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现现成成(现现成成)  拼音:xiàn xiàn chéng chéng
原来就有的,不需要再费力气去安排、准备。《通俗常言疏證。人事。现现成成》引《怜香伴剧》:「那书房里头巾圆领,现现成成,拿来穿起就是。」
《国语辞典》:抟砂弄汞(抟砂弄汞)  拼音:tuán shā nòng gǒng
砂子松散,水银流动,无法团捏把握。比喻枉费力气。《西游记》第二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
《国语辞典》:徒劳往返(徒劳往返)  拼音:tú láo wǎng fǎn
只是耗费劳力在两地之间往返,形容事情白费力气。如:「这一次日本之行没能把生意谈成,只是徒劳往返,扰人心烦。」《封神演义》第五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鎗,徒劳往返耳。」
《国语辞典》:挑雪填井  拼音:tiāo xuě tián jǐng
比喻白费力气,徒劳无功。也作「担雪塞井」。
《国语辞典》:白做  拼音:bái zuò
白费力气做事。如:「这些事算是白做了,一点成效也没有。」
《國語辭典》:自在饭(自在飯)  拼音:zì zài fàn
不需用劳力换取的现成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他著你看管后门,你只坐在这间房里,吃自在饭勾了。」
《漢語大詞典》:韩獹逐块(韓獹逐塊)
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块。比喻白费力气,徒耗精神。景德传灯录·王敬初常侍:“供养主才坐,问云:‘昨日 米和尚 有什么言句,便不得见?’ 王公 曰:‘师子齩人,韩獹逐块。’ 米师 窃闻此语,即省前谬。”参见“ 韩卢 ”。
《國語辭典》:韩卢(韓盧)  拼音:hán lú
战国时代矫健善驰的黑毛猎犬。《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國語辭典》:便宜货(便宜貨)  拼音:pián yí huò
1.品质不高,价格不贵的货品。如:「我买衣服从不讲究,都只挑便宜货。」
2.为促销而大幅降价的货品。如:「每当百货公司周年庆,才有机会买些便宜货。」
《國語辭典》:笨重  拼音:bèn zhòng
沉重而不轻巧。如:「大箱子、大匮子这些笨重的家具,搬起来很吃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那个马桶,卑职想来桶店里买的,又笨重,又不雅相。」
《國語辭典》:担雪塞井(擔雪塞井)  拼音:dān xuě sāi jǐng
挑雪填井。比喻白费力气或徒劳无功。唐。顾况〈行路难〉三首之一:「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也作「担雪填河」、「担雪填井」、「挑雪填井」。
《漢語大詞典》:乘高决水(乘高決水)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宋 司马光 《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矣。”
《國語辭典》:吃力不讨好(吃力不討好)  拼音:chī lì bù tǎo hǎo
费了许多力气不但得不到回报,反遭人嫌弃。如:「枉费我如此尽心地做事,结果还被嫌这嫌那的,真是吃力不讨好。」
《國語辭典》:吃力不讨好(喫力不討好)  拼音:chī lì bù tǎo hǎo
比喻费很大气力,却得不到相应的效果或报偿。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每见今人知集中诗缺某体,故晚年必补作此体,以补其数:往往吃力而不讨好。」
分類:费力效果
《国语辞典》:炊沙成饭(炊沙成饭)  拼音:chuī shā chéng fàn
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宋。朱熹《朱子全书。卷七。大学。圣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也作「炊沙作饭」、「炊砂作饭」。
《國語辭典》:顺风吹火(順風吹火)  拼音:shùn fēng chuī huǒ
顺著风势吹火。比喻趁著有利的形势做事。汉。焦延寿《易林。卷六。贲之观》:「顺风吹火,牵骑骥尾,易为功力,因惧受福。」《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我虽叨在宦途,要举荐你广游大人门下,不过顺风吹火,不为难事。」也作「因风吹火」。
《國語辭典》:事倍功半  拼音:shì bèi gōng bàn
做事花费用或精神多而得到的效果小。如:「你应设法将设备改为自动化,否则工作只有事倍功半。」
分類:费力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