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贫困(貧困)  拼音:pín kùn
贫苦而景况困难。《史记。卷六二。管晏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那杨志为等孙立不来,又值雪天,旅涂贫困,缺少果足,未免将一口宝刀出市货卖。」
《國語辭典》:困乏  拼音:kùn fá
1.贫困窘迫。《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2.劳倦。《三国演义》第二四回:「曹兵远来,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
《漢語大詞典》:窘匮(窘匱)
贫困;窘困匮乏。 宋 苏舜钦 《王公行状》:“公謫官 灵仙 ,至窘匱,乃举族蔬食,数年未尝食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建炎 之后,以国用窘匱,凡故例羣锡予,多从废省。”宋史·食货志下四:“ 元丰 年额卖盐钱以緡计之,诸路不下数十万,自行钞盐,漕计窘匱。”
《漢語大詞典》:艰窭(艱窶)
贫困。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家寓 鄜 ,弥年艰窶,孺弱至饿死。”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七:“坐废六年,旅食异方,艰窶甚矣。”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瘠贫(瘠貧)
贫困。 梁启超 《雅典小志》第四节:“居於山谷者,其地产少,其牧场乏,故其民瘠贫,称为山谷党。”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贫惫(貧憊)
犹贫困。 明 王士性 《广志绎·方舆崖略》:“天下赋税,有土地饶瘠不甚相远者,不知当时徵派何以悬殊……若同一 江 北也,如 河间 之繁富,二州十六县, 登州 之贫惫,一州七县,相去星渊。” 清 刘大櫆 《内阁学士前工部左侍郎张公墓志铭》:“又立息济田,以济其从弟 承先 子孙之贫惫。”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悭啬(慳嗇)
(1).吝啬。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陈导:“是夕无损他室,惟烧 导 家。 弁 亦不见。盖以 导 慳嗇,负前约而致之也。”
(2).贫困。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瘠苦慳嗇之区,所得几何,竭其力,仅足以製器械耳。”
分類:吝啬贫困
《漢語大詞典》:空俭(空儉)
贫困;匮乏。南齐书·王敬则传:“昔为刻上,今为刻下,氓庶空俭,岂不由之。”
分類:贫困匮乏
《漢語大詞典》:穷槁(窮槁)
贫困。新唐书·李华传:“苦风痺,去官,客隐 山阳 ,勒子弟力农,安於穷槁。”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窭狭(窶狹)
贫困。新唐书·高宗三女传:“於是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窶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嚮之。”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屯窭(屯窶)
贫困。晋书·刘毅传:“ 毅 时甚屯窶,先就府借东堂与亲故出射。”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歉弊
贫困。《宋书·明帝纪》:“皇室多故,糜费滋广,且久岁不登,公私歉弊。”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单窭(單窶)
贫困。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州里之间有凶丧单窶弗自支者,且振而给之。” 明 宋濂 《故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君﹞家虽单窶,闻人飢冻,輒解衣减食济之。”
分類:贫困
《国语辞典》:勒紧裤带(勒紧裤带)  拼音:lēi jǐn kù dài
比喻忍受饥饿或贫困。如:「这个月的生活费已经透支,下半个月大伙儿只好勒紧裤带了。」
《国语辞典》:家贫(家贫)  拼音:jiā pín
家境贫困。如:「他因家贫,无法继续升学。」唐。杜甫〈客至〉诗:「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