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2,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刘赞
廖匡图(字 赞禹 别称 廖光图、廖图、廖正图 改 )
任赞(字 希度 )
石敬赞(字 德和 )
李赞华( 李倍、东丹慕华 别称 耶律倍 突欲 赞华 文献钦义皇帝 庙号 义宗 )
石光赞
范赞时
后赞
刘赞
白重赞
林赞
朱令赞
孟昶(字 保元 世称 后蜀嗣主孟昶、后蜀后主 别称 后蜀嗣主 名 仁赞、承赞 秦国公、楚王 恭孝 )
释赞宁( 高 通慧大师 圆明、圆明大师 )
其它辞典(续上)
何瓒(别称 何赞 )刘赞
廖匡图(字 赞禹 别称 廖光图、廖图、廖正图 改 )
任赞(字 希度 )
石敬赞(字 德和 )
李赞华( 李倍、东丹慕华 别称 耶律倍 突欲 赞华 文献钦义皇帝 庙号 义宗 )
石光赞
范赞时
后赞
刘赞
白重赞
林赞
朱令赞
孟昶(字 保元 世称 后蜀嗣主孟昶、后蜀后主 别称 后蜀嗣主 名 仁赞、承赞 秦国公、楚王 恭孝 )
释赞宁( 高 通慧大师 圆明、圆明大师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闽人。唐末举进士。为人明敏,通于吏事。李存勖为太原节度使时辟为判官,及存勖建后唐,拜瓒谏议大夫,已而留守太原,时孟知祥为马步军都虞候,以军礼事瓒,瓒常绳以法,知祥不乐。明宗即位,以瓒为西川行军司马,入成都。及知祥建后蜀,罢瓒司马,置之私第,饮恨而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933 《全唐诗》误作何赞。闽(今福建福州)人。唐末举进士及第。事晋王李存勖为太原节度判官。天祐十九年(922)代知太原留守事。后唐庄宗时,拜谏议大夫。明宗时,进秩仆射,除西川节度副使。孟知祥奏改为西川行军司马。孟举兵后,罢司马之职,退居私第而卒。《新五代史》有传。《全唐诗》存其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魏州人。幼力学,后举进士,为判官。后唐明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后拜秘书监,为秦王李从荣傅,从容讽谏,率以正道。及从荣败,赞长流岚州,末帝清泰初赦还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35 赞,一作瓒,误。魏州(今河北大名)人。昭宗天祐二年(905)登进士第。初为魏州节度使罗绍威判官,累迁金部员外郎。后唐时,历比部郎中、知制诰。明宗天成二年(927),拜中书舍人。长兴时,改御史中丞,迁刑部侍郎。四年(933),以秘书监为秦王李从荣傅。不久,秦王诛死,赞流配岚州。末帝清泰二年(935),诏归田里,道中病卒。作举子时曾赠诗罗隐,劝其归隐。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鉴诫录》卷八。《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九
赞。魏州人。少举进士。累迁户部员外郎。后唐天成中历知制诰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兼秦王傅。秦王得罪。长流岚州。清泰二年诏归田里。卒年六十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虔州虔化人,字赞禹。廖爽子。仕楚。善文辞,授江南观察判官。马希范时选为天策府学士。居数年,卒官。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其名又有作图、正图、光图者,皆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改。字赞禹,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本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匡图等遂举族奔湖南。楚王马殷辟为江南观察判官。后楚开天策府,与李宏皋、徐仲雅、刘昭禹等人并为天策府十八学士。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南唐书》卷二九、《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匡图文学博赡,与李宏皋诸人俱以文藻知名。辛文房称其诗“警策极多,必见高致”(《唐才子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廖氏家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廖匡图集》1卷,皆佚。《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希度。后梁太祖开平初登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贬房州司马。明宗天成元年,自太子左庶子为工部侍郎。四年,改左散骑常侍,判大理卿事。长兴四年,历任户部、刑部、兵部侍郎。坐秦王李从荣事而长流。后晋高祖天福四年,自工部侍郎改兵部侍郎。能诗。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希度。后梁太祖开平初年登进士第。后梁时任翰林学士。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贬房州司马。明宗天成元年(926),自太子左庶子为工部侍郎。四年,改左散骑常侍,判大理卿事。长兴四年(933),历任户部、刑部、兵部侍郎。坐秦王李从荣事而长流。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自工部侍郎为兵部侍郎。卒年不详。事迹散见新、旧《五代史》及《册府元龟》卷四七五。《类说》卷五四引《玉堂闲话》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文·卷八百五十
赞。后唐明宗朝以太子左庶子迁工部侍郎。晋天福四年为兵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 【介绍】: 五代时沙陀部人,字德和。石敬瑭弟。少无赖,窜身民间。敬瑭使人求之,补太原牙将。累迁曹州防御史。后晋出帝开运中,为曹州节度使,恣为暴虐,故召还。张彦泽兵犯京师,敬赟夜走坠沙濠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9—936 契丹主阿保机长子,本姓耶律氏,名倍,小字突欲,契丹迭刺部霞濑县人。初立为皇太子,复为东丹王。父死,其弟为帝,赞华遂于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奔后唐。赐姓东丹,更名慕华,授怀化军节度、瑞、慎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二年复赐姓李,名赞华。转义成、昭信节度使。清泰三年(936),末帝遣人杀之于洛阳。后晋高祖追赠为燕王。辽兴宗谥文献钦义皇帝,庙号义宗。生平见《新五代史》卷七二、卷七三,《辽史》本传,《资治通鉴》卷二七七至卷二八〇。赞华好学,通阴阳,知音律,兼精技术。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善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图》、《千鹿图》,皆入宋秘府。《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兖州瑕丘人。后汉高祖拜为飞龙使。杨邠执政,久不得迁,遂共谋杀邠。邠死,赞与同党更侍隐帝侧,以防间言。隐帝兵败,赞奔兖州,为慕容彦超执送京师,后周太祖诛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前蜀。后主王衍时为嘉州司户。工画人物、花鸟及龙水,迹意兼善。时学士韩昭狎宴后宫,赞绘《陈后主三阁图》,并作歌以谏,衍不能用,亦不罪之。有《玉堂集》,又编有《蜀国文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9—970 【介绍】: 宋宪州楼烦人。其先沙陀部族。少从军,有勇武。历仕后汉、后周。广顺中授义成军节度,曾亲部丁壮塞河筑堤,得诏书褒美。从周世宗征刘崇、太原、淮南,屡立战功,累迁彰义军节度。宋初,加检校太尉,改镇泾州。开宝二年,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奉朝请。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5 【介绍】: 五代时庐州舒城人。朱匡业从子。矫捷善射。初为小校,累迁镇南军节度使。南唐李煜开宝八年,宋师围金陵,令赟率兵赴难,以火油烧北船,适北风反焰,不战而溃,令赟投火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65 【介绍】: 五代时后蜀国君。字保元,初名仁赞。孟知祥第三子。知祥称帝,昶为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嗣位。大将李仁罕恃功骄横,昶于朝堂执杀之,满朝慑服。又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年,适逢中原多故,以据险无事,遂奢侈淫靡,至以七宝饰溺器。宋太祖乾德三年降宋,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旋卒,谥恭孝。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9—965 字保元,初名仁赞,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人。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明德元年(934)继位,史称后主。在位32年,奢侈无度,然好学能文。广政二十八年(965)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其年卒。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唐诗汇评
孟昶(919-965),初名承赞,字保元,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蜀主知祥第三子。后蜀明德二年(935)嗣位,在位二十八年,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卒,谥恭孝。《全唐诗》存诗一首。词学图录
孟昶(919-965 )五代后蜀国君,初名仁赞,字保元。孟知祥第三子。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昶字保元。初名仁赞。先主第三子。起家西川节度行军司马。先主称号。进检校太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主殂。袭位。仍以明德纪元。五年改元广政。二十八年。宋师入成都。后主降。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越七日薨。年四十七。赠尚书令。追封楚王。谥恭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1001 【介绍】: 宋僧。德清人,俗姓高。幼出家杭州龙兴寺,受业于祥符寺。精南山律,时称“律虎”。兼通六经史书庄老百氏之学。吴越王钱镠署为两浙僧统。随钱俶入朝,太宗召对于滋福殿,赐号通慧大师。真宗咸平初加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卒谥圆明。奉诏撰有《宋高僧传》,另有《物类相感志》、《荀谱》、《内典集》、《外学集》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9—1001 俗姓高,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明宗天成间,于杭州祥符寺出家。习《南山律》,时称为“律虎”。诗文俊捷,又称为“文虎”。任两浙僧统数十年,赐号明义宗文。吴越纳土,随钱俶入汴京,宋太宗召对,改号通惠大师。不久奉诏撰《宋高僧传》30卷。晚年住汴京天寿寺。《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六、《十国春秋》卷八九有传。著有《宋高僧传》,记唐高宗至宋初三百年间六百多位僧人事迹。另著《大宋僧史略》、《笋谱》、《传载》等书。《宋高僧诗选》、《吴郡志》、《瀛奎律髓》、《南村辍耕录》、《吟窗杂录》等书存诗7首,断句8,《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全宋诗
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左街僧录通慧大师文集序》)。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加谥圆明。有《内典集》一百五十二卷,《外学集》四十九卷。《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唐诗补逸
赞宁,德清高氏子。出家杭州龙兴寺,吴越武肃王署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入宋,至道二年示寂。诗二首。(《全唐诗》无赞宁诗)全宋文·卷四○
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其先渤海人,隋末徙居德清县(今浙江德清)。吴越宝正中,舍身杭州灵隐寺为僧,已而入天台山。精于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太宗尝召对,赐号「通慧大师」,命充史馆编修。后住东京天寿寺,知西京教门事,充东京右街僧录,寻迁左街。咸平四年卒,年八十三。谥圆明大师,葬龙井。所著有《宋高僧传》三十卷(存)、《大宋僧史略》三卷(存)、《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等。见王禹偁《小畜集》卷二○《通惠大师文集序》,《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释氏稽古略》卷四,《十国春秋》卷八九本传,陈垣《释氏疑年录》卷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赞宁。姓高氏。其先世渤海人。天祐中。师生于吴兴郡之德清金鹅别墅。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宗。著述毗尼。时人谓之律虎。文学日茂。声望日隆。武肃诸王公族咸慕重之。署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诏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改赐通慧。诏修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又诏撰三教圣贤事一百卷。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咸平初加右街僧录。师又著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偁作文集序。极其赞美。及有书称其文辞。末云。所谓时雨降矣。日月出矣。灌溉爝火复何为哉。至道二年示寂。葬龙井坞。崇宁四年加谥圆明。 赞曰。 学富道充 名闻邦国 纶巾屡膺 爰宠其职 史馆译场 削浮纂实 曰古曰今 光明罔极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释赞宁,姓高氏,德清人。初出家于馀杭祥符,后栖灵隐,习南山律宗,著述毗尼,时称“律虎”。钱武肃王钦其声望,署为两浙僧统。宋太祖徵入京锡,号“通慧”,兼赐紫衣。淳化三年,兼翰林史馆编修。宁博物强记,辩语纵横。尝著《通论》,有驳董仲舒、难王充、斥颜师古、證蔡邕非史通等说,王禹偁深服之。兴国三年,太守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更号“通慧”。七年敕修《高僧传》,与新译经同入藏。端拱元年,书成,都三十卷,曰《有宋高僧传》,令弟子显忠拜表进纳,有敕嘉许。略云:“一乘妙道,六度玄门。代有奇人,迭恢圣教。若无纂述,何以显扬。繄尔真流,栖心法苑,成兹编集,颇效辛勤。备观该总之能,深切叹嘉之意。”其所进《高僧传》已令僧录司编入大藏。今赐绢三千匹,至可领也,故兹奖谕,想宜知之。又诏撰《三教圣贤事》一百卷。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事。咸平中加右街僧录。年七十,入至道九老会,后二年示寂,塔龙井坞。所著更有《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偁为之序,极其赞许。宁博闻多识,虽张茂先不能远过。徐常侍铉仕江南日,尝襆被入直澄心堂,至飞虹桥,马辄不进,裂鞍断辔,箠之流血,掣缰却立,铉遗书赞宁。宁答曰: “下必有海马骨,水火俱不能毁,惟沤以腐糟,随毁者是也。”铉斸之,去土丈馀,果得巨兽骨。上胫可长五尺,膝面下长三尺,髀骨若段柱然,积薪焚三日不动,以腐糟沤之,遂烂焉。徐谔尝画牛一辐,昼啮草栏外,夜则归卧栏中,持以献后主煜,煜献之宋,太宗以示诸臣,无能辨其理。宁曰:“南倭海水或灭,滩碛微露。倭人拾方,诸蚌腊中有馀泪,和色著物则昼隐夜见。沃焦山或风烧飘击,有石落海岸,滴水碧色,染物则昼见夜隐,此二形殆二物所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