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殊姿
(1).特异非凡的资质。 汉 应瑒 《慜骥赋》:“怀殊姿而困遇兮,愿远迹而自舒。”
(2).不同的姿态;与众不同的姿态。 唐 杜甫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殊姿各独立,清絶心有向。”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漢語大詞典》:质性(質性)
资质,本性。《汉书·刘立传》:“ 立 少失父母,孤弱处深宫中,独与宦者婢妾居,渐渍小国之俗,加以质性下愚,有不可移之姿。”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序》:“眷然有归歟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宋 陈亮 《孙贯墓志铭》:“余爱其质性之颖悟也,不爱吾力而琢磨之,日引月长。”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六:“我们个性的高傲,假使不能从‘爱’增高其质性,他便成我们的诅咒。”
分類:质性资质
《國語辭典》:瑰丽(瑰麗)  拼音:guī lì
奇丽美好。《文选。张衡。西京赋》:「攒珍宝之玩好,纷瑰丽以奢靡。」
《漢語大詞典》:人资(人資)
人的资质形貌。 明 宋濂 《禄命辨》:“人资,天地以生。山林之民毛而方,谓得木气之多也;川泽之民黑而津,谓得水气之多也。”
《漢語大詞典》:赋质(賦質)
天赋资质。 明 宋濂 《赠梁建中序》:“余也赋质凡庸,有志弗强。” 明 高攀龙 《〈朱子节要〉序》:“学者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故赋质各别,成德亦殊。” 明 冯梦龙 《〈石点头〉序》:“且夫天生万物,赋质虽判,受气无别。”
分類:天赋资质
《漢語大詞典》:才性
(1).才能禀赋。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驥足哉?”孔丛子·连丛子下:“人之才性受天有分,若如君之论,则 成王 伯禽 虽致泰平,皆当以不圣蒙弗克负荷之罪乎?”《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若有民间良家子弟,才性可以教诲,愿就学者听。”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凡言平等者,必其物之才性、知识、形状、体格有可以平等者,乃可以平等行之。”
(2).资质性情。才,通“ 材 ”。世说新语·赏誉“诸人当来寻 温元甫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晋诸公赞》:“ 温几 ,字 元甫 , 太原 人,才性清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据相貌,凭才性,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
(3).才能和性格。世说新语·文学“ 钟会 作《四本论》”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魏志:“ 会 尝论才性同异,传於世。” 清 侯康 《补〈三国〉〈艺文志〉》卷四:“《傅嘏传》称 嘏 常论才性同异, 钟会 集而论之。”
《漢語大詞典》:仙材
非凡的资质。 宋 柳永 《洞仙歌》词:“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綰。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分類:非凡资质
《漢語大詞典》:琐质(瑣質)
(1).卑微的资质,也指资质卑微的人。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愚一揖清尘,偏容琐质,初怜淡以如水,后乃投而若漆。” 宋 曾肇 《谢史成受朝奉郎表》:“致兹琐质,均被鸿私。”
(2).犹贱躯。 唐 刘禹锡 《谢冬衣表》:“陛下至仁天覆,玄化风薰,颁以兼衣,賁兹琐质,降自天府,光於辕门。”
《漢語大詞典》:英资(英資)
颖异的资质。 汉 班固 《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 谢夷吾 ……英资挺特,奇伟秀出,才兼四科,行包九德。” 唐 刘长卿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诗:“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郑月流 英资秀拔,屈身佣贩,《琵琶亭》一作,情见乎词。”
分類:颖异资质
《漢語大詞典》:贱质(賤質)
卑贱的资质。用以谦称自己。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冉 曰:‘子前在 考城 ,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絶豪友耳。’” 北周 昙积 《谏周太祖沙汰僧表》:“贫道餘年贱质,寄命 关右 ,钦化承恩,得存道业。”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儿虽风尘贱质,然非好淫荡检者流。”
《漢語大詞典》:薄质(薄質)
(1).指资质鄙陋、才能低下的人。多为谦辞。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末涂幸休明,栖集建薄质。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宋 曾巩 《授中书舍人谢启》:“如 巩 者,识虑少通,襟灵多蔽……俾专史法,非薄质之能堪;遂掌训词,岂諛能之可称。”
(2).指柔弱单薄的身体。 晋 陆机 《为陆思远妇作》诗:“岁暮饶悲风,洞房凉且清。拊枕循薄质,非君谁见荣。”
《漢語大詞典》:资地(資地)
(1).资历和地位。宋书·赵伦之传:“我不言汝资地所任,要是外戚高秩次第所至耳。”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如资地至浅,勋劳未著,即使权领职任,令手下各有兵甲,俟其有立,即时进擢。” 清 全祖望 《吴职方传》:“资地鼎盛,才具尤軼羣。”
(2).资质,天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南海松煤:“近世士人游戏翰墨,因其资地高韵,创意出奇,如 晋 韦仲将 、 宋 张永 所製者,故自不少。” 黄中黄 《沈荩》:“﹝ 藎 ﹞资地絶高。”
《漢語大詞典》:贞质(貞質)
(1).坚贞的资质。《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殷允 《杖铭》:“荃蕙虽秀,才非贞质;异端虽美,道无玄术。”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诗:“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可怜 宋 社沦海水,片石迺有神灵凭;鼎迁者三载五百,贞质不毁堪嗟矜。”
(2).谓使资质坚强。 晋 顾恺之 《冰赋》:“激厉风而贞质,仰和景而融暉。”
(3).正直质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夫其俗也,性虽狷急,志甚贞质,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漢語大詞典》:顽质(頑質)
愚钝的资质。后汉书·桥玄传:“ 操 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 宋 文同 《石姥赋》:“奚磊砢之顽质兮,輒矫权而自主。” 清 龚自珍 《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伊余顽质君休问!笑年来光芒万丈,被他磨尽。”
分類:愚钝资质
《漢語大詞典》:散质(散質)
谓资质凡庸,不堪为用。 唐 温庭筠 《谢襄阳李尚书启》:“某櫟社凡材,芜乡散质。”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虚名同 郑 璞,散质类 庄 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