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赵彦伦,字懿士,号云持,合肥人,道光诸生,同治举孝廉方正。著《无心轩诗集》
赵云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云龙,四川荣昌县人,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四川乡试举人,康熙六十年辛丑科会试中式第106名,磨勘除名。雍正六年,选补广安州学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9—1814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殿试第三,授编修,历广西镇安知府,官至贵西道。曾佐两广总督李侍尧幕。晚主讲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又精史学。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赵翼,字云崧,号瓯北,阳湖人。乾隆辛巳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贵西兵备道。有《瓯北集》。
全台诗
赵翼(1727~1814),字云松,又字耘松,号瓯北,晚署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冬,授广西镇安府知府,曾开府仓以周民急。乾隆三十五年(1770)调广东广州府,次年擢贵州贵西兵备道。后出任县令。乾隆五十二年(1787)因台湾林爽文之役,尝佐闽浙总督李侍尧幕。赵翼计谋调兵遣将,擘画军需,所提制敌策略,卓越中肯,李侍尧倚之如左右手。乾隆五十三年(1788)春,林爽文被捕,赵翼以军事已毕,请辞归,坚决不受封赏。晚年归乡里,以著述自娱。在诗坛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著有《皇朝武功纪盛》、《二十二史劄记》、《瓯北诗话》、《瓯北诗集》等〖参考《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台银本、《清耆献类徵选编》,台银本。〗。  赵翼在清代诗坛颇具影响力,论诗不标举宗派;而其诗学精神实从宋诗来。擅长以平铺直叙的手法写诗,似嘲似谑,洪亮吉因此谓其作「如东方正谏,时带诙谐」;袁枚则称其诗:「忽正忽奇,忽庄忽俳。稗史方言,皆可闻入」。以下所收,乃以嘉庆壬申(1812)湛贻堂版《瓯北集》为底本,参考湛贻堂版《瓯北诗钞》、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而来。(施懿琳撰)
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翼(1727—1814)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试探花。曾任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中年辞官归里,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诗与袁枚齐名,并称“袁赵”,袁赵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与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曾作五言排律《题黄鹤楼十六韵》,有“楼真千尺回,地以一诗传”之句。
赵寅永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赵寅永(朝鲜语:조인영,1782年—1850年),朝鲜王朝后期大臣,丰壤赵氏势道政治的核心人物。字羲卿,号云石,本贯丰壤,是朝鲜翼宗妃神贞王后赵氏的叔父。朝鲜纯祖年间科举及第进入政界,朝鲜宪宗时得势,官至领议政,并在1839年主导镇压天主教的“己亥邪狱”。宪宗末年失势,朝鲜哲宗即位后重新出任领议政,并死于任上,谥号“文忠”。此外他在金石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遗著《云石遗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赵钟麒(1863~1936),字麟士,号云石,别署畸云,晚号老云、老云,清台湾府治清水寺街(今台南市)人。幼时曾入府城富绅吴朝宗家塾,与其长子吴天诚共读诗书古籍,并习书法。光绪四年(1878)入泮,列邑庠生,曾入台南崇文及蓬壶两书院就读,同时为蒙馆师。与郡城青年名流吴国华、苏哲如、王景、陈春木、张嵌等交游。光绪十三年(1887)因岁试成绩优异,补廪生;其后四次赴福建参加乡试,皆未能如愿取中。光绪十七年(1891)与许南英、蔡国琳、胡殿鹏、陈渭川等于台南创立「浪吟诗社」。乙未割台后,任台南地方法院通译。明治三十年(1897)许南英返乡扫墓,赵氏邀之与蔡国琳、胡殿鹏重振「浪吟诗社」。明治三十九年(1906)又与蔡国琳、连雅堂、胡殿鹏等台南诗友创办「南社」,并继蔡国琳之后于明治四十二年(1909)担任社长,直至昭和十一年(1936)过世,始由黄欣接任。昭和五年(1930),赵氏与连雅堂、洪铁涛等友人创办休閒性质的杂志《三六九小报》,由长子赵雅福(剑泉)任发行人兼主编。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谓赵氏有《畸云小稿》诗集,由台南铨文堂刊印,不著发行年月,共计诗一百九十二首,古、今体诗兼善,惜今尚未得见。〖参考卢嘉兴〈记台南府城诗坛领袖赵云石乔梓〉,《台湾研究汇集》第十五辑,1976年9月30日;石万寿〈赵云石乔梓诗文初辑—诗〉,《南瀛文献》,二十八卷,1983年6月。 〗今赵氏诗作乃自《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庆飨老典录》、《鸟松阁唱和集》、《采诗集》、《台湾文艺丛志》、《寿星集》、《栎社课卷》、《台湾时报》、《开元寺徵诗录》、《东阁倡和集》、《三六九小报》、《诗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台湾诗醇》、《铁峰诗话》、《拾零集》、《瀛海诗集》、《潜园寓录》、《蕉窗随笔》、《南瀛诗选》、卢嘉兴〈记台南府城诗坛领袖赵云石乔梓〉(简称卢本)、石万寿〈赵云石乔梓诗文初辑—诗〉(简称石本)等报刊杂志及其他相关研究论文,辑录编校,并依写作时间先后呈现。(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赵毓松(1899—1971)号云鹤,别字木公,化名邵松。贵州黎平人。中国青年党头目之一。1923年因反对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而脱离国民党,周旋于军阀袁祖铭、吴佩孚间,后加入中国青年党,抗战时期,汪精卫投降日本组建南京国民政府,赵以青年党名义参加汪伪政府,历任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农矿部部长、司法行政部部长、考试院铨叙部部长等职。晚年流寓东京,1971年因愤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而服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