑部,精研刑律,折狱明允。历官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擢禦史,宣统末,迁学部左丞。戊戌变法,刘光弟罹难,乔不避罪谴,趋临哭敛,时论高之。入民国后,绝意时事,恒寄居北京法源寺。生平著述散佚,今仅辑得遗诗四首。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六
乔树楠,字茂萱,一字损庵,华阳人。同治癸酉拔贡,历官学部左丞。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吴德功(1850~1924),字汝能,号立轩。世居彰化,受业于从叔吴子超及柯承晖、陈肇兴、蔡醒甫诸先生,同治十三年(1874)中秀才。光绪十七年(1891)台湾省设通志局,受聘主修《彰化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原已完成彰化县采访册,因乙未割台,遂佚失。日军入台北城之初,吴德功曾应台中知府孙传衮之邀,计议防范事宜,并筹设「联甲局」,募练勇、捕盗贼,对彰化社会秩序的维持,贡献颇大。日本领台后,执政者曾多方敦请吴氏出仕,委以职务。在诸多因素的考量下,吴氏接受日人的邀聘。明治三十年(1897)担任参事、明治三十一年(1898)担任台中师范学校教职、明治三十三年(1900)应台湾总督之邀参加「扬文会」,明治三十五年(1902)获颁绅章。《台湾士绅录》评之曰:「忠诚悃笃,急公好义,邑中大小事件,人无不就谋,谋而莫不通」。毕生重视社会福利,彰化育婴堂、忠义祠、节孝祠之筹建,皆由吴氏主其事。 生平著有:《戴施两案纪略》、《让台记》、《瑞桃斋诗话》、《瑞桃斋诗稿》、《瑞桃斋文稿》等。其中,后三部与文学相关。读其诗,将有助于晚清至日治中期台湾中部士绅在政权转移后的心路历程及现实处境之了解。以下以大正十年(1921)吴德功捐给台湾总督府图书馆的《瑞桃斋诗稿》手钞本为底本,进行编校。(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