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佛类词典
身受
身受差别
身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受之一。(参见:受)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二受之一。(参见:二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Veda%na%,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类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三藏法数】
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三藏法数】
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二受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受,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也。二、心受,意识之忧喜舍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受,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苦乐舍之三受是也。二心受,领纳于心起分别心之受,即忧喜之二受是也。见俱舍论二,九。
【佛学常见辞汇】
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的苦乐感受;心受是人们意识上的忧苦感受。
身受差别
【三藏法数】
身以积聚为义,谓此能含藏一切诸法,故名为身,由能领受第七末那识染净之缘所熏,而于善恶诸法不相混滥,是名身受差别。(梵语末那,华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