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踏 → 蹋踏”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分类字锦》:踏地为节(踏地为节)
西京杂记贾佩兰说昔在宫内时常以弦管歌舞相欢娱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
《分类字锦》:蹋地为节(蹋地为节)
后汉书东夷传马韩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
《國語辭典》:踏歌 拼音:tà gē
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奏。原为汉、唐时的风俗性歌舞,参与者连臂以脚踏地而歌。台湾高山族同胞尚存有此种歌舞形式。唐。
李白 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也作「蹋歌」。
《國語辭典》:踏地 拼音:tà dì
蹬脚。感情激动时的动作。《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七。燕子赋一》:「言语未定,燕子即回,踏地叫唤,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差。」
《漢語大詞典》:踏舞
亦作“蹋舞”。 以足踏地为节奏,连臂而歌舞。 元
袁桷 诗之三:“日斜看不足,蹋舞共扶擕。” 明
汤显祖 《寄高太仆》:“忆与 拾芝 诸友倡歌踏舞,备极一时之致。”
《漢語大詞典》:踏臂
亦作“蹋臂”。 连臂而歌,踏地为节。 明
王世贞 :“蹋臂归来六博场,城中白羽募征 羌 。” 清
李旦华 《程咸九邀过寄圃分赋》:“蹋臂从君惯,疎狂奈我何。”
《漢語大詞典》:踏蹄
亦作“蹋蹄”。亦作“蹋踶”。 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南史·王神念传》:“ 胡太后 追思( 杨华 )不已,为作
《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悽断。”:“不復蹋踶人,踶地地欲穿。盆隘欢绳断,蹋坏絳罗裙。”
《太平广记》卷三七一引 唐 牛肃
《纪闻·窦不疑》:“有诸男女,或歌或舞,饮酒作乐,或结伴踏蹄。有童子百餘人,围 不疑 马,踏蹄且歌,马不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