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藐躬
孱弱的躯体。清史稿·德宗纪二:“况慈闈颐养廿餘年,使徒御有惊,藐躬何堪自问?” 吴樾 《暗杀时代》:“内顾藐躬,素非强壮,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间?”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藐躬穷奇,所至颠沛。” 茅盾 《色盲》五:“以他那样的藐躬,负起生活的重担,实在是毫无意义的。”
分類:孱弱躯体
《漢語大詞典》:俯躬
弯下身子。 宋 梅尧臣 《送杨辩青州司理》诗:“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神宗》:“人见帝俯躬称谢,以为敬信,殊不知实远之也。”
分類:下身身子
《韵府拾遗 东韵》:弗躬
诗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国语辞典》:躬往  拼音:gōng wǎng
亲自前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夫妻两个躬往天竺,三步一拜,拜将上去。」
《漢語大詞典》:返躬
反过来对自己。 清 吴趼人《杂说》:“汝等男子,每以女子之小足为玩具,盍一返躬为之,而亲尝其痛苦哉!”清史稿·仁宗纪:“当今大患,惟在因循怠玩,虽经再三誥诫,舌敝笔秃,终不足以动诸臣之听,朕惟返躬修省耳。” 清 陈天华 《今日岂分省界之日耶》:“ 湘 人如不知返躬自愧,徒欲怨人,则危险有不可言者。”
分類:反过自己
《漢語大詞典》:侧躬(側躬)
倾侧其身,表示戒惧。多用于帝王。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伏愿陛下侧躬耸意,惟新圣道,节夜饮之乐,养方富之年,则 魏 祚可以永隆,皇寿等於山岳矣。”《元典章·诏令一·大德改元》:“於戏!侧躬修行,咸攄奉若之诚,革故从新,聿底雍熙之治。”
《漢語大詞典》:王躬
君王的身体。《诗·大雅·烝民》:“纘戎祖考,王躬是保。” 郑玄 笺:“躬,身也……王身是安,使尽心力於王室。”
分類:君王身体
《漢語大詞典》:敕躬
敕身。汉书·孔光传:“勤心虚己,延见羣臣,思求其故,然后敕躬自约,总正万事……诚为政之大本,应变之至务也。”
《韵府拾遗 东韵》:劳躬(劳躬)
韦应物诗反志解牵跼无为尚劳躬
《國語辭典》:躬圭  拼音:gōng guī
古代的祥玉,乃六瑞之一。为伯爵朝见天子时所执的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漢語大詞典》:禔躬
犹禔身。明史·隐逸传·刘闵:“求古圣贤禔躬训家之法,率而行之。”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二》:“抱苦节之贞者,必褊於容众;具通达之职者,或昧於禔躬。” 清 钱谦益 《〈昨非庵日纂三集〉序》:“著《昨非庵日纂三集》,本天咫,则民彝,参神逵,极物变,其要以禔躬矫志,磨钝励俗,归本於仁义道德,醇如也。”
《國語辭典》:躬桑  拼音:gōng sāng
古代后妃亲自采桑,藉以鼓励并重视蚕事。《礼记。月令》:「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
《國語辭典》:治躬  拼音:zhì gōng
修身。《礼记。乐记》:「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
《漢語大詞典》:克躬(剋躬)
严格要求自己。隋书·皇甫绩传:“ 绩 嘆曰:‘我无庭训,养於外氏,不能剋躬励己,何以成立?’”
《韵府拾遗 霰韵》:躬见(躬见)
潜夫论宣皇帝明选守相其初除者必躬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