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3,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无比身
无生身
无作三身
无量寿佛真身
无为法身
无漏后身
无漏最后身
无边身
无边身菩萨
无识身三昧
智身
智法身
智者大师真身塔
等身
佛类词典(续上)
最后身菩萨无比身
无生身
无作三身
无量寿佛真身
无为法身
无漏后身
无漏最后身
无边身
无边身菩萨
无识身三昧
智身
智法身
智者大师真身塔
等身
最后身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最后生,最后有,或后身菩萨。即住于生死身最后之生之菩萨也。俱舍论十八曰:「住最后有,名最后生。」俱舍光记十八释之曰:「即是王宫所生身。」又瑜伽论略纂十一曰:「最后身,谓已生欲界,即于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最后身、最后有、后身菩萨,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
(术语)又名最后生,最后有,或后身菩萨。即住于生死身最后之生之菩萨也。俱舍论十八曰:「住最后有,名最后生。」俱舍光记十八释之曰:「即是王宫所生身。」又瑜伽论略纂十一曰:「最后身,谓已生欲界,即于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最后身、最后有、后身菩萨,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
无比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身微妙,世无比类,故云无比。胜鬘经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宝窟上本曰:「天下无类,故云无比。」
(术语)佛身微妙,世无比类,故云无比。胜鬘经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宝窟上本曰:「天下无类,故云无比。」
无生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法身无生灭,故云无生身。涅槃经九曰:「如来实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观经玄义分曰:「定散等回向,速證无生身。」
(术语)佛之法身无生灭,故云无生身。涅槃经九曰:「如来实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观经玄义分曰:「定散等回向,速證无生身。」
无作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圆教之三身也。如法相宗权教,修因感果之佛,为报三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谓之为有为法佛。圆教之佛,三身皆为本有自尔之性佛,非因行之造作,故谓之为无作三身。守护国界章下之中曰:「有为报佛,梦里权果。无作三身,梦前实佛。」
(术语)天台圆教之三身也。如法相宗权教,修因感果之佛,为报三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谓之为有为法佛。圆教之佛,三身皆为本有自尔之性佛,非因行之造作,故谓之为无作三身。守护国界章下之中曰:「有为报佛,梦里权果。无作三身,梦前实佛。」
无量寿佛真身
【佛学大辞典】
(故事)广西全州之湘山寺,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肃宗时,脩道于衡山。后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于此。其徒漆其身而龛之。僖宗时,奉为无量寿佛。历朝香火甚盛。明一统志八十三曰:「全真,柳州人。唐至德初来游湘源,刱净土院。宋州刺史韦宙,遣使礼请,翌日即至,四门各见其入,宙出道迎,惟见其一,其神变不可具述,卒年一百三十二。五代时,因全真多神异,改湘源为全州。今其真身在湘山,历代封为慈祜寂照妙应禅师。」清一统志三百五十六曰:「会昌间,汰释氏。寂照师一夕生肉髻,须发并长。乃衣紫霞衣入覆釜山,结庵而居。示寂后,其遗蜕在湘山,曰无量寿佛塔。」
(故事)广西全州之湘山寺,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肃宗时,脩道于衡山。后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于此。其徒漆其身而龛之。僖宗时,奉为无量寿佛。历朝香火甚盛。明一统志八十三曰:「全真,柳州人。唐至德初来游湘源,刱净土院。宋州刺史韦宙,遣使礼请,翌日即至,四门各见其入,宙出道迎,惟见其一,其神变不可具述,卒年一百三十二。五代时,因全真多神异,改湘源为全州。今其真身在湘山,历代封为慈祜寂照妙应禅师。」清一统志三百五十六曰:「会昌间,汰释氏。寂照师一夕生肉髻,须发并长。乃衣紫霞衣入覆釜山,结庵而居。示寂后,其遗蜕在湘山,曰无量寿佛塔。」
无为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所證之法身湛然寂静,离因缘之造作,故云无为。净土论注下曰:「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
【佛学常见辞汇】
即法性身,因法性身寂灭无为。
(术语)佛所證之法身湛然寂静,离因缘之造作,故云无为。净土论注下曰:「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
【佛学常见辞汇】
即法性身,因法性身寂灭无为。
无漏后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乘无学果之身也。既断烦恼曰无漏,生死之最后身,曰后身。法华经授记品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
【佛学常见辞汇】
清净无烦恼叫做无漏,最后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后身,无漏后身就是二乘无学果的身。
(术语)二乘无学果之身也。既断烦恼曰无漏,生死之最后身,曰后身。法华经授记品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
【佛学常见辞汇】
清净无烦恼叫做无漏,最后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后身,无漏后身就是二乘无学果的身。
无漏最后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无漏后身同。法华经方便品曰:「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
(术语)与无漏后身同。法华经方便品曰:「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
无边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术语)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无边身菩萨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即如来之异名。传心法要下曰:「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杂名)即如来之异名。传心法要下曰:「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无识身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顶经一曰:「阿婆颇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经诀云:阿之言无。婆颇那迦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等障。」是一切义成就菩萨未为五相成身观前所住之三昧也。
(术语)金刚顶经一曰:「阿婆颇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经诀云:阿之言无。婆颇那迦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等障。」是一切义成就菩萨未为五相成身观前所住之三昧也。
智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以圆明之智慧为佛身者。
【三藏法数】
谓如来妙智圆明,决了诸法,通达无碍,是名智身。
【三藏法数】
智身者,谓智慧圆明,一切诸法,皆能决了,为智慧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术语)华严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以圆明之智慧为佛身者。
【三藏法数】
谓如来妙智圆明,决了诸法,通达无碍,是名智身。
【三藏法数】
智身者,谓智慧圆明,一切诸法,皆能决了,为智慧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智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法身)
【三藏法数】
智即修德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现故,是名智法身。
(术语)(参见:法身)
【三藏法数】
智即修德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现故,是名智法身。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智者大师真身塔
【佛学大辞典】
(堂塔)塔建于真觉寺内。智者大师之肉身在焉。
(堂塔)塔建于真觉寺内。智者大师之肉身在焉。
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造诸尊之形像,等于自己之身量,谓之等身。瑜祇经曰:「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身自坐,等量画之。」又佛有等身,晋华严经云等身,新华严经云是等身。
(术语)造诸尊之形像,等于自己之身量,谓之等身。瑜祇经曰:「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身自坐,等量画之。」又佛有等身,晋华严经云等身,新华严经云是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