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44 【介绍】: 宋寿州人,字坦夫。吕蒙正侄。真宗咸平三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天圣六年拜相。赞成仁宗废郭后,贬逐进谏言官孔道辅等,又因范仲淹屡言事,指为朋党而加以贬斥,颇为时论所少。后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被劾罢相,以太尉致仕。卒谥文靖。有文集。
全宋诗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补绛州军事推官。通判通州,徙濠州,知滨州。擢提点两浙刑狱,入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使契丹,还,知制诏。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天圣六年(一○二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一○三三)罢,同年复相。景祐二年(一○三五)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与王曾争事,同时罢相。康定元年(一○四○)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一○四一),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二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不传。事见《隆平集》卷五,《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三二一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吕蒙正侄。咸平进士,历任地方官,知制诰,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立,除参知政事。天圣七年拜相,后封申国公。景祐四年以与王曾争事罢,出判许州,徙天雄军。康定元年复入相,改封许国公。后以疾授平章军国重事。庆历三年,以太尉致仕。次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路坦,尝知馀杭县,后为大理评事,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因前作诗赠押司录事坐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庐州合肥人,字公瑜。第进士。以殿中丞通判益州,擢开封府推官。出提点两浙刑狱,衢、润二州饥,赈济有善政。历淮南转运副使,京西、河东、河北转运使,改江淮制置发运使。仁宗时累迁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未逾月卒。
全宋文·卷三一七
钟离瑾,字公瑜,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真宗时举进士,为简州推官,以殿中丞通判益州,擢开封府推官。天禧初提点两浙刑狱,徙淮南转运副使,除尚书兵部员外郎,历京西、河东、河北转运使。天圣中为江淮制置发运使。累迁尚书刑部郎中,为三司户部副使,除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未几卒。《宋史》卷二九九有传,又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一《永定陵修奉采石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安道。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累官殿中丞,为秘阁校理。出知常州,历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事,于真、楚、泰州及高邮军置斗门以利蓄泄灌溉;又增常平仓储积备荒。召修起居注。西夏起兵,论恢复民兵,施行于河东路,为诸路效仿。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为吕夷简所忌,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官终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
全宋诗
吴遵路(九八八~一○四三),字安道,丹阳(今属江苏)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仁宗天圣中历知崇、洪、宣州,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庆历三年卒,年五十六(《东都事略》卷一一五)。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三《吴淑传》,《宋史》卷四二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二九
吴遵路(九八八——一○四三),字安道,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吴淑子。大中祥符五年进士。累官殿中丞,为秘阁校理。上奏忤章献太后,出知常州。明道中为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为淮南转运副使。景祐中迁工部郎中,坐失按降知洪州。康定元年除天章阁待制,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庆历初出知宣州,后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庆历三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四二六有传,又见《隆平集》卷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三、一一九、一二六、一三一、一三二、一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令狐挺(九九二~一○五八),字宪周,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仕吉州军事推官,迁荆南府节度掌书记,监鄂州茶场。擢通判延州,知彭州,改提点两浙路刑狱公事,后又知秀州、单州。嘉祐三年卒,年六十七。事见《西台集》卷一二《令狐公墓志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题鄜州相思铺》诗1首,列世次爵里无考作者,同书又互收此诗于令狐楚名下。按令狐挺(992—1058),字宪周,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历官吉州军推、延州通判、彭州知州,迁提点两浙刑狱公事,移江东路,官至司封员外郎、知单州。事迹详见宋毕仲游《西台集》卷一二《令狐公墓志铭》。《全唐诗》作令狐挺收入,系沿《万首唐人绝句》卷五一之误;另作令狐楚,则为误据《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引《倦游录》而收入。诗应为令狐挺通判延州时作。《宋诗纪事》卷三一收令狐挺此诗,题作《题相思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66 【介绍】: 宋越州会稽人,字元规。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仁宗朝,历监察御史、陕西转运使。尝上书力诋宰相吕夷简。两知庆州,熟谙边事,有治军才。皇祐中,为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兼广南东、西路安抚使,平侬智高叛有功,授枢密副使。后因淫纵不法坐废。英宗立,知河中府,后徙延州,道卒。谥威敏。
全宋诗
孙沔(九九六~一○六六),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隆平集》卷一一),补赵州司理参军。仁宗时历知处、楚、庆、徐、秦、杭、青、并诸州,官至枢密副使。因事坐废。英宗即位,起知河中府,改知庆州。治平三年,徙延州,道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年七十一(《隆平集》作年七十二)。谥威敏。《宋史》卷二八八、《东都事略》卷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三四
孙沔(九九六——一○六六),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天禧进士,补赵州司理参军。以秘书丞为监察御史里行。景祐元年末因乞宽贷李安世,黜知衡山县,于道上书言时事,再贬永州监酒。移通判潭州,知处州、楚州,召为左正言,为陕西转运使。三知庆州,为陕西都转运使,再知徐州、秦州。皇祐中,以退侬智高功授枢密副使。历知杭、青、并、寿州,因淫纵不法废。英宗即位,起知河中府、庆州,徙延州,道卒。有集十卷。见毕仲游《孙威敏公沔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三),《宋史》卷二八八本传。
宋登科记考
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枢密副使。
路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三年(1043)任判太常礼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6—1054 【介绍】: 宋绵州盐泉人,字才翁。苏易简孙。仁宗天圣七年赐进士出身。明道中为扶沟主簿,出粟救济饥荒。景祐四年知咸平县,迁殿中丞,移知眉州,屡上书陈御西夏方略。庆历三年改太常博士,出为福建路提点刑狱,移京西、河东、两浙。皇祐元年知扬州,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莅官办事果决,所至裁制强黠。为人精悍任气节,诗歌豪健,尤善草书。
全宋诗
苏舜元(一○○六~一○五四),字才翁,旧字叔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人。仁宗朝,赐进士出身,知开封咸平县。迁殿中丞、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官终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有文集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事见《蔡忠惠集》卷三五《苏才翁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
苏舜元(一○○六——一○五四),字叔才,改字才翁,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苏耆长子。外祖王旦奏授同学究出身,调兴平主簿,移新昌尉。天圣八年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历扶沟主簿,知咸平、眉州,通判延州,入为三司勾当公事。复出为福建、京西、河东、两浙四路提点刑狱,京西转运使,以度支员外郎充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舜元为文不袭故陈,歌诗豪健,与弟舜钦齐名,尤善草隶。有《奏御集》十卷、《塞垣近事》二卷、奏议三卷、文集十卷。见蔡襄《苏才翁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五),又《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有附传。
马寻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郓州须城人,字子正。真宗大中祥符初以明经登第。授吴江簿。累判大理寺,以明习法律称,有平允之誉。历提点两浙、陕西刑狱,知湖、抚、汝、襄、洪、宣、邓、滑八州。官终司农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仁宗天圣间进士。累迁两浙提点刑狱,论鉴湖不可为田,列利弊甚悉。英宗治平元年知洪州,建学校,立章程,以德化俗。
全宋诗
施元长,字景仁,宣城(今属安徽)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调饶州推官,累迁两浙提点刑狱。英宗治平中知洪州。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路远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五年(1060)任常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睦(?~一○八五),字和叔,一字子雍(《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一引《苏州府志》),莆田(今属福建)人。侗弟。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为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八年,迁监察御史,出为两浙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二七○)。元丰元年(一○七八)直昭文馆(同上书卷二八八)。七年,为鸿胪卿,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同上书卷三四六)。八年,移知潭州,卒(同上书卷三六一)。事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三。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一
陈睦(?——一○八五)字子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嘉祐六年进士第二。治平中为秘书丞。三年诏举馆阁才学之士,睦与刘攽、李常、李清臣辈首被选擢,除秘阁校理。熙宁中提举两浙常平,以丞相曾公亮荐迁提点刑狱。八年,兼监察御史,后判登闻鼓院。元丰初假起居舍人、直昭文馆,奉使高丽。还,权判刑部,进史馆修撰,迁鸿胪少卿。七年改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八年,直龙图阁、知潭州,卒,赠少保。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一引《苏州府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六二、二八八、三二四、三四六、三六一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仲甫。卢革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累擢两浙、淮东制置发运副使,请罢献羡余。知渭州,与西夏战有功,迁龙图阁直学士。哲宗元祐中,知荆南。刘安世论其行盐法虐民,降待制,提举洞霄宫。
全宋诗
卢秉(?~一○九二),字仲甫,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革子。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调吉州推官、青州掌书记、开封府仓曹参军。神宗时,累官提点两浙、淮东刑狱,进制置发运副使。加集贤殿修撰、知渭州,在边多年。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知荆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后被论在两浙、淮东时盐法虐民,落职提举洞霄宫。七年,卒(同上书卷四七九)。《宋史》卷三三一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七
卢秉(?——一○九二),字仲甫,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革子。皇祐元年中进士甲科,调吉州推官、青州掌书记。熙宁初为开封府仓曹参军,四年六月,以大理寺丞除权检正吏房公事。五年,诏除权发遣两浙提刑。七年五月徙淮南东路,寻以增课擢太常博士。八年,迁祠部员外郎,进江淮等路发运副使,寻迁刑部员外郎。元丰二年八月,加集贤殿修撰、知渭州。五年正月,移知润州。三月,进宝文阁待制。以讨夏人功,迁龙图阁直学士。七年二月,以父老乞移知湖州,复召还渭。元祐中提举南京鸿庆宫。三年四月,降宝文阁待制,提举洞霄宫。七年十二月卒于任。所著有《文集》十卷、《奏议》三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