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八分书。世次不详。事见《书史会要》卷五。《书苑菁华》卷一七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乞黎拔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又作弃芒论芒赞。唐时吐蕃第二代赞普。公元650至676年在位。松赞干布孙。即位时年幼,由大相禄东赞掌理国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或646—714或715 【介绍】: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6—715? 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弱冠登进士,高宗上元二、三年(675、676)间,举制策甲科,历任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高宗时奉命宣谕岭南邕、严二州,叛者尽降,高宗甚嘉之。酷吏来俊臣构陷同平章事狄仁杰、知御史大夫事李嗣真等,李峤挺身直其枉状,忤旨出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司马。后以文章受知武后,三度拜相,并领修《三教珠英》。中宗复位,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景龙三年(709)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即位(710),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张说《五君咏》誉其“才华乃天授,……新诗贯宇宙”。曾与杜审言、骆宾王、苏味道、崔融诸人唱和,跻身初唐诸名家间,颇善乐府歌行,长篇流畅而见情韵。其诗注本有今人徐定祥《李峤诗注》。《杂咏》诗120首曾单行,玄宗天宝时张庭芳作注,有日本《佚存丛书》本,日本又存古钞本数种。《全唐诗》存诗5卷。《全唐诗逸》补诗6首,然一作李桥。《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弱冠登进士第,举制策甲科。圣历初,累官至鸾台少监、知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罢为成均祭酒,长安三年复为相。张易之败,眨通州刺史,数月后召回,神龙二年为中书令,次年加修文馆大学士,封赵国公,以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罢知政事,除怀州刺史,致仕。玄宗立,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所作人多传讽,与苏味道齐名,人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有《李峤集》五十卷,已佚。今《李峤集》三卷乃明人所辑。《全唐诗》编诗五卷。
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举进士。累迁麟台少监。圣历初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转成均祭酒。罢知政事。检校文昌左丞。长安三年。复以本官平章事。中宗朝封赞皇县公。拜中书令。加修文馆大学士。进封赵国公。元宗践位。以中宗时峤密表相王诸子勿留京师。下制放斥。寻起为卢州别驾。卒年七十。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多传讽。……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唐诗品》
唐初诸子,词心共艳,律调俱扬,不可尚已。而擅古作者,宋、李二君之宗,尤为炳著。延清之七言,裁茂郁之幽思,按鸿朗之疏节,品第梁陈,固已含跨其上;而巨山五言,词华英净,节奏铿谐,置之晋、宋之间,则潘岳之流调,惠连之靡富,微波尚传,不当擅美。若复湔其泾杂,骋其长驾,则七子之流,未知上下其论。
唐音癸签
汉称“苏李”,唐亦曰“苏李”,以今论之,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延硕七言,尤富风华,亦复又难为李尔。
《诗源辨体》
李峤五言古,平韵者止“奉诏收边服”一篇声韵近古,馀皆杂用律体;仄韵者虽忌鹤膝,而语自工。七言古调虽不纯,而语亦工。五言律在沈、宋之下,燕、许之上。其咏物一百二十首中有极工者。七言律二篇稍近六朝,然颇称完美。
三唐诗品
其源远祖文通,近规江令。才多略格,每见率尔成篇。七言骋妍,有陈宫艳体。《汾阴》之作,盛传当时,亦只以章尾四言跌宕,振起全篇,前路铺排,已无深致。咏物累牍,取成事类,风味无成,角巧分题,源出梁陈杂体;试帖之兴,其滥觞矣。
吐蕃赞普弃隶蹜赞 朝代:武周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九
弃隶蹜赞。器弩悉弄赞普子。长安三年嗣立。景龙二年遣使俄宗请昏。以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妻之。天宝十载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1 【介绍】: 唐赵州高邑人。李从远子。年十余岁,会中宗祀明堂,以近臣子弟执笾豆,岩进止中礼,授右宗卫兵曹参军。历洛阳尉,累迁兵部郎中,进谏议大夫,封赞皇县伯,终兵部侍郎。善草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赵州高邑(今河北高邑)人。中宗时太府卿李从远之子。10余岁入仕。玄宗时历官洛阳尉,迁兵部郎中。开元末为谏议大夫,封赞皇县伯。天宝四载(745)任给事中。六载至八载任礼部侍郎,知贡举3年。官至兵部侍郎,约卒于天宝十载前后。《新唐书》有传。《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录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岩。德宗朝礼仪使判官司门郎中。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玄宗天宝三载(744)前任右武卫录事。天宝中历仕司勋郎中、考功郎中。宝应、广德间任兵部郎中,封赞皇县开国男。永泰初授谏议大夫,仕终给事中。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常衮《授李收谏议大夫制》。与楼颖有交往。芮挺章选其诗2首入《国秀集》,署名李牧,《全唐诗》存此诗2首,改署李收,下注“一作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776 【介绍】: 唐赵郡人。字贞一。第进士。幼孤,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士多慕向。肃宗时累官给事中,进工部侍郎。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以治行封赞皇县子。代宗欲相之,惮载而止,遂郁愤而卒,年五十八。赠吏部尚书,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9—776 字贞一,排行十五,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之父。玄宗天宝七载(748)进士及第,调缑氏县主簿。十三载,受辟为安西节度使府判官,与岑参同在幕中。安史乱起,肃宗驻灵武,栖筠选精兵七千赴难,擢殿中侍御史。肃宗至德二载(757),累迁吏部员外郎、山南防御观察使。后历仕给事中、工部侍郎,遭元载忌,出为常州刺史,封赞皇县子。代宗大历三年(768)任苏州刺史,加御史大夫,七年入京任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十一年病卒,赠司徒,谥文献。生平详见《新唐书》本传、权德舆《李栖筠文集序》。有文集,早佚,《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栖筠字贞一。赵人。第进士。累擢工部侍郎。进银青光禄大夫。封赞皇县子。授浙西都团练观察使。召拜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赠吏部尚书。谥文献。
刘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796 【介绍】: 唐徐州彭城人,字公佐。刘汇子。少以门荫入仕,累授鄠县丞。代宗初,杨炎荐之,累授侍御史、浙江道观察判官。德宗建中中,炎为相,擢为歙州刺史,迁常州刺史,以勤干闻。贞元三年,再迁宣州刺史、宣歙池都团练观察使。赞不知书,但以强猛立威。在宣十余年,厚敛殖货,务贡奉以希恩,子弟皆亏庭训,人士鄙之。卒谥敬。
尚结赞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6 【介绍】: 唐时吐蕃大相。曾助浑瑊破朱泚,德宗违约不与地,由是结怨。贞元二年,大举侵扰泾、陇、邠、宁,陷盐、夏、麟等州。三年,结赞与浑瑊盟于平凉,将盟,伏兵发,城仅得脱。其后,屡扰泾、陇等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吐蕃第五代赞普。又译墀松德赞、乞黎苏笼猎赞。755年,弃松德赞即赞普位,同年末,中原爆发了安禄山叛乱。弃松德赞在三尚(尚野悉、尚悉东赞、尚赞摩)、一论(论悉诺,blon stagsgra klu khong,即马重英)辅佐下,乘乱进占陇右,直逼凤翔、邠州(今陕西彬县)。763年(唐广德元年),马重英突入长安,立雍(邠)王守礼子广武王李承宏为帝,留长安15日,退出。764~781或786、787年, 吐蕃连下凉州、甘州、肃州、沙州, 直到848年奄有河西之地八十五年之久。唐朝被迫于765年、767年两次与吐蕃在长安会盟,783年双方会盟于清水,划定边界。787年,吐蕃又企图利用朱泚之变后的形势于平凉(今属甘肃)劫盟,谋杀唐廷对抗吐蕃的主要将领浑瑊等人。是时,吐蕃武力强盛,北接回鹘(789~790年曾与回鹘激烈争夺北庭),西抗大食,东南降服南诏,南征天竺,立碑于恒河北岸,成为吐蕃武功最盛时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人。德宗建中元年,以礼部郎中为荆、襄等道黜陟使。迁吏部郎中。为中书舍人,知建中三年贡举。旋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时河北、河南连兵不息,庸调不给,乃请借富商钱,以济国用,京师大扰。四年,又请税间架,算阡陌,怨声满天下。其年,朱泚反,德宗奔奉天,乃贬赞播州司马。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赞。建中时为吏部郎中黜陟使。贬播州司马。贞元中位户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805 【介绍】: 唐怀州河内人,字相明。穆宁子。释褐为济源簿。父被诬贬官,赞号泣上诉,遂得雪。历迁侍御史、分司东都。出为郴州刺史,复入拜刑部郎中。德宗嘉其才,擢御史中丞。裴延龄欲曲贷属吏,赞三执不可,延龄诬赞不平,遂贬饶州别驾。久之,授虔、常二州刺史。宪宗立,进宣歙观察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8—814 【介绍】: 唐赵郡人,字弘宪。李栖筠子。少好学,能属文,为太常博士,尤精国朝故实。宰臣李泌、窦参推重其才。宪宗立,召为翰林学士,转中书舍人。累官至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封赵国公。吉甫连蹇外迁十余年,详闾里疾苦,患方镇贪恣,乃从容为帝言,使属郡刺史得自为政。德宗姑息藩镇,有终身不易地者,吉甫为相岁余,易三十六镇。暴病卒,赠司空。所论著述甚多,有《六代略》、《元和郡国图》、《国计簿》、《百司举要》等,皆行于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14 字弘宪,排行三,赞皇(今属河北)人。御史大夫李栖筠之子,李德裕之父。以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累官至驾部员外郎。德宗贞元八年(792)出为明州长史,转忠、郴、饶三州刺史。宪宗立,征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元和二年(807)擢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次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元和六年复入相。卒谥忠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一生著述甚富,今唯《元和郡县图志》尚残存34卷。《全唐诗》存诗4首,其中3首与武元衡相唱和,语言典雅清丽。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吉甫(758—814) 唐代政治家、地理学家。字弘宪。赵郡赞皇县(治今河北赞皇县赞皇镇)人。历官太常博士、中书舍人等职,官至宰相、淮南节度使。他修撰于唐元和年间的《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而又较为完整的一部全国性地方总志,其中对黄鹤楼的始建作了介绍,并明确写出命名的缘由——“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为后代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留下了确切的资料。
全唐文·卷五百十二
吉甫字宏宪。赵郡人。御史大夫栖筠子。宪宗朝为翰林学士。转中书舍人知制诰。元和二年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赞皇县侯。徙赵国公。出为淮南节度使。六年复入秉政。九年卒。年五十七。赠司空。谥曰敬宪。改谥忠懿。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今属福建)人。中唐时禅僧。初于本州大中寺出家,后至洪州,嗣百丈怀海。归住福州古灵寺,世称古灵和尚。聚徒10余年而卒。《祖堂集》卷一六、《景德传灯录》卷九有传。后书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五子。字赞。封齐王,领齐州都督。溺情群小,尤好弋猎,长史权万纪屡犯颜切谏,祐遣人射杀之。后起兵,帝诏讨之,执送京师,贬为庶人,赐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祐,《全唐诗》作祜,误。兹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唐高祖弟蜀王湛之后。父纂,宪宗元和间任江陵录事参军。生平事迹不详。贯休有《赠李祐道人》诗,年代相距过远,疑非一人。《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