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衡轭(衡軛)  拼音:héng è
架在牛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横木。比喻束缚、限制。《文选。曹囧。六代论》:「使夫廉高之士,毕志于衡轭之内。」也作「衡扼」。
《漢語大詞典》:折辕(折轅)
后汉书·张堪传:“ 堪 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折辕,车辕折断。形容车的破旧。后以“折辕”为仕宦清廉之典。宋书·良吏传·陆徽:“是以衣囊挥誉於 西京 ,折辕延高於东帝。”梁书·王亮传:“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漢語大詞典》:无軏(無軏)
车辕前端套在牛马脖上的曲钩衡木称“軏”。车无軏不行。亦借指无车。《论语·为政》:“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朱熹 集注:“軏,辕端上曲钩衡,以驾马者。”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顾旋復之无軏,长自弃於遐滨。”
《漢語大詞典》:驾辕(駕轅)
驾着车辕拉车。 明 何景明 《画马行》:“君看赤驥与騏驎,挽车 太行 岭,心期 田子方 ,踟蹰驾辕顷。” 峻青 《海啸》第三章:“他一个箭步,蹿到了大车的前头,接着就双手一抓,抓住了驾辕的大马。” 韦君宜 《洗礼五》:“这样挨鞋底,往墙上撞头,熬通宵,还叫去干最苦的活,代替骡子驾辕拉煤。”
《漢語大詞典》:车轭(車軛)
亦作“ 车枙 ”。 车辕前端用以扼牛马之颈的器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县 人有得车軛者,而不知其名。”文选·张衡〈西京赋〉“商旅联槅,隐隐展展” 三国 吴 薛综 注:“言贾人多,车枙相连属。”
《漢語大詞典》:檿桑
(1).即山桑。叶可饲蚕。木坚劲,古代多用以制弓和车辕。周礼·考工记·弓人:“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尔雅·释木:“檿桑,山桑。” 郭璞 注:“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 郝懿行 义疏:“今山桑叶小於桑而多缺刻,性尤坚紧。”
(2).檿桑木制的弓。弓性强劲。《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引 柯古 善继 《三阶院连句》:“密密助堂堂, 隋 人歌檿桑,双弧摧孔雀,一矢陨贪狼。”
《漢語大詞典》:前侯
车辕的颈部。参见“ 前疾 ”。
分類:车辕颈部
《漢語大詞典》:前疾
车辕的颈部。周礼·秋官·大行人:“朝位宾主之间七十步,立当前疾。” 郑玄 注:“前疾,谓駟马车辕前胡,下垂柱地者。”按,“胡”、“侯”古通。古文“侯”与“疾”相似易混,故讹“前侯”为“前疾”。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孔颖达 疏及论语·乡党“揖所与立” 邢昺 疏引《大行人》均作“前侯”。又因其在軓前,说文引作“前軓”。参阅 孙诒让 周礼正义卷七一。
分類:车辕颈部
《漢語大詞典》:衡盖(衡蓋)
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魏书·彭城王勰传:“冒兹炎蒸,衡盖飘颻,经略踰时,必有亏损。”《魏书·崔光传》:“虽渐中秋,餘热尚蒸,衡盖往还,圣躬烦倦。”
《漢語大詞典》:倚辀(倚輈)
指马靠着车辕停步不前。文选·张衡〈思玄赋〉:“魂眷眷而屡顾兮,马倚輈而徘徊。”旧注:“輈,车辕也。” 晋 刘琨 《答卢谌书》:“昔騄驥倚輈於 吴 坂,鸣於 良乐 ,知与不知也。”
分類:车辕停步
《漢語大詞典》:叩辕(叩轅)
敲击车辕。辕,驾车之木。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宁戚 ,故将车人也,叩辕行歌於康之衢, 桓公 任以国。”后因以“叩辕”为求仕之典。 宋 陆游 《雨夜观史》诗:“未能剧论希捫蝨,且復长歌学叩辕。”参见“ 叩角 ”。
《漢語大詞典》:叩角
敲牛角。艺文类聚卷九四引 汉 蔡邕 《琴操》:“ 宁戚 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 齐桓公 闻之,举以为相。”后因以“叩角”为求仕或用言语打动君主而获显官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博采之道弘,则异闻毕集;庭燎之耀辉,则奇士叩角。”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叩角谁賡 宁戚 歌,飞鳧莫辨 王乔 舄。”
《漢語大詞典》:负衡(負衡)
谓驾车。衡,车辕头上的横木。 汉 焦赣 《易林·复之艮》:“三驪负衡,南取芝香,秋兰芬馥,盛满匣匱。”
《漢語大詞典》:车衡(車衡)
车辕端的横木。周礼·秋官·大行人:“诸子执穀璧五寸,繅藉五寸,冕服五章……朝位宾主之閒五十步,立当车衡。”
《漢語大詞典》:五楘
车辕上用五束皮革扎成的装饰。《诗·秦风·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輈。” 毛 传:“五,五束也。楘,歷録也。”历录,色彩相间貌。
《漢語大詞典》:前疾
车辕的颈部。周礼·秋官·大行人:“朝位宾主之间七十步,立当前疾。” 郑玄 注:“前疾,谓駟马车辕前胡,下垂柱地者。”按,“胡”、“侯”古通。古文“侯”与“疾”相似易混,故讹“前侯”为“前疾”。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孔颖达 疏及论语·乡党“揖所与立” 邢昺 疏引《大行人》均作“前侯”。又因其在軓前,说文引作“前軓”。参阅 孙诒让 周礼正义卷七一。
分類:车辕颈部
《漢語大詞典》:方釳
马饰名。铁制,在马头上。一说在车辕两边,防马之相突。文选·张衡〈东京赋〉:“方釳左纛,鉤膺玉瓖。” 薛综 注:“方釳,谓辕旁以五寸铁鏤锡,中央低,两头高,如山形,而贯中以翟尾,结著之辕两边,恐马相突也。”说文·金部:“釳,乘舆马头上防釳,插以翟尾铁翮,象角。” 段玉裁 注:“ 蔡邕 独断曰:‘方釳,铁也,广数寸,在马騣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 蔡 云在马髦后, 薛 云在辕两边。马髦之后,正负辕处也,与 许 云在马头上者不同。”后汉书·舆服志上:“乘舆、金根、安车、立车……驾六马,象鑣鏤鍚,金鋄方釳,插翟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