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裴越 朝代:蜀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河东人,字令绪。裴俊子。为蜀督军。蜀破,还洛阳。入晋,拜议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1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元超。司马泰子。初为骑都尉。讨杨骏有功,封东海王。惠帝太安二年,与擒长沙王乂,杀之。次年,挟惠帝征颖,兵败。后惠帝中毒死,传为越所害。怀帝立,委政于越,为丞相。恐清河王覃终为储副,矫诏杀之。怀帝永嘉三年,勒兵入宫,于帝侧收杀近臣中书令缪播、帝舅王延等十余人,专擅威权,上下离心。五年,石勒来攻,率众出许昌,忧惧而卒。谥孝献。
全晋文·卷十五
越字元超,宣帝弟魏鲁相东武城侯馗之孙。父高密王泰,初为陇西王,立为世子,拜骑都尉,迁散骑侍郎。惠帝初历左卫将军,加侍中,迁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领游击将军。复为侍中,加奉车都尉,封东海王。永康初为中书令,徙侍中,太安初迁司空,领中书监,加守尚书令。永兴初为大都督讨邺,以荡阴之败出奔下邳。惠帝西幸,以为太傅,不受。寻以司空领徐州都督,唱义奉迎大驾。光熙初以太傅录尚书事。永嘉初出镇许昌,寻领兖州牧,都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移镇鄄城,进司徒。以御刘聪入保京城,寻出军东屯于项,加九锡,自领豫州牧。薨、谥曰孝献王。军没于贼,追贬为县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1—318 【介绍】: 西晋中山魏昌人,字越石。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希为世用。初为司隶从事。晋惠帝时,以迎驾功,封广武侯。晋怀帝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悯帝立,任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元帝称制,遣使劝进,转太尉。为晋廷招抚流亡,孤守河北,与刘聪、石勒抗衡。为勒所败,奔鲜卑贵族幽州刺史段匹碑。匹碑忌之,遂被杀。有《刘越石集》辑本。
全晋文
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元康中为司隶从事,历太尉掾,迁著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赵王伦以为记室督,转从事中郎,伦篡位以为太子詹事冠军假节齐王囧辅政,拜尚书左丞,转司徒左长史范阳王虓引为司马光熙初封广武侯,永嘉初拜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建兴初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进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为石勒所败,奔段匹磾,建武初转侍中太尉,大兴元年为匹磾所害,谥曰悯,有集十卷,别集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5—357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主。略阳临渭人,氐族,字长生。苻健子。幼而无赖,及长力举千钧,雄勇好杀。晋将桓温来攻,生单马入阵,搴旗斩将者前后十数。健死嗣位,荒耽淫虐,杀戮无道。宗室大臣,被杀几尽。后欲杀苻坚,谋泄,坚废之为越王,俄而杀之。在位二年。
全晋文
生字长生,健第三子,以晋永和十一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寿光,在位三年,为苻坚等所杀,谥曰厉王。
梁越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新兴人,字玄览。博通经传,道武帝时为礼经博士,拜上大夫,授诸皇子经书。明元帝即位,以师傅恩,赐爵祝阿侯。后出为雁门太守,获白雀以献,拜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6 【介绍】: 南北朝时清河人,家于磐阳。傅融子。以兄灵庆为南朝宋孝武帝部将所杀,奔河北。北魏文成帝以为青州刺史。后以思母潜逃南归。宋孝武帝见而礼之,拜员外郎、兖州司马,迁太原太守。明帝即位初,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灵越时为冀州刺史崔道固部将,随道固响应晋安王,子勋以为前军将军。兵败,为明帝将王广之所擒。明帝欲赦之,灵越辞气强直不改,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466 【介绍】: 南朝宋南阳叶人。有勇力,好杀戮,善立营阵,御众严酷。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随刘元景北伐,有战功,为后军参军督护。孝武帝即位,为济阳太守,讨平臧质、鲁爽,多所诛戮,封筑阳县子。从沈庆之攻竟陵王刘诞,广陵城陷,奉命行诛,悉杀城内男丁数千人,为司州刺史。前废帝嗣位,为帝用命,杀戮大臣。帝赐美女金帛,充斥其家。及废帝被杀,明帝即位,疑惧不安,因谋作难,下狱死。
顾越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2或493—569 【介绍】: 南朝陈吴郡盐官人,字允南,一作思南。家传儒学,尤精《毛诗》。起家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与贺文发同为梁南平王萧伟所重,人称“发越”。仕梁为五经博士。侯景之乱,逃难东归。陈文帝天嘉中,以国子博士侍读东宫。废帝即位,官散骑常侍、中书舍人,领天保博士,掌仪礼,犹为帝师。后被谮免官。有《毛诗义疏》等。
全陈文·卷十五
越,字思南,(《南史》作允南。)吴郡盐官人。仕梁为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补五经博士。绍泰初,迁国子博士。陈文帝即位,除始兴王咨议参军、侍东宫读,除给事黄门侍郎,废帝初,除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被谮下狱,免,太建元年衣于家,年七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0 【介绍】: 北周宗室,字立久突。宇文泰第十子。明帝武成初封越国公。武帝建德三年进封为王。从灭齐有功,进位上柱国,拜相州总管。静帝时官太保,为杨坚所杀。谥野。
僧智越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全隋文·卷三十五
智越,开皇中住天台修禅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出郑氏。南阳人。早年志即离俗。父欲妻之。不可。逮壮有材干。岳阳王召隶荆州。固辞。王察其诚素。放出家。时智者说法金陵。因北面受业焉。六妙五门。日以研究。行专戒律。经通法华。居常瓶水自盈。临海露山精舍梵僧所造。灵异不一。智者每命越。燕坐其间。智者既掩迹台岭。使摄其众。踰二十年。恂恂善诱。诚无愧于负荷者。方隋文帝穆后之崩。设斋祝愿。则获缣以百计。炀帝在御。会智者讳辰。则官为设千僧斋。越辄以所畜充䞋。括州刺史郑系伯。临海镇将杨神贵。尤于越有师友义。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寝疾经旬。右胁卧而卒。春秋七十四。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习禅篇之二
释智越。姓郑氏。南阳人也。少怀离尘之志。父为求婚。方便祈止。长则勇干清美。于时乐阳殿下统御荆州。徵任甚高。非其所欲。惟以情愿出家。王感彼诚素。因遂夙心。剪落已后随方问道。仍到金陵。便值智者。北面请业。授以禅法。便深达五门穷通六妙。戒行清白律仪淳粹。又诵法华万有馀遍。瓶水自盈。经之力也。学徒虽众。其最居称首。有临海露山精舍。梵僧所造。巨有灵异。智者每临。命越令影响之。晦迹已后。台岭山众一焉是嘱。二十年间询询善诱无违遗寄。便为二众依止四部归崇。姿容瑰伟。德感物情。颇存汲引。每于师忌敕设千僧官斋。越以衣钵之馀以充大施。随文皇帝献后崩日设斋咒愿。每获百段曾不固留。括州刺史郑系伯。临海镇将杨神贵。师友义重待遇不轻。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寝疾经旬。右胁而卧。卒于国清旧房。春秋七十有四。临终之时山崩地动。境内道俗咸所见闻。台山又有沙门波若者。俗姓高句丽人也。陈世归国。在金陵听讲。深解义味。开皇并陈。游方学业。十六入天台北而智者求授禅法。其人利根上智。即有所證。谓曰。汝于此有缘。宜须闲居静处成备妙行今天台山最高峰。名为华顶。去寺将六七十里。是吾昔头陀之所。彼山祇是大乘根性。汝可往彼学道进行必有深益不须愁虑衣食。其即遵旨。以开皇十八年往彼山所。晓夜行道不敢睡卧。影不出山十有六载。大业九年二月忽然自下。初到佛垄上寺。净人见三白衣担衣钵从。须臾不见。至于国清下寺。仍密向善友同意云。波若自知寿命将尽非久。今故出与大众别耳。不盈数日。无疾端坐。正念而卒于国清。春秋五十有二。送龛山所。出寺大门回舆示别。眼即便开至山仍闭。是时也莫问官私道俗。咸皆叹仰俱发道心。外睹灵瑞若此。馀则山中神异人所不见。固难详矣。时天台又有释法彦者。姓张氏。清河人。周朝废教之时。避难投陈。于金陵奉遇智者。以太建七年陪从入天台。伏膺请业。授以禅那。既蒙训诲不停房舍。每处山间林树之下专修禅寂。三十年中常坐不卧。或时入定七日方起。具向师说所證法相。有人听闻曰。如汝所说。是背舍观中第二观相。亦有山祇数相娆试。宴坐怡然不干其虑。大业七年二月三十日卒于国清。春秋六十六。智者门徒极多。故叙其三数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6 【介绍】: 隋弘农华阴人,字处道。少好学有大志。初仕北周,平北齐有功,累官车骑大将军,加上开府。从杨坚定天下。率水军伐陈,镇压荆州、江南叛隋势力,以功高封越国公,与高颎共掌朝政。素多权略智诈,亲戚故吏布列清显。朝臣有违忤者,皆阴中除之。晋王杨广与之深相结交。素参与广夺宗阴谋,谗废太子勇、蜀王秀。文帝病笃,矫诏执柳述,杀勇。炀帝立,以平杨谅叛功,拜太子太师,封楚国公。帝外示殊礼,内实猜忌。卒谥景武。
全隋文·卷二十五
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齐尚书令愔族孙。仕周,为宇文护中外记室,转礼曹,加大都督,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清河县子。授司城大夫,加上开府,改封成安县公。宣帝即位,袭父敷爵临贞县公。大象中,为汴州刺史,拜大将军,迁徐州总管,进位柱国,封清河郡公。隋受禅,加上柱国,拜御史大夫,免。寻拜信州总管,迁荆州总管,进封郧国公,改封越国公。寻拜纳言,转内史令,进尚书右仆射。仁寿初,迁左仆射。炀帝即位,迁尚书令,拜太子太师。大业二年,拜司徒,改封楚公。卒,赠光禄大夫、太尉,谥曰景武。有《集》十卷。
释慧越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生岭南。居罗浮山中。匡众习禅。有声海内。性慈爱。鸷禽犷兽。为说法驯扰。至可役使。一虎尝以首枕越膝卧。越亦入定不自觉。声闻流蔼三楚。开皇之季。炀帝居晋邸。遣舍人王延寿。召入慧日道场。从朝京师。所在归化。后还杨府。中路而卒。遣体船上。如生人。见火光夜从足出而入于顶。如是宛转。达旦不绝。叹未曾有。王特下教。令归葬本山。以旌敬异。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习禅篇之二
释慧越。岭南人。住罗浮山中。聚众业禅。有闻南越。性多汎爱慈救苍生。栖顿幽阻虎豹无扰。曾有群兽来前。因为说法。虎遂以头枕膝。越便捋其须面。情无所畏。众咸睹之以为异伦也。化行五岭声流三楚。隋炀在蕃搜选英异。开皇末年。遣舍人王延寿。往召追入晋府慧日道场。并随王至京在所通化。末还杨州。路中感疾而卒。停尸船上。有若生焉。夜见焰光从足而出入于顶上。还从顶出而从足入。竟夕不断。道俗殊叹未曾有也。王教归葬本山。以旌诚敬。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邺人。素禀律检。住相州之大慈寺。蚤年以听涉之劳。遂双瞽。动须扶导。人亦厌之。以故常处一房。旦夕礼诵不辍。开皇十四年。忽空中有声。其语自称般若檀越。来从受戒。自尔数与谈话。如世常态。僧纲禅师。素于献为同房。一日纲上堂中食。般若以衣一幞嚫献云。劳陈法事。为益不少。必受之。已而纲还怪失衣幞。遍寺搜之。乃具得于献之箧中。献殊愧为索言般若所嚫。纲终莫之信。俄而纲之房内狼藉。奁匮颠倒。衽席竿扇称尺摧折弃掷。空中诟纲曰。汝平生未尝供养三宝。今姑小警。后当大祸汝在。献虽瞽。然共般若语历历如睹。尝谓献曰。我伴侣极多。皆在紫陌河上。兹相随者仅三十人。可今寺家设食。食讫且于空中誇美其饮食以谢。又以纲不设斋。会欲祸纲。纲不得已乃营办如法。空中报曰。既能尔。吾助汝喜。仍以两缣遗献。使一以施大众。一以酬纲。而献赖之以益进所业云。后竟卒于寺。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洪献。邺人。少履道门早明律检。听涉劳顿。遂两目俱暗。住相州大慈寺。既无前导常处房中。礼诵为先不辍晨夕。开皇十四年。忽感一神。自称般若檀越来从受戒。数致谈话。同房僧纲禅师。上堂中食。般若乃将纲一襆衣来嚫献云。劳陈法事。利益不少。辄奉衣物。愿必受之。献纳于匮中。后纲食还怪失衣襆。搜求寺内。乃于献所得之。具以告语。纲终不信。神遂发撤纲房衣物被案。狼藉满庭。竿扇秤尺摧折数段。神于空中语曰。僧纲不好设斋会供养三宝。我会祸汝未央。献虽目冥乃与般若言及事同目睹。神语献曰。伴众极多悉在紫陌河上。惟三十人相随。可令寺家设食。众僧便于西院会之。神曰。大好饮食。劳费师等。虽然僧纲不赴斋供。后会使知。纲无奈之何。恐迫不已。便私费财物营诸斋福。般若乃曰。既能行福。今相放矣。仍以绢两匹付献云。当以一匹。施大众一匹赠纲师。献对众受得具皆闻见。仍依付领。于后弥勤本业。遂卒于所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宗室。文帝第四子。文帝开皇初立为越王,改封蜀王,镇蜀。善武艺,有胆识,为朝臣所惮。奢侈无度。及杨勇被谗废,意甚不平。杨广既为太子,恐秀为变,乃阴令杨素构成其罪,废为庶人。囚禁内侍省,炀帝即位,禁锢如初。宇文化及之乱欲立秀为帝,群议不许。遂杀之,并及其诸子。
全隋文·卷八
秀,文帝第四子。开皇元年,封越王。寻徙封蜀王,拜柱国、益州刺史,进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罢还,为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寻复镇蜀。仁寿二年,徵还,废为庶人,幽内侍省。炀帝即位,禁锢如初。宇文化及行弑,并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 【介绍】: 隋宗室,字仁谨。炀帝孙,元德太子杨昭子。封越王。炀帝每巡幸,侗常留守东都。及炀帝凶讯至,留守诸臣奉杨侗为主于东都。建年号皇泰。诸臣不协,逐一为王世充所杀。世充又胁侗逊位,寻为世充所杀。谥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