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趺逝
称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 清 龚自珍 《蒙古像教志序》:“﹝喇嘛 章佳 胡图克图﹞乃取自 后汉 至 唐 各译主所译,悉以今藏语更校成,又以其国《首楞严》已亡,借此土本四译而归;又佐 庄亲王 办理《同文韵统》,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晚年病目,能以手捫经卷而辨其字,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师。”
《漢語大詞典》:趺架
放置物件的座架。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经筵词:“殿中金鹤一双,东西相向立盘中。下有趺架,饰以金朱。”
分類:放置物件
《漢語大詞典》:趺踝
脚背和踝骨。指趺坐。法苑珠林卷二十:“ 永明 七年二月八日,於西第在内堂法会,见佛从东来,威容显曜, 文宣 望身顶礼,因而侍立,自觉已冠裁,及趺踝,佛俛而微笑。”参见“ 趺坐 ”。
《國語辭典》:趺坐  拼音:fū zuò
两脚盘腿打坐。唐。王维〈登辨觉寺〉诗:「软草从趺坐,长松响梵声。」《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正在房中趺坐,忽然祥风微热,彩云如蒸。」
《漢語大詞典》:趺鼻
塌鼻。
《漢語大詞典》:鼓趺
曲着腿,翘起脚。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见 田 亲家翁正於帐内,鼓趺酣眠。”
分類:起脚
《漢語大詞典》:全跏趺坐
佛教用语。佛徒跏趺坐法中,交叉两足并分置两膝上称全跏趺坐。参见“ 跏趺 ”。
《國語辭典》:跏趺  拼音:jiā fū
盘足而坐,脚背放在股上。即打坐的坐姿。唐。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漢語大詞典》:蟠螭趺
浇铸或雕刻有盘龙形的器物底座。北史·于谨传:“虏其男女十餘万人,收其府库珍宝,得 宋 浑天仪、 梁 日晷、铜表、 魏 相风乌、铜蟠螭趺、大玉径四尺围七尺及诸舆輦法物以献,军无私焉。”
《分类字锦》:双趺隐然(双趺隐然)
宋史张九成传谪居南安军在南安十四年每执书就明倚立庭砖岁久双趺隐然
分类:
《分类字锦》:三趺二门(三趺二门)
苏辙齐州济源石桥记三趺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
分类:桥梁
《分类字锦》:跏趺终夕(跏趺终夕)
柳宗元 赠江华长老诗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分类:
《漢語大詞典》:结加趺坐(結加趺坐)
见“ 结跏趺坐 ”。
《漢語大詞典》:结跏趺坐(結跏趺坐)
亦作“ 结加趺坐 ”。 佛教徒坐禅法,即交迭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分降魔坐与吉祥坐两种:前者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在上,诸禅宗多传此坐;后者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放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相传即如来成正觉时坐法。 晋 法显 佛国记:“菩萨入中,西向结加趺坐,心念若我成道,当有神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 可常 脱了衣裳,遍身抹浄,穿了衣服,入草舍结跏趺坐圆寂了。” 清 龚自珍 《定盦观仪》:“初观 阿弥陀佛 见小身,顶有圆光,结加趺坐,住在我顶上。”亦省作“ 结跏 ”。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浄行之僧,绳坐其内,餐风服道,结跏数息。” 宋 欧阳修 《寄题沙溪宝锡院》:“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清 赵翼 《题吟芗镜影小照》诗:“白毫光满月,不是结跏人。”参阅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八。
《漢語大詞典》:结跏趺坐(結跏趺坐)
亦作“ 结加趺坐 ”。 佛教徒坐禅法,即交迭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分降魔坐与吉祥坐两种:前者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在上,诸禅宗多传此坐;后者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放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相传即如来成正觉时坐法。 晋 法显 佛国记:“菩萨入中,西向结加趺坐,心念若我成道,当有神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 可常 脱了衣裳,遍身抹浄,穿了衣服,入草舍结跏趺坐圆寂了。” 清 龚自珍 《定盦观仪》:“初观 阿弥陀佛 见小身,顶有圆光,结加趺坐,住在我顶上。”亦省作“ 结跏 ”。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浄行之僧,绳坐其内,餐风服道,结跏数息。” 宋 欧阳修 《寄题沙溪宝锡院》:“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清 赵翼 《题吟芗镜影小照》诗:“白毫光满月,不是结跏人。”参阅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八。
《分类字锦》:金狮为趺(金狮为趺)
见上注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