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趋 → 趍趨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趍趍
众多貌。
《漢語大詞典》:趋背(趨背)
逃遁,逃避。 清 吴嘉纪 《归东淘答汪三韩过访》诗之二:“我无半亩田,征税何繇派?密网及无辜,无地可趋背。”
分類:逃遁逃避
《韵府拾遗 麌韵》:趋苦(趋苦)
法苑珠林今述诸经其明诸天趋苦
《漢語大詞典》:趋辟(趨辟)
(1).谓走在前面驱赶行人,使之回避车驾。周礼·秋官·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 郑玄 注:“趋辟,趋而辟行人。” 孙诒让 正义:“注云‘趋辟,趋而辟行人’者,前马而趋御行人,使辟王及诸侯之车,无有干犯也。”
(2).速行以避退。周礼·秋官·司仪:“君答拜,客趋辟。”
《韵府拾遗 虞韵》:角趋(角趋)
晋书卫恒传论作隶势曰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蜑胶戾或长斜角趋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
《韵府拾遗 虞韵》:卫趋(卫趋)
卢楠龙池赋丰隆警辔虹蜺卫趋
《漢語大詞典》:幽趋(幽趨)
犹幽趣。幽雅的情趣。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正躭幽趋乐,旋被宦途縈。”
分類:幽雅情趣
《漢語大詞典》:趋详(趨詳)
犹趋跄。史记·孔子世家:“今 孔子 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参见“ 趋蹌 ”。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漢語大詞典》:趋影(趨影)
传说中骏马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侍从奔骤无及者,上以为超光、趋影之匹也。”自注:“ 王子年 拾遗记: 周穆王 有八骏,号超光、趋影……。”
分類:骏马
《漢語大詞典》:趋准(趨準)
方向;准则。 清 王韬 《平贼议》:“夫大创甫平,元气未復,户鲜积聚,家少盖藏,此所以轻去其故土不顾也。今宜急为之节财惜用,崇俭黜奢,务本抑末,痛惩游惰,而民自不敢犯。是皆在为上者之转移,而示以趋準耳。”
分類:方向准则
《漢語大詞典》:趋抢(趨搶)
亦作“趍抢”。 奉承拍马貌。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十二出:“趍抢嘴脸天生会,偏宜抹土搽灰。”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休信那黑心肠的 玉娥 ,他每便乔趋抢取撮。”参见“ 趋蹌 ”。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漢語大詞典》:趋攀(趨攀)
趋奉、攀附。 闽 徐夤 《退居诗》:“鹤性松心合在山,五侯门馆怯趋攀。”
分類:趋奉攀附
《高级汉语词典》:趋蹑
快速尾随
《漢語大詞典》:趋发(趨發)
(1).急速发射。韩非子·八说:“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 梁启雄 注:“强弩趋发,指战阵上劲强的弓弩急速地射发。”
(2).指利箭。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篡卒力士者,所以絶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整理小组注:“趋发,利箭。”
(3).迅速出发。《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下》:“ 唐主 復如 氾水 ,备办行装,将趋发。”
《漢語大詞典》:歧趋(歧趨)
亦作“ 歧趣 ”。 不同的趋向。 清 曾国藩 《复陈虎臣书》:“若习静以涵养此心,则即《大学》所云定静安虑者,又何歧趋之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苏报案·苏报鼓吹革命清方档案》:“所有学堂条规,并著督飭认真整顿,力挽浇风。以期经正民兴,勿误歧趣。”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行动既一,决无歧趋。”
分類: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