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松醪题赋
 
续离骚


《苏轼文集》卷一〈中山松醪赋〉
始予宵济于衡漳,车徒涉而夜号。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郁风中之香雾,若诉予以不遭。岂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于鸿毛。效区区之寸明,曾何异于束蒿。烂文章之纠纆,惊节解而流膏。嗟构厦其已远,尚药石而可曹。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尔灰烬之中,免尔萤爝之劳。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烹熬。与黍麦而皆熟,沸春声之嘈嘈。味甘馀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内府之烝羔。酌以瘿藤之纹樽,荐以石蟹之霜螫。曾日饮之几何,觉天刑之可逃。投拄杖而起行,罢儿童之抑搔。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遨。跨超峰之奔鹿,接挂壁之飞猱。遂从此而入海,渺翻天之云涛。使夫嵇、阮之伦,与,八仙之群豪。或骑麟而翳凤,争榼挈而瓢操。颠倒白纶巾,淋漓宫锦袍。追东坡而不可及,归餔歠其醨糟。漱松风于齿牙,犹足以赋《远游》而续《离骚》也。
典故
宋玉赋高唐

相关人物
宋玉

参考典故
云雨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高唐赋〉~875~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对兮若松榯。其少进也,?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神女赋并序〉~886~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
典故
太液池赋清景


《后山诗话》
太祖夜幸后池,对新月置酒,问:「当直学士为谁?」曰:「卢多逊。」召使赋诗。请韵,曰:「些子儿。」其诗云:「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太祖大喜,尽以坐间饮食器赐之。
典故
天台赋里晴霞赤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游览·游天台山赋〉~495~
邈彼绝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绝而莫晓。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理无隐而不彰,启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标卑遥,瀑布飞流以界道。唐·李善注引支遁《天台山铭序》曰:「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悬霤千仞,谓之瀑布。飞流洒散,冬夏不竭。」天台山图曰:「赤城山,天台之南门也。瀑布山,天台之西南峰。水从南岩悬注,望之如曳布。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战国策》曰:『举标甚高。界道,谓为道疆界也。』《法华经》曰:『黄金为绳,以界八道。』」
典故
王郎赋从戎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军戎·从军诗五首〉~269~
唐·李善注引《魏志》曰:「建安二十年三月,公(曹操)西征张鲁,鲁及五子降。十二月,至自南郑。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曹操)〉~45~
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合、朱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西平、金城诸将曲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巴、汉皆降。复汉宁郡为汉中;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都尉……十二月,公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二十一年春二月,公还邺。三月壬寅,公亲耕籍田。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与其侯王来朝。天子命王女为公主,食汤沐邑。秋七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将其名王来朝,待以客礼,遂留魏,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国。八月,以大理钟繇为相国……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
典故
惜馀春
 
醉里仙人惜春曾赋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七〈李白一·惜馀春赋〉~3525~
天之何为令北斗而知春兮,回指于东方。水荡漾兮碧色,兰葳蕤兮红芳。试登高兮望远,极云海之微茫。魂一去兮欲断,泪流颊兮成行。吟清风而咏沧浪,怀洞庭兮悲潇湘。何予心之缥缈兮,与春风而飘扬。飘扬兮思无限,念佳期兮莫展。平原萋兮绮色,爱芳草兮如剪。惜馀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汉之曲兮江之潭,把瑶草兮思何堪?想游女于岘北,愁帝子于湘南。恨无极兮心氲氲,目眇眇兮忧纷纷。披卫情于淇水,结楚梦于阳云。春每归兮花开,花已阑兮春改。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飒兮情逾疾。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若有人兮情相亲,去南越兮往西秦。见游丝之横路,网春晖以留人。沈吟兮哀歌,踯躅兮伤别。送行子之将远,看征鸿之稍灭。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遥寄影于明月,送夫君于天涯。
典故
闲情赋

相关人物
陶潜


《陶渊明集》卷五《闲情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例句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和人问马卿。 牟融 写意二首

典故
相如赋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2~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典故
子云
 
扬雄才
 
扬雄赋

相关人物
扬雄

参考典故
扬雄未迁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偪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

例句

无人荐子云,太息竟谁辨。 储光羲 秋次霸亭寄申大

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 崔融 哭蒋詹事俨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张说 崔司业挽歌二首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韦济。天宝七载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子云尝燕居,作赋似相如。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 沈佺期 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王维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卢纶 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窦常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规谏扬雄赋,邅回贾谊官。 罗隐 寄侯博士

农桑子云业,书籍蔡邕家。 耿湋 题杨著别业

宁夸子云从,只为猎扶风。 苏颋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看取年年金榜上,几人才气似扬雄。 郑谷 赠杨夔二首

子云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韩愈 闲游二首

典故
鹦鹉赋

相关人物
祢衡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祢衡传》
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例句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鵔鸃冠。 严武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援笔便成鹦鹉赋,洗花须用桔槔泉。 方干 赠中岩王处士

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 李商隐 留赠畏之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鹡鸰。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貔貅环玉帐,鹦鹉破蛮笺。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正平赋鹦鹉,文考颂灵光。 权德舆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殷文圭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

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 王贞白 晓泊汉阳渡

凤皇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纪唐夫 送温庭筠尉方城

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 许浑 送从兄别驾归蜀

主将早知鹦鹉赋,飞书许载蛟龙笔。 钱起 送傅管记赴蜀军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典故
远游赋


《楚辞补注》卷五〈远游〉~63~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楚辞补注》卷第五〈远游〉~63~
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上为谗佞所谮毁,下为俗人所困极,章皇山泽,无所告诉。乃深惟元一,修执恬漠。思欲济世,则意中愤然,文采铺发,遂叙妙思,托配仙人,与俱游戏,周历天地,无所不到。然犹怀念楚国,思慕旧故,忠信之笃,仁义之厚也。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玮其辞焉。
典故
赵壹能赋
 
赵壹赋命薄

相关人物
赵壹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赵壹传》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后屡抵罪,几至死,友人救得免。……又作刺世疾邪赋,以舒其怨愤。曰:「……埶家多所宜,欬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初袁逢使善相者相壹,云「仕不过郡吏」,竟如其言。

例句

赵壹赋命薄,陈思多世忧。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赵壹赋命薄,马卿家业贫。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 甘露寺鬼 西轩诗

典故
中郎作赋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

例句

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 李峤

典故
仲宣赋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五十二〈论二·典论论文〉~2270~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典故
仲宣文章
 
仲宣诗赋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例句

仲宣新有赋,叔夜近无书。 李端 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杨巨源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礼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并序)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郎士元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并序)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