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起世因本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卷,隋达摩笈多等译。与长阿含经中起世经,佛说楼炭经,起世经同本。品次稍异。说世界之形状者。
起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往生之行也。善导观经疏三所谓「众生起行,口常念佛,佛即闻之,」是也。
起死人咒
【佛学大辞典】
(修法)咒新死之尸令起,以杀害所怨者之魔咒也。(参见:毗陀罗)。五分律二十六曰:「诸比丘学起死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
起信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乘起信论之略名。马鸣菩萨作,有二译:一梁真谛译一卷,二唐实叉难陀译二卷。为使起正信,说大乘之极理者。
起信论义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七卷,附别记一卷,唐释法藏撰。据清杨文会言:藏内贤首疏五卷,圭峰删削颇多,人皆病其割裂。近年求得古逸内典于日本,内有起信论义记,仍不免为日本僧徒割裂之病。求之数年复获藏公原文,雠校再三,重加排定,并刊别记,以成完璧。日本南条文雄与余友善,此记赖以得之。云云。
起信注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乘起信论疏之异名。四卷。唐宗密,取义记注本论者。稍有撮略。
起信论疏笔削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十卷。宋子璿,解宗密之注疏者。
起信论裂网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卷,明释智旭述。其自序曰:「此大乘起信论,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谛译,一是唐实叉难陀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但旧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专,敬以阄决于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殚一隙微明,剖尽两宗迷执,名之为裂网疏云。」
起信论直解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明释德清直解。其自序曰:「贤首旧疏,科释最为精详。加之记文浩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余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略疏。业已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中略)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枝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
起信论疏会阅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清释绩法编。戴京曾叙曰:「慈云伯亭法师者,疏十经,注五教,洵贤家之标指也。与余为方外交,因请其会通,不暮年而纂成。余阅之,见其宜分宜属,根枝不紊。或合或离,函盖相投。云云。」案此书卷首列名,唐西京沙门法藏述疏,终南草堂沙门宗密录注,宋秀州长水沙门子璿修记,清钱塘慈云沙门续法会编,顺天府府丞戴京曾阅定。义记未至中国前,此书为最善。
起信论科注
【佛学大辞典】
(书名)清桂念祖注。黄家珏曾序之曰:「吾江桂伯华居士,特发大心,欲使新发意菩萨速知法要,乃取义记中科与疏记析而为二。其销文者双行夹注于逐句之下,而以小科录于其旁,科较大者出格录之。又大者别作一行,分别开列,瞭如指掌。云云。」
起信论三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慧远义疏二卷,元晓疏二卷,法藏义记二卷,称之为起信三疏。
起信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说明众生心时,别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为众生心本体的方面之说明,心生灭门为众生心现象的方面之说明也。
起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我见之人,计度自能起罪福,故名起者。十六神我之一。见大乘义章六。
【三藏法数】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起造后世罪福之业,故名起者。
起骨
【佛学大辞典】
(仪式)收遣骨来安置寝殿为佛事云安骨,其后入塔时为佛事云起骨。敕修清规尊宿灵骨入塔曰:「鸣钟众集,都寺上香毕,请起骨佛事,送至塔所,请入塔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