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敛屦(斂屨)
犹摄足。踮起足走路,表示敬肃。 唐 郎士元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诗:“敛屨入寒竹,安禪过漏声。”
分類:走路
《漢語大詞典》:跮踱
走路时忽进忽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 韩 思不治则去此莫适,而治之诚无术。往復跮踱,以手搓体。” 清 朱方蔼 《集璜川书屋观伏波铜鼓同企晋述庵张策时凌祖锡联句一百二十韵》:“解带步跮踱,捃摭穷冥搜。”
分類:走路
《国语辞典》:跳窜(跳窜)  拼音:tiào cuàn
走路跳跃的样子。《老残游记》第八回:「遂跳窜跳窜的走过去了,嘴里还喊著:『好走!好走!』」
分类:走路跳跃
《國語辭典》:跟脚(跟腳)  拼音:gēn jiǎo
1.北方方言。指鞋的松紧合适,行走时不会脱落。如:「这鞋蛮跟脚的,穿起来很舒服。」
2.来历、底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又不曾查得奸人跟脚出,报得冤仇。」也作「根脚」。
3.随从、贴身仆从。如:「这跟脚对主人蛮忠心的。」
4.即刻、马上。如:「你刚走,他跟脚就来了。」
5.脚下。《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此地已是泰山跟脚,从此便一步一步的向上行了。」
《漢語大詞典》:般跚
蹒跚。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盘旋曲折的样子。
《國語辭典》:转圈(轉圈)  拼音:zhuàn quān
绕著中心点旋转。如:「这段舞蹈有许多转圈的动作,难度较高。」
《国语辞典》:点脚(点脚)  拼音:diǎn jiǎo
瘸子走路时,一脚作点地的样子。也作「痶脚」。
《漢語大詞典》:偻步(僂步)
弯下身子走路。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崤函 天险……傍壁陡上,神悸魂栗。因舍骑僂步,则膝每着胸。”
《漢語大詞典》:浪跄(浪蹌)
踉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水浒传》第三七回:“只见那个使枪棒的教头从人背后赶将来,一隻手揪住那大汉头巾,一隻手提住腰胯,望那大汉肋骨上只一兜,浪蹌一交,颠翻在地。”《水浒传》第三九回:“﹝ 宋江 ﹞再饮过数杯,不觉沉醉……浪浪蹌蹌,取路回营里来。”
《漢語大詞典》:阆伉(閬伉)
走路不稳的样子。 宋 苏舜钦 《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宅》诗:“狂歌互喧传,醉舞迭閬伉。”
分類:走路不稳
《漢語大詞典》:踵踵跌跌
走路不稳的样子。《荡寇志》第七四回:“少顷,衙内带着 拨火棒 、 愁太平 ,又一个亲随,已有三四分醉了,踵踵跌跌的进来。”
分類:走路不稳
《国语辞典》:痿不忘起  拼音:wěi bù wàng qǐ
下肢萎缩麻木的人仍想站起来走路。比喻意志坚强,却无从实现愿望。语本《史记。卷九三。韩信传》:「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势不可耳。」
《漢語大詞典》:央央跄跄(央央蹌蹌)
犹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替 张茂实 戴上巾帽,穿了衣裳。叫人抬了打毁存剩的器皿,央央蹌蹌的同 智姐 走了回去。”
分類:走路不稳
《國語辭典》:鸭步鹅行(鴨步鵝行)  拼音:yā bù é xíng
比喻走路缓慢。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肚叠胸高,鸭步鹅行。出门来呵怕不道桃花扇影。」也作「鹅行鸭步」。
《漢語大詞典》:行不从径(行不從徑)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亦作“ 行不由径 ”。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譬夫行不由径,非所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