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词典(续上)
下路人
引路人
带路人
视若路人
路人皆知
分类词汇
行路
行道
涂人
涂夫
其它辞典
路人
路人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09 【介绍】: 西汉渔阳人。朝鲜国相。以武帝元封二年出兵击朝鲜而降汉,中途死。
《国语辞典》:下路人  拼音:xià lù rén
住在长江下游一带的人。《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将三两银子,买得一个小厮,貌颇清秀,又且乖巧,也是下路人带来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前门。」
《国语辞典》:引路人  拼音:yǐn lù rén
指点明路、方向的人。如:「他的国中老师是带他走向文学创作的引路人。」
《高级汉语词典》:带路人  拼音:dài lù rén
引路的人,比喻在各项事业中引导大家前进的人
《漢語大詞典》:视若路人(視若路人)
把亲人或熟人看作陌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絶天理,真狗彘之所不为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又煢煢孩稚,视若路人,至饥饱寒温,无可告语。”亦作“ 视同陌路 ”、“ 视如陌路 ”。《野叟曝言》第二十回:“况愚兄病中,承他捨命伏侍,救我残喘,如今有病,便视同陌路,此岂稍有人心者耶?”《禅真逸史》第十一回:“当今之世,面交者多,饮酒宴乐,情若同胞,利害相关,视如陌路。”
《漢語大詞典》:路人皆知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高贵乡公 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 王沉 、尚书 王经 、散骑常侍 王业 ,谓曰:‘ 司马昭 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后以“路人皆知”指某些人的用心、隐私等为人所共知。 清 黄宗羲 《御史余公墓志铭》:“尾大末强,路人皆知,不敢声扬,公独奋笔。”《野叟曝言》第七二回:“ 秦檜 之恶,路人皆知。”
《國語辭典》:行路  拼音:xíng lù
1.道路。《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啸咏沟渠良不可度,斯亦行路之艰难。」《三国演义》第三回:「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
2.路人、行人。《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漢語大詞典》:行道
方言。职业;行当。 孙芋 《妇女代表》:“我想告诉你,叫你还干你的行道。”
《漢語大詞典》:涂人(塗人)
(1).普通人。 宋 曾巩 《咏史》之一:“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孟子·告子上》“好是懿德” 宋 朱熹 集注:“ 程子 曰:‘性即理也,理则 尧 舜 至於涂人一也。’”
(2).路人;陌生人。 宋 苏洵 《苏氏族谱》:“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弔。喜不庆,忧不弔,则涂人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河南妇死:“妇已妻千户某,饶于财,情好甚洽,视夫姑若涂人。”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子既娶妇,与父母别居异财,甚者不相闻问,虽较之 中国 父子贼恩,妇姑勃谿者转觉稍愈,然以骨肉至亲,不啻推远之若涂人。”
《漢語大詞典》:涂夫
路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嗟嗟,风雨如晦,灯烛无光;长夜昏昏,鼾睡未已;集涂夫而圈处之,羣死尸而一室之。”
分類: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