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平身
兴辞
拜兴
起肩
走尸
诈尸
一馈十起
布拉克
拍案而起
《國語辭典》:平身  拼音:píng shēn
旧时行跪拜礼后起立。《元史。卷六七。礼乐志一》:「通赞赞曰……曰拜,曰兴,曰平身。」《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入城见帝,拜于殿阶之下。帝赐平身。」
《漢語大詞典》:兴辞(興辭)
(1).起立辞谢。礼记·曲礼上:“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孔颖达 疏:“兴,起也。客既卑,故未食,必先捉饭而起,以辞谢主人之临己也。”
(2).犹告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酒数行,叟兴辞,曳杖而去。”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二幕:“ 陈定生 、 吴次尾 二人兴辞。”
《漢語大詞典》:拜兴(拜興)
谓跪拜和起立。 唐 常衮 《贺册皇太后表》:“候金册以拜兴,承瑞宝以俯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信口称呼,亲翁忽为亲妈;无心赞喝,该拜反做该兴。”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虞博士 走上香案前, 迟均 赞道:‘跪。升香。灌地。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復位。’”参见“ 拜起 ”。
分類:跪拜起立
《漢語大詞典》:拜起
跪拜起立。古时多为祭拜或行礼的一种仪态,常多次重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岂有身带三綬,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叛者乎……行步拜起,何以为容?”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知恤下人,躬自暴露,拜起灵坛,勤亦至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翁照 ﹞平生有谦癖,拜起紆迟。”
《漢語大詞典》:起肩
扛上重物后起立;上肩。 清 叶梦珠 《阅世编·释道》:“工取木干及巨絙数根,遍缚壁上,众属干上,齐声起肩,殿随而转,一壁不移,寸瓦不动。”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三:“任凭轿子再重,在号上起肩时,绝不说重。”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三:“灌水怕没有效力,赶快送医院,你们起肩吧, 孟春 。”
《漢語大詞典》:走尸(走屍)
谓死尸起立行走。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尸奔:“若与死者对足,则生者阳气尽贯注死者足中,尸即能起立,俗呼为走尸,不知其为感阳也。”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回头看那老妇人,已站起来了,直着腿,白瞪着眼。原来不是活,是走了尸。”
《國語辭典》:诈尸(詐屍)  拼音:zhà shī
传说人的尸体在入殓前,可因外在感应,如猫犬等行经其侧而突然挺立的奇异现象。
《國語辭典》:一馈十起(一饋十起)  拼音:yī kuì shí qǐ
吃一顿饭要站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淮南子。泛论》:「禹之时,以五音听治,……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分類:起立事务
《国语辞典》:布拉克  拼音:bù lā kè
Georges Braque
人名。(西元1882~1963)法国画家。与毕加索共同发起立体主义绘画运动。早期绘画受印象派(尤其是莫内与毕沙罗)影响,后受塞尚影响,西元一九○六年曾短期参加野兽派绘画活动。布拉克的画风,是将立体面二次元性的分析所得而完成的抽象画;即将灰色、棕色、黑色等以单色画方式处理,以砂和锯木等材料融入画面,也使用贴纸技巧绘画。代表作有〈弹吉他的人〉、〈埃斯塔克之马〉、〈吹笛者〉等。
《國語辭典》:拍案而起  拼音:pāi àn ér qǐ
拍打桌面,猛然站起,形容十分震怒。如:「听闻人质被撕票,警政署长拍案而起,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