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齐州临淄人。段文昌孙。官至万年尉。有《北户录》。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其诗1首、断句3联,皆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临清人。路敬淳弟。少与兄齐名。历怀州录事参军,坐綦连耀事系狱,免死。后为遂安令,仕至中书舍人。
路偫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偫字正夫。魏州冠氏人。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 【介绍】: 唐贝州临清人。登进士第。少志学,足不履门。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武周天授中,历迁司礼博士、兼修国史、崇贤馆学士。数受诏修辑吉凶杂仪,帝称之。尤明谱学,尽能究其根源枝派,后有撰次者,皆本之。坐交通綦连耀,下狱死。有《著姓略證》、《衣冠谱》。
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九
敬淳。贝州临清人。贞观末官申州刺史。垂拱四年官宏文馆学士。
路太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1—717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年十五,通《老子》、《春秋》。以荫补太庙斋郎,历卫、益、齐三州司功参军。玄宗开元初,官太原令。秩满,卒于归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1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懿范。初名剑客,任神乌令,玄宗以其考绩为天下最,可嗣汉鲁恭,因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治财赋称。代宗大历八年,岭南哥舒晃乱起,诏兼岭南节度使,平之。因株戮舶商,没其财数百万私有之,为帝所恶。德宗立,阴贿宰相杨炎,始录前功,更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嗣恭字懿范。京兆三原人。始名剑客。以世荫为邺尉。迁萧关令。连徙神乌姑臧。考绩为天下最。元宗以为可嗣汉鲁恭。因赐名。永泰二年为江西观察使。大历八年兼岭南节度使。封冀国公。德宗立。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加怀郑汝陕河阳三城节度东都畿观察使。卒年七十一。赠左仆射。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季登。阳平寇氏人。大历六年进士。累辟使府。升朝为尚书郎。终左谏议大夫。
路寰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7 【介绍】: 唐郴州平阳人。德宗贞元十一年,自楚州刺史,拜江西观察使。十三年,卒于镇。
路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阳平人,字安期。通《五经》,博涉史传,工五言诗。德宗建中末,为长安尉。帝走奉天,泌弃妻子奔行在,又扈从至梁州。排溃军而出,以策说浑瑊,瑊深重之,召置幕府。瑊东攻李怀光,奏署副元帅判官。后随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被执累年,栖心于佛教,为赞普所重,待以宾礼,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5—811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从众。路嗣恭子。以父荫为著作郎。德宗贞元初,出为虔州刺史,凿赣石梗险以通舟道。累迁宣歙池观察使。李锜乱起,应发乡兵救湖、常二州,以故锜不能拔。宪宗元和六年,以疾授左散骑常侍。卒谥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5—811 字从众,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路嗣恭之子。以荫入仕,德宗贞元间历任虔州、温州、庐州刺史,入为职方郎中、佐盐铁使。顺宗永贞元年(805)改刺常州。是年末,改宣歙池观察使,进封襄阳郡王。宪宗元和四年(809)以疾去职。六年拜左散骑常侍。旋卒。生平见《新唐书》本传。《韩昌黎集》卷二六有其神道碑。《全唐诗》存诗1首。另《南雁荡山志》尚存《游南雁荡》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路恕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2—约821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体仁。路嗣恭子。代宗大历八年,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从父讨岭南哥舒晃之叛。德宗建中间,以军功授怀州刺史,时年方三十。久之,转京兆少尹。贞元十一年,为少府少监。顺宗永贞元年,自道州刺史,拜邕管经略使。宪宗元和三年,自右金吾卫大将军,拜鄜坊节度使。七年,入为太子詹事。九年,坐事贬吉州刺史。迁太子宾客,以右散骑常侍致仕。恕私第有佳林园,四十年间,文士名卿,多从之游。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德宗贞元间岳州刺史路怤子。宪宗元和元年(805)为浙江东道节度使杨于陵幕僚。事迹见《元和姓纂》卷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会稽掇英总集》卷四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路旻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宪宗元和中,为祁门令,凿武陵岭为盘道,又置斗门于阊门滩,民便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唐魏州冠氏人,字正夫登进士第。通经术,善属文。亲没,终身不食肉。历迁监察御史、兵部郎中。文宗大和二年,擢谏议大夫,充侍讲学士。五年,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历践台阁,未尝以势位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